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节长假结束,有些人发现,本以为经过了愉快的长假,可以很好地休整身心,精力充沛地投入新一轮的工作,可是实际情况却正相反,上班了却感到疲倦、懒散、注意力不集中,工作和学习效率都大打折扣。这就是所谓的“节后综合征”。深圳市康宁医院副院长刘铁榜教授认为,“节后综合征”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疾病,但会影响到人们的状态和效率,所以需要合理调适身心,以便更快地恢复到效率高的状态。 刘教授解释,“节后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一般认为与行为学中的“动力定型”有关。平时,人们有规律地工作与生活,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动力定型”,但在长假期间,紧张而规律的工作节奏一下子松弛下来,以往建立的“动力定型”突然被改变了,或者旅游,或者到游乐场玩个痛快,或者沉溺于上网,或者忙着探亲访友,等到长假结束,必须重新全身心投入工作,这时,旧的动力定型已经被破坏,但新的动力定型尚未建立,于是或多或少地,我们的身心会出现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比如体能下降、易疲乏,出现头疼、胃口不好、失眠、打瞌睡等不适,情绪也变得敏感多疑,一旦遇到刺激,自我调适能力会变得较差,有的人甚至惧怕工作,对工作产生躲避的心态。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有的人会持续较长时间,比如一到两周。 所以,春节后开始上班的首日或者前几日,是心理与身体的重要过渡期,可以从身心两方面调适自己,进行一些自我放松的活动,如不要再熬夜,睡前洗个热水澡,或用热水泡脚解乏,并坚持在同一时间起床,做适当的体育活动,如散步、做操、跳绳、打太极拳等,都能够给身体一个缓冲期,从而有效地解除疲劳、恢复精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由于锻炼后容易入睡,使大脑能够得到完全的休息,对整个身体也是最好的放松办法。 也可适当地闭目养神,看书读报或听点音乐,以调整身心。此外,因为刚上班,还有些不适应,心理压力会有所增加,所以,对一些重要的计划或决定,一般不适宜在刚上班的这段时间里作出。 经历了春节假期的身心松懈,有些人会对节后上班产生恐惧与焦虑心理,对此,刘教授指出,他们在生活内容、作息时间等方面都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不妨先静心思考一下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情,使自己的心理逐步调整到工作的状态上,而对于工作中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或变动,可以预先多考虑出几种应对的方案,心里有所准备,自然能做到心理安定。此外,心理调节还可以从补充睡眠、合理饮食着手,多与朋友们交流,也有助于度过最初上班的思想波动期。 还有的人在节日后会产生抑郁的倾向,时常失眠、胸闷,刘教授指出,对于并不是很适应清闲生活的人,节日后需要平缓的过渡,要充分利用最初上班但还没有真正紧张的时机,调节好心理。另外,一些心理脆弱的人,要在节日后主动“找事干”,让自己忙起来,因为一旦他们停下来无事可做,反而更会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等不良的情绪反应。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