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在《中华武术》第8期上发表了《打太极拳应明太极之理——与老年朋友谈谈打太极》一文。事后觉得意犹未尽,于是又写了此文,作为前文的补充。 一、学拳花样不宜太多 当今社会,健身书籍浩如烟海,健身方法多如牛毛,健身说教铺天盖地。据说,仅中华武术就有几千种,如今已挖掘整理出130余种。目前社会上流行的仅以“太极”命名的拳、剑、刀、扇等,就有十几种。这些五花八门的健身项目,不仅吸引着年轻人,也吸引着老年人,甚至外国人。有些老年朋友,夙兴以求,夜寝以思,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在不长的时间内,就学会了拳、剑、刀、枪等多项技艺。但这些技艺的效果如何,却很少有人去思考,去研究。道理何在?这是因为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往往注意了形式,却忽视了本质,忘记了宗旨。就像社会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一样,是优是劣,尽管很少有人知道,但却有不少人购买。实际上,即使这些保健品都是神传仙授的灵丹妙药,功效绝伦,但对年高体弱的老年朋友来说,也不能兼收并蓄,只能对症下药,择优选用,否则将事与愿违,有害无益。对于五花八门的健身项目,也是如此,只能根据老年人特点择优选练,不能来者不拒,越多越好。古代养生家庄子有句名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只能弄得十分疲困,还谈得上什么健康长寿!古人的这些教诲,值得老年朋友认真思考。 二、打拳时间不宜过长 太极拳虽为低强度或中强度运动项目,但对老年朋友来说,也应适当控制打拳时间,不应打得太长。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澄甫在谈到打拳时间时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看来他是主张每天打拳次数适当多一些,而每次打拳的时间则要短一些。以杨式85式太极拳为例,如按中速行拳,打一遍约2Q分钟左右,打两遍也不过40分钟左右,打三遍也仅为一小时左右。至于一天打七八次者,并不多见,可能是指那些年龄较轻、体力较好者,也可能是指专业拳手。现代医学专家也认为,老年人运动量不宜太大,一般以每日两次,每次二三十分钟为宜。这与拳家的说法是基本一致的。现在不少热衷于晨练的老年朋友,一次晨练就打三四套拳和两三套剑,甚至还有的加练刀、枪、扇、球等其他项目。各项加起来至少一两小时,这相当于专家认定的一两天的运动量,显然是过量了,长此以往,对身体是不利的。 拳家虽有“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说法,但这是对技击来说的,对老年人养生来说,还是应以均匀地慢速行拳为好。慢速行拳的好处是:l、可以锻炼呼吸,“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自无血脉喷张之弊”;2、可以节省体力,减少能量消耗,特别对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有利;3、容易掌握动作要领,有利于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4、有利于增强身体的灵活性,“慢到十分功夫,即能灵到十分”;5、动作和缓,不易伤身。 四、打拳不宜过分拘泥架式和尺寸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武术,更是一种养生术。打拳的目的是为了疏通气血,强身健体,改善人体的整体功能。为了掌握打拳要领,在初学阶段,适当介绍一下拳架和动作尺寸是必要的。但在掌握了拳架以后,就不必过分拘泥于尺寸,否则,会分心耗神,对身体不利。以架子大小为 五、打拳意念不宜太重 太极拳虽为动功,但动中寓静,“运用在心”。心中有情有景,自能打出神采。 六、打拳不宜过分追求动作整齐 太极拳是一种自我性很强的运动,十分强调自我实践,自我体验,因为人的情况不同,打拳的方法和要求也应有别,不宜过分强调整齐划一。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太极拳已经基本变成了一种集体运动项目,并且要用录音机领打,只有少数人在自己打拳。在这种情况下,老年朋友应学会扬长避短,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参加重大比赛和表演活动时,要按组织者的规定和要求,尽量打得整齐一些,以增加观赏性。但在平时打拳时,则不必过分追求整齐,以保持良好的健身效果。否则,会耗神伤气,对身体不利。古人云:“不齐天之道也,数之自然也。故万物生于不齐,而死于齐。而世之任情厌事者,乃欲一切齐之,是盖以甚其不齐者也。夫木齐其不齐,则简而易治;齐其不齐,则乱而多端。”这是应该引起老年朋友注意的。 七、太极拳的服装不宜太艳丽 太极拳为内家拳,讲究中和,崇尚阴柔,其服装也应与太极拳的性质和特点相适应。杨澄甫谈到太极拳服装时说:“以宽大之中服短装与阔头之布鞋为相宜。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或行冷水揩抹,否则未有不罹疾病也。”当今社会流行的太极服装,有的大红大紫,颜色太鲜艳,气氛太火爆;有的是化纤产品,透气性差,不吸汗,有静电;还有的用很薄的纱料制成,透明度太强,酷似艳丽的舞服。这都与太极拳的性质、风格和要求不相协调,不利于安神、调气,甚至影响健身效果。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