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练太极拳的过程,就是意气神形合一地描绘阴_阳太极图、运行太极阴阳之理的过程。通过升降循琊、虚实开合,使阴阳二气盈虚消长、互相调济,在若有若无、不即不离、不偏不倚之中,择其中和之道而行之,逐渐达到循环无端、动静无始、浑然无迹、刚柔相济、虚至虚灵的太极太和之境,即始于无形,成于无迹,复归太极原象。 太极阴阳之理大者可比天地。天乃乾而积气覆于下,地乃坤而托质载于上,覆载之间相去甚远,气质不能相交。天以乾索坤而还于地中,其阳负阴而上升;地以坤索乾而还于天中,其阴抱阳而下降,一升一降,运其阴阳循环之理,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所以天地长久。天地阴阳交合而生三才,三才者天、地、人,上天下地人居其间,人禀三才之中气,为物之最灵。 太极阴阳之理小者可比人身。以心比天,心属火在上为阳;以肾比地,肾属水在下为阴,心肾相去八寸四分。若使心火下降,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交合,肾水得心火薰蒸, “水中火发,雪里花开”则气生。以气比阳,以液比阴,气自液中生,液自心中降,气中有水,水中有气,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练精化气,还精补脑,一升一降,周天循环,阴阳调和,人自长寿。阴阳调和而生三才,三才者精、气、神。神者心中之神,精者肾中之水,气者心肾之中气也。拳凭中气足,武术有威力。所以人同天地,万物不离阴阳循环之理。 练太极拳亦不外此理,拳虽小道而本于太极正道。通过虚心实腹、气沉丹田、虚领顶劲、中正偏、主宰于腰和舌抵上腭、会阴内收等诸多要领,逐渐使心肾相交,水火混融、阴阳和合、真气积蓄,并通过胸腹开合折叠,使真气沟通任督两脉而升降循环、周天运行,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则无所不应也。 太极拳运动,无非开合二字,“一开一合,拳术尽矣”,故太极拳亦称开合拳。观上下、左右、前后、升降、屈伸、往来、虚实、顺逆、进退、卷放、蓄发、松紧、呼吸、吐纳……之中无不有开合。处处有开合,时时有开合。开合无处不在,阴阳无时不见。开之则阴阳相分,清升浊降;合之则阴阳相交,混融相抱。一开全开,意气神形俱开;一合全合,意气神形皆合。而又开中有合,合中有开,阴阳互济,太极为真。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