|
对于肝肾阴虚,临床调理中以滋补肝肾为法。中医的所谓滋补,并非大热燥烈之品,如人参、黄芪等;而应该是滋阴之品,如牡蛎、生地、石决明等。阴虚就好比锅里的水相对减少,需要添水,而不是在锅底下加柴薪。 太极滋阴法是一种通过自身调节,以疏导肝肾两经,采集地之阴气,填补肝肾亏损为主要目的,达到滋补肝肾的自然锻炼养生方法。若不是器质性病症,皆可通过此法加强自身肝肾功能的调节,从而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目的,防病治病。 我们知道,足少阴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肾经。它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属肾,络膀胱。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八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胭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肝,络胆。 练习方法: 练习时,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两手下垂,呼吸自然。 继而身体缓缓下蹲,两手随之也想下,好像是水中捞物一样,自两足处捞起。 身体缓慢提升,两手随之将所捞之气装入腹部,如此周而复始,时而复周。 练习时间: 每次3-5分钟(36个动作为适宜) 练习地点: 户外,室内皆可 适应人群: 老少皆宜 适应症: 面赤,口燥,咽干,心烦,不寐,头晕,头痛,耳鸣等 常言道:“虚不受补”,此多指阴虚火旺之体质,或温热病刚刚痊愈后。但补虚也有二法:一是补脾,二是补胃。如腹泻或痢疾后脾气衰弱,饮食不能正常运化,此时适宜补脾;若是伤寒后,胃中津液久耗,则宜补其胃。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