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算下来,俺跟随李宏达老师习练李仁柳宗师传吴式太极拳已经满了6个月,半年了。李老师公务繁忙,日理万机,平常也只能挤出部分业余时间指点一二,但即便如此,半年来,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俺还是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太极拳的修炼层次》将太极拳法的修炼分为十个层次,根据个人当前练拳中的体会,俺认为自己已经进入“第三层:进退呈四象 此层半阴办阳,纯阴纯阳,互为往来,其练是懂法,其用是伏贴法。此层走圈柔化,不丢不顶,开始懂劲,并由大圈渐至小圈,是退圈之前一阶段。内气渐增,牵动往来。要求身体放松的松劲转为柔和的内劲,其劲源能反应到手上,即由脚到腿而腰达于手指,总需完整一气。” “推手”也有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基本上已经可以与俺们圈内习练了两、三年的几位拳友推成平手,或与圈外习练七、八年的几位拳友推平,进步很大、很快,已为接触过俺的圈内、圈外的拳友所公认(俺半年来的习拳心得体会可散见于“太极天地”论坛相关帖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好的效果呢?俺个人现总结如下: 首先,是明师的指导。这一点非常重要,非常关键。不一定是“名”师,但一定要是“明”师。“入门引路需口授”,只有明师,才能在“面传心授”时,讲解得清楚,演示得透彻,学生才得理解得深入,才能学得明白。真正的明师总是在“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传授的更多的是“方法”,而不仅仅是“技巧”。 俺跟随李老师习练拳架时,总是一气呵成,在保持基本要领正确的前提下,先求个“形似”,这样三个月后,俺就可以比较熟练地打完全套传统91式吴式太极拳。在整个习练拳架的过程中,俺就一遍遍地体会太极拳那自然圆润、行云流水的感觉,而没有受任何成规之约。只要没有原则性错误,李老师很少纠正俺的拳架,他认为,太极拳因人而异,因理解而异,天下没有完全一样的太极拳,即便是同一个人,其在不同时期打的拳也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也没有必要要学拳者一定要打一样的拳。他曾说,俺是向他学的拳,但打的肯定是俺自己的拳,也肯定与他所传的不一样,但这没有关系,只要拳理相同就行了,关键是要适合自己。 在李老师对俺个人的“放任自流”下,俺就依据自己对太极拳的理解,打自己理解的太极拳,不懂就问,问就问明白;遇到自己实在不理解的地方时,就“不求甚解”,接着往下打,相信以后“功到自然成”,终究会有明白的那一天的。当然,每过一段时间,李老师还是会纠正俺的一些较为出格的拳架的:) 这样,俺整个的学拳过程,实际上也是一种“顺其自然”的过程,没有强制,一切合乎“道”,“物应自然”,与太极拳的拳理完全一致,所以进步神速,之前不明白的地方,也随着自己的不断进步而“自然而然”地融会贯通起来。 在推手的教学上,李老师也打破常规,打拳与推手同步教学,令二者形成相互印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关系,通过推手来验证太极原理,同时检验个人拳架的正确与否。对于初学者,尤其是像俺一样之前还下过狠功夫习练过外家拳的初学者而言,要做到完全放弃长久以来所培养的本能反应,弃“硬”还“柔”,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对此,李老师显示出极大的耐心,分阶段、有步骤地让俺逐步认知太极原理,并能逐步学会灵活地运用太极原理。待到俺已能基本上做到全身放“松”时,才真正体会到前人所述的“松到几分,功夫便长到几分”的道理。 太极拳首要是技击,其次才是养生。与李老师相识,实是机缘巧合,是在一次极其偶然的机会,先是受其丝毫不着痕迹的太极推手的吸引,然后折服于其神乎其技的太极擒拿功夫,更是感叹其“真人不露相”的内敛、谦和,遂央老师以神拳相授。 李老师的技击,纯粹是太极原理的运用,已至收发自如、出神入化的境界,盖因其圈子已练至极小,故其在出手时,已看不出有什么形体上的动作变化,受者只觉突如其来,倏忽而至,无半点征兆时就已全身受制于临界状态,失去任何反抗能力,不能作半点动弹。 但是李老师对学生极其爱护,除非因教学需要,极少拿或发俺等,他总是故意慢半拍,让听劲水平仍很低的俺们,仔细体会自己的重心是如何慢慢失去的。李老师也从来没有教过俺们怎样用哪些招数来打人,只是通过一些动作反反复复说明、演示太极拳的内在拳理,阐述如何通过自己极小的角度变化,将对方来劲化解并还给对方。——太极拳的神奇就体现在这些地方,有时看似不可能的一松或一念,竟能立即扭转已方劣势,夺回主动权同时陷对方于不利,如此真实却又令人难以置信,而区别却仅在一念之间!这就是太极拳! 俺和另外一位学弟在相貌、体质上差别较大,李老师因材施教,这样虽然俺们在初期所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在李老师耐心、精心的指导下,几个月之后,俺俩最终结果却相差无几,殊途而同归,都在短时间内入得了太极之门,都在打拳、推手及技击上,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并形成各自的相对优势,为众拳友所侧目。 以上所述均表明,习练太极拳有明师的指导,是多么地重要,能在明师的指导下练拳,又是多么地幸运。李老师世代书香,家学嫡传,内功精湛却含而不露,堪称当代太极拳明师。李老师目光犀利,指点学生时总是一针见血,一语中的,很多高深的太极原理,他总能通过自己的演示,阐释得深入浅出,让不同阶段的学生,总能理解、体会并简单应用。 正是在李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俺们的拳技水平才有了显著提高,“方向正确,少走了很多弯路”。——这很重要。太极拳是慢功,很多弯路,一走就要几年,别人还在原地打转,俺们却正阔步直行,一进一退之间,差距就拉开了,俺们进步也就明显了。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