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即阴阳虚实变化。阴阳虚实这一矛盾衍生许多矛盾:如意与气,形与神,开与合,虚与实,刚与柔,动与静,进与退,左与右,上与下,攻与防等等。 阴阳学说给我们一把打开习练太极拳大门的钥匙。《太极拳论》日:”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虚实这一矛盾自始至终贯穿于太极拳的套路里,只要动,阴阳虚实立现。所谓”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又要处处分清虚实,其奥妙需要习练太极拳者去感知,去体悟。 行拳走架中分不清虚实,就是不懂阴阳虚实,即不懂劲,也就是不懂太极拳。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离不开阴阳虚实。虚实随着拳式的变化而变换,虚实是在意识的指导下先内 动而后外动,内外合一。虚实又分上肢手法的虚实、身法的虚实、下肢步法的虚实。上肢双手,一般认为着力点的手为实,不着力点的手为虚。身法的虚实同理,如用右肩去靠击对方。右肩为实,左肩为虚,身体其他部位同理。下肢双脚的虚实在行拳走架时更具有特别的重要性。拳谚云“步不稳,则拳乱”。为了在步法上分清虚实,具有可操作性,现举例如下。 例一 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左右野马分鬃为例(此式分动动作文字表述从简,重点叙述步法之虚实)。此式动作做到双手成抱球状,左脚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出左脚要轻灵,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像猫在靠近猎物时的猫型步没有一点响声。迈出的左脚零着力,左脚跟先落地,这时身体重心还在右脚上,落脚不进身。左脚由脚跟、脚掌、脚趾依次缓慢落向地面的同时,上体进身和左手斜形掤靠,右手弧形下后分手落于右胯侧旁,成左弓步。要是迈左脚上体就跟进,就是步法上的虚实不分,犯了双重的弊病。 例二 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云手为例(云手分动动作从简)。当左脚向左横跨步时,跨出的左脚拇趾先着地,依次是二脚趾至五趾落地。此时身体重心还在右脚上。左脚由脚趾、脚掌、脚跟依次落地的同时,上体随着以腰为轴向左云手,身体重心才同时向左脚移动。要是迈左脚身体重心便向左移,就是云手步法的虚实不分,同样犯了双重的弊病。 例三以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闪通背为例。接上式海底针。上体微向右转,左脚向前迈出,脚跟着地;同时右手由体前上提,掌心朝内举于眉高,拇指朝上,左手上提搭于右手内侧,掌心与右手相对。脚的虚实正确要求,同样是左脚向前迈出时,全身重心在右脚上。左脚跟落地时,上体不进身。左脚跟、脚掌、脚趾依次落地的同时,上体 跟进,左手前推,右手翻掌向头上方拉撑,成左弓步。如果迈左脚,上体就跟进,同样是步法上的虚实不分,犯了双重的弊病。 拳论云:“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实。”我们行拳走架,一动即分阴阳虚实。太极拳是文化拳、哲学拳,在练拳过程中必须去体悟她,深研她,否则就不能步入奥妙的太极拳殿堂。 行拳中的阴阳虚实,特别是下肢的虚实,对于加强下盘功夫的修炼非常重要。我们常看到“武林风”百姓擂台,有的选手出拳猛一点,便失去重心栽倒在擂台上;出脚蹬对方,自己也来个仰面朝天倒在擂台上,这就是典型的下盘功夫不好。同理,没有良好的下盘功夫,是练不好太极拳的。举步不轻灵,身法必然歪歪斜斜,飘浮不定,就体现不出太极拳浑厚沉稳的气势。太极拳的神韵也就表现不出来。以至于拳天天打、年年练,样子依旧,很难进步。 以笔者多年练拳的体会,要有扎实的下盘功夫,就要在基本功上下功夫。在练拳前,必须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包括压腿、踢腿、外摆腿、内摆腿、控腿、揉膝、旋踝、旋腰以及走低架太极步。这些准备活动应比练拳的时间长。在身体健康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尽量放低架子练拳。俗话说“人老先老腿”,加强腿部锻炼对老年人尤其重要。现代医学证明,发达的腿部肌肉,可以为心脏提供良好的支援系统。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