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关于《心会论》的思考

2007-5-12 21:29|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7239| 评论: 0

太极拳论歌诀《心会论》出自宋谱,寓意高妙精深,作者不详。
笔者有幸接触过几个宋谱抄本,名称不一,如宋书铭藏本名《宋远桥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吴图南藏本名《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崔毅士藏本名《杨式 太极拳密传(诀)》——《太极拳总纲目》前二十二目,吾师张虎臣藏本名《内家后天第一功集要》——《太极拳总纲目》等,内容基本相同。
宋谱此书十不传,第一条就是一不传外教,鲜明地体现着所处时代的政局特征。愚意以为,虽然宋谱的最初作者不可考,但应推断为逐代传人不断补充、修定的作品。
宋谱抄本内容虽然基本相同,但亦有关键字、词、句的传抄讹误,易引起理解的差异、混乱,今仅对《心会论》的个别字的传抄讹误论证之:
《心会论》第一句,吴图南藏本为腰为第一之主宰(见于志钧著《中国传统武术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333页);田兆麟、李雅轩、 崔毅士、王新午、张虎臣、沈家桢藏本皆多一字,为腰脊为第一之主宰。虽为一字之差,《心会论》的意味则不能尽同。笔者鲁拙,试对一字之差的《心 会论》作简释,请同好斧正。
《心会论》原文:腰脊(一作腰)为第一之主宰,猴(一作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掌指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宾辅。
腰为第一之主宰的《心会论》,愚意以为:主宰,意为关键;宾辅,意在辅佐;喉头通顶为天,后颈轻蹭衣领,项前收颏藏喉(即不扬头露喉),则目光视野宽 阔,作为力梢、门户的指掌,攻防、开启、收放才能审视(敌情)有据,故有喉头不抛,问尽天下英豪之说;地心为立足之根,足掌接地为桩,坚不可拔;头为 天,脚为地,命意源头在腰隙,丹田为气海,辅佐腰,以气催力则无坚不摧;所谓上天(喉头)下地(地心)人(腰隙)在其中;道家学说认为道大,天大, 地大,人亦大,主张我命在我不在天,太极拳修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刻刻留心在腰间,故把腰列为第一主宰,喉头与地心次之;与主宰相应,故丹 田为第一宾辅,掌指与足掌次之。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的《心会论》,愚意以为:主宰者,全局关键;宾辅者,局部辅佐。腰隙为命意源,力由脊发,故为第一;猴(笔者按:张虎臣藏本为猴头 为第二之主宰;余功保著《中国太极拳辞典》亦称猴头为第二之主宰)同喉,喉头通顶,行拳走架,不扬头露喉,顶头悬之谓也,故为第二;地心为足跟,稳 若泰山,故为第三。丹田为气,意到气到劲到,无坚不摧故佐腰;掌指为力稍,佐喉头,门户无虑;足掌接地为桩,故辅地心。
愚意以为宋谱是前辈太极拳家宋书铭先生留给后人宝贵财富,是研究太极拳史、太极拳理论的珍贵文献。鉴于此,写此文发此贴,呼请有关方面重视、加强对宋 书铭及其太极拳理论的研究,将宋谱各种抄本核对、标点、译释,进行审定,连同宋拳及宋书铭传略,刊行于世,以供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学习、研究之。
2

点赞
6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