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缠丝法也。螺旋缠丝运动是陈式太极拳独特的运动方法,由此而培养的缠丝劲是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内劲。缠丝劲的内涵是心神意气缠绕抽丝,其外部表现是形体的螺旋运动。缠丝劲的特点是:其柔时,粘住何处何处缠,令人难进亦难去,如蝇虫落胶,有翅难飞;其刚时,挨着何处何处击,缠绕诸靠我皆依,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浑身上下处处是手,处处咬人。由此也可以看出,陈式太极拳的刚柔内劲,是通过缠丝劲体现出来的。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合乎天体万物循环不息的自然法则。古人谓之“缠丝法,默行乾坤不息之螺旋线,循环无端,神妙可物”。太极者天地之大道也。物体运动离不开螺旋缠丝的循环运动,只不过有隐有显、有强有弱而已。大者如宇宙间各星球的运行,小者如枪炮子弹的运动。 太极拳的螺旋缠丝运动亦合乎养生保健的卫生之道。人体的经脉互为表里,交联环绕,如腰腹带脉、任督两脉以及行于里的三阴经、敷于表的三阳经,通过内缠丝外螺旋的运动,沟通周身奇经八脉、十二经、十五络,使气血流注,营卫周身,调解三焦,平和阴阳,内壮五脏,而又柔活骨节、肌腱、韧带,外强筋骨。 其二,须明基本缠丝法,即里缠外缠、顺缠逆缠。其关键在于由内及外,顺逆匀称。里缠外缠是核心,由里及表,由中而发,内缠外绕相联合一,显于外是螺旋运动,隐于内是缠丝运行;里缠为体,外缠为用,里缠是心神意气,外缠是筋皮肉骨,心神意气与筋皮肉骨相合为一,螺旋抽丝而为缠丝劲。所以里缠外缠要合一,由内及外是真诀。顺缠逆缠是总的缠丝法,因方向的变化而有上下缠、前后缠、左右缠、进退缠、正斜缠,其实无非是一顺一逆或双顺双逆。顺逆缠丝的关键在于均衡、对称、协调,无所偏倚,无过无不及,阴阳得中,虽有主客分,一气甚平均。顺逆缠丝的外延表述是:在手,则凡由小指侧经过手心向拇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外向里合即沉肩合肘为顺缠;凡由拇指侧经过手心向小指侧方向旋转、同时肘关节由里向外开(非抬肘)即松肩开肘为逆缠。在腿,则凡腿向外旋转为顺缠;凡腿向里旋转为逆缠;两腿缠丝皆为一顺一逆。在身,则胸腹相合为顺缠(气归丹田);胸腹相开为逆缠(气自丹田出);身躯缠丝即胸腹腰脊皆缠丝。 其三,须明三节九窍十八球。人体全身有三节之分,即梢节、中节、根节。臂为梢节,身为中节,腿 其四,须明“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螺旋缠丝的方法,就是运行中气的方法。所谓中气,即气由中而发,不偏不倚,贯通脊骨和四肢骨髓之中,其实是神气得于其中。螺旋缠丝时,在心神意念的引领一下,内气出于丹田,通达三节,贯注九窍,缠绕十八球,入于骨髓,而又出于骨缝,充于肌肤,复归于丹田。如此缠绕不息,循环不已,功行日久,自然形成一股刚柔相济的缠丝劲。简言之,就是以心意想着螺旋缠丝,内气缠绕于肌肤之中,中气贯通于骨髓之中,即为缠丝运中气,也就是缠丝劲。 总之,浑身俱是缠丝圈才符合陈式太极拳运动的规矩,待到功夫纯熟以后,自然由大圈到小圈,由小圈到没有圈,外形没有圈,而里面有圈,即大到无外之圈,小到无内之境。浑身处处皆太极,无心成化如珠圆。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