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是由北京市武术协会副主席、北京市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志强武馆馆长冯志强先生积六十年练拳悟道的经验和体会而创编的一种新的太极拳流派。它融拳法、功法、用法和拳经、道经、医经于一炉,集养生修持、康复保健、竞技观赏于一体,具有完整的体系,系统的理论,鲜明的特点,迥异的风格,显著的效能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深受国内外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包括其他拳种爱好者和气功爱好者的喜爱。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古代混元太极理论和现代运动生物力学理论为指导,继承了道医两家的练功思想和特点,融合了陈式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的原本练法和内功精华,其拳法、功法、技法及理论源远流长。究其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来源于道医两家的练功思想、方法和特点。道医两家练功的基本思想是“性命双修”,“神形俱安”。道家主张“静者为道”、“修心炼性”,采取坐、卧、站等静态姿势,着重身体内部精、气、神的培养和修炼,讲求静的功夫,形成了以内功、静功为主的炼功特点。医家则提出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和“欲长生,必先祛病”、“治以导引,治以按摩”的祛病之法,形成了恬淡养生与导引祛病相结合的练功方法。 第二,来源于陈式太极拳第十七代宗师陈发科先生亲授真传的陈式太极拳法和缠丝功。陈公太极功夫出神入化,混元内气雄浑虚灵,缠丝内劲刚柔兼备。当年,陈公挟技独闯京都,技惊武林,人颂“太极一人”,方使世人始知太极之真功和源头,并使长期以来一直囿于一隅、家传秘练的陈式太极拳从此公开流传于世,发扬光大,开创了陈式太极拳传递发展的新纪元,成为中国太极拳运动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至今仍被国外武术界人士尊称为“拳圣”。 陈式太极拳法功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心意缠丝”。以心意引导缠丝,以缠丝贯通心意,择其中和之道而运行中气(先天混元气)。 第三,来源于近代心意六合拳及气功宗师胡耀贞先生亲授真传的心意六合内功和独创的动静相兼气功。胡公身怀道、武、医三绝,心意六合内功博大精深,动静相兼,气功独树一帜,混元内气逾达千钧,单指震乾坤,人称“铁掌胡”。胡公不仅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在国外也声名远播,被国外武术界和气功界人士尊称为“拳神”、“近代中国气功之父”。 心意六合拳法功法的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心意六合”。以心意支配六合,以六合贯穿心意,调和五行,使阴阳相合一气(先天混元气)。 陈、胡两位先生的拳法不仅各有所长,而且也具有相同的拳功内涵:都是以虚静为本体,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窍为中心,以内气为基础,以内劲为核心,以内功为根本,以混元为极致。同时又都主张练养结合,内外双修,动静相间,体用兼备。两公不为门户所限,互相仰慕,互相研究,互为莫逆,其拳技武功之精,武德品格之高,内功修为之深,众口皆碑,成为京都武术界所公认的我国近代内家拳的两位杰出代表人物,被一致推选为“首都武术研究社”正副社长,双双领袖京都武林。两公生前,曾打算将二家拳法功法,去粗取精,取长补短,融为一体,创编一种新的更完美、更高级、更合理、更科学的拳法和功法,以宏扬我国传统武术文化,造福于国人及全人类,但终因种种历史条件的变化和限制而一直未能实现。 冯志强先生生于武术世家,自幼随祖父习武,青年时期先从师于胡耀贞先生,后经胡公引见,拜于陈发科先生门下。冯志强先生武术功底深厚,且勤奋好学,深受陈、胡二公喜爱,在二位明师的精心指导和言传声教之下,其陈式太极拳技艺日益精进,心意混元内功功力突飞猛进,深得两家拳法功法之要领和真诀。冯志强先生在两位恩师先后辞世之后,始终牢记二位先师之遗愿,穷毕生之精力,几十年如一日,练拳悟道,终将两家拳法功法融汇贯通,并吸收道医两家导引养生功法之精华,创编出了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这一更为高级完美和科学合理的优秀拳种。 心意混元太极拳是一代宗师、太极泰斗冯志强先生取其先师拳圣陈公发科,拳神胡公跃贞二位老先生之毕生武学精华,融进混元功法而独创的一优秀拳种。它是集心意六合内功与太极缠丝内功之精要,现太极拳之内涵真意,既以心意为指导,以丹窍混元气为根本,依据太极阴阳之理,经太极十三势的体用修炼达到一团混元气的上乘功夫。 心意混元太极拳主要是以混元内功为主,在练法上主张练意不练气,练气不练力。拳经云:心意混元太极拳,阴阳太和真意现,乱环求精要牢记,式式中定是关键;行拳心意须领先,合无内来开无边弥散性归一是真谛,内外"三宝"融混元。 本门拳功以养为主,养气、采气、运气、行气旨在生元、培元、壮元、混元。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