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拳理拳法 理论研究 查看内容

推手“四病”的范围

2006-6-27 18:02|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688| 评论: 0

  推手运动易犯的四种毛病是:顶、抗、瘪、丢。四病是违反推手四要的,所以又名“四不要”或“四忌”。这四个字也是从“沾连粘随不丢顶”句的“丢、顶”两字发展而来的,现分别解释如下:

  (1)顶,是出头顶牛的意思,凡用拙力硬顶对方来劲,使两力发生抵触,其两力相顶的夹角在90度-135度之间,称为“顶”。当然,实际推手中并没有计算得那么准确,只感到一方有出头顶碰就称之为“顶”。

  (2)抗,是用力抵抗的意思。《顶匾丢抗解》说:“抗者太过之谓。”凡用拙力与对方来劲对抗,其两力相抗的夹角大体上在135度~180度,称为“抗”。顶是顶顶碰碰,大多出于劲的不圆不匀和“听劲”不灵敏;抗则近乎用硬功来抵抗,或希图用大力在攻守中取胜。所以两者是有明显区别的。

  (3)瘪,旧作“匾”,又作“扁”。“匾”“扁’二字音同,瘪,音憋(bie),但作为太极拳的术语字,其音义皆同,仍应读作“扁”(bian),是应之不及而形同皮球泄气一样地瘪掉了的意思。凡推手时反应迟钝,腰硬手软,不能保持“掤劲不丢”,就往往在对方突然进攻时应之不及,而被人刚劲压扁,使自己的手臂把身体困住,这就叫做“瘪”。有的人在推手或走架时,不能做到“肘不贴胁”“腋下含空”,其两臂内侧常常贴及腋胁或胸部,这也称为“瘪”。犯有这种毛病的人是容易被人逼成背势的。

  (4)丢,是离开、丢掉的意思。凡粘不住、跟不上对方肢体的运动,失却了粘劲,甚或丢开了应该粘住对方的肢体部位,都称为“丢”。这违反了顺从不离、粘依不脱的要求,既不能及时感知对方劲路的变化,又给了对方以腾手进击的机会,那是最易被人在我劲断之时乘虚而人的。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