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为菊科植物的头状花序,每年秋高气爽的季节,满坡的野菊花和田野里的稻谷连成一片,金光闪闪,相互辉映,显得耀眼夺目。 野菊花味苦、辛、而性微寒,归肺、肝二经,《本草纲目》称为“苦薏”。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本品含两种菊色素,并含挥发油、黄酮甙等。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菌、白喉杆菌、绿脓杆菌、脑膜炎球菌、痢疾杆菌、副伤寒汗菌等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有延缓孤儿病毒所致细胞病变的作用;且能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等。有清热解毒、行水祛淤,消疮散结的功效,能治疗多种痢疾。传统中医主要用于痈疽疖疔、目赤肿痛、瘰疠等症。一般用量为10一18克。以下介绍野菊花的对症用方。 一、防治感冒、流感 可单取花15克煎服;或配一枝黄花、忍冬藤各15克,为一日量。以野菊全草为主,配鱼腥草、忍冬藤各30克煎服预防流感效果甚佳。感冒是引起气管炎发生和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慢性气管炎的人,用本品预防感冒尢为适宜。 二、疔疮肿毒 野菊花为消疮解毒之主要药物。五味消毒饮即本品配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组成,主治各种疗毒及痈疮疖肿,症见发热、局部红肿热痛,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者。本品煎汤熬膏,可以久藏,凡发背痈疽,肿毒疔疮,汤火灼伤等,以药棉蘸药膏日涂三四次,有消肿止痛之功。如同时取全草60克,水酒各半煎服,温复取汗,功效尤佳。《赵炳南临床经验集》以本品和红花、鸡冠花、凌霄花、玫瑰花,名凉血五花汤,主治风癣、血风疮及红斑性皮肤病初起;有人用本品、银花、蒲公英等量,研末,以青布卷药末成条绳状,置竹筒中,然后点燃药卷在疮口处频频熏之,以引毒出。 三、高血压 林乾良编《养生寿老集》把野菊花列为67种降血压药品之一。取本品1000克,川芎、白芷、丹皮各250克,并装入枕中,长期使用,对高血压有辅助治疗作用;亦可代茶常服,或配入复方应用。民间有用野菊15克,车前草、草决明各30克,水煎服,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均有显著疗效。 四、小儿热疖 小儿皮肤毛囊及皮脂腺急性化脓性感染,见局部发热红肿化脓者,用本品、银花各20克,生甘草10克(用于预防可减半),水煎服;局部并用本品茎叶、鲜木芙蓉叶、浮萍、丝瓜叶等捣烂外敷。 五、治疗干咳无痰症 用野菊花30克、白茅根30克、白糖30克,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儿童酌减。一般服药一剂即可见效。 六、麦粒肿 用本品、地丁各30克,水煎。先用药液趁热熏眼,稍凉后取20毫升,用棉球蘸睑缘皮肤,连用3—5剂,即可见效。 七、急性结膜炎 民间名风火眼。笔者常用本品、蒲公英、车前草各20克,水煎服;用二三剂汁外洗(先用蒸气熏眼,待冷后去渣过滤洗眼)每日卜2剂;化脓性角膜炎,可配银花、生地等量煎汤,对准患眼熏蒸,并用汤过滤后洗眼效果亦佳。 八、丹毒 用野菊花30克,土茯苓30克,把两味药放锅内加适量冷水浸泡片刻后,煎两次,取药汁各一茶碗,作两次服,1日服完,即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九、牙源性感染牙周脓肿,急性根尖炎等,一般用抗菌素或结合补液疗法,有人用本品配银花、地丁、生地各12克煎服。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