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陈微明:太极拳的散手用法

2006-7-29 11:32|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254| 评论: 0

 陈微明   太极拳七十余式均是散手。既有散手,何必又习推手之法?盖太极拳散手之变化均由推手听劲而来,能听劲则散手方能用之而适当。若不粘住敌人,不知听劲则用散手,亦犹外家拳之格打,未必着着适当也。“太极拳论”云: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着即是散手),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可见着熟是第一层功夫,懂劲是第二层功夫。着熟不难,懂劲最难。譬如敌人打一拳来,若不先粘住,则不能听人劲之;不能听人劲之,则不能或左、或右、或高、或低、或进、或退而施用散手,既粘住之后,若敌人手往上起,则亦随之而起,即可以左手击其胸部;若敌人手往下落,则随之下落,以左手击其面部;若敌人手往前进劲偏于左,则随之向左化去其力,即可分手以左手粘之,腾出右手击其头部;劲偏于右,则随之向右化去其力,以左手击其头部或肩部;若敌人抽拳,则趁势向前放劲。此略言其大概也。
  
    总之,太极之散手与他种拳之散手不同。太极拳之散手是由粘住听劲而出。他种拳之散手是离开而各施其手脚,远则彼此不相及,近身则互相抱扭,仍有力者胜焉。许君禹生所作太极拳势图解,每式之后,均附以应用,甚为详细。余曾叩之杨澄甫先生云:太极拳术若将散手用法加入,则更备矣。先生曰:太极拳散手随机应变,无一定法。若会听劲,则闻一知百;若不会听劲,虽知多法,亦用不好。故余所著之书,未将散手加入也。孙武子曰:知己知彼,后人发先人至。太极听劲全是知彼功夫。能粘住敌人,彼不动我不动;彼微动我先动。彼不会听劲,一动即跌出矣。若太极拳听劲功夫尚不能到,不能粘住敌人,则不必与人动手可也。

      陈微明先生(1881--1958),名曾则,字慎先,号微明,湖北浠水人。著名的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宗师。年中举人。1913年,北洋政府设立清史馆,他曾任清史馆纂修,是《清史稿》中20多位作者之一。在编修史稿的同时,开始习武。1915年从师孙禄堂习形意、八卦拳。1917年,拜杨澄甫为师,又得杨健侯指点,学艺8年,尽得杨式太极拳之精髓。1925年在上海创办致柔拳社,自任社长,传授内家、太极、八卦、形意等拳术,并在苏州、广州等地设立分社,也应邀到香港、台湾等地授拳。性情温和,平易近人。著有《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问答》等。其中,《太极拳术》采用杨澄甫先师拳照,按照先师口授笔录整理,实际上是杨澄甫所传太极拳的第一本著作,因而影响很大。陈微明先生整理的杨澄甫《太极拳术十要》,一直被视为杨式太极拳的锻炼准则。


点赞
5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5 人)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