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著名形意拳大师李文彬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逝世十周年,录先生轶事一则以志缅怀。
哈尔滨、齐齐哈尔、吉林代表着我国冰上运动的水平.国家的冰球运动起步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验和技术水平提高很快,但尚不如开展较早的西方国家。尤其在运动员个人素质方面.西方运动员身材高大,滑行、击球力度大速度快,我国运动员在这些方面有一定差距。
有合理冲撞动作.是冰球运动的特点,我国运动员体重较小,难以抵挡西方运动员的冲撞.我国运动员冲撞对方,效果也往往不理想。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巧妙的方法战胜对手呢?齐齐哈尔市的冰球队教练们绞尽脑汁……。
冰球是竞技运动.中华武术应是竞技的鼻祖,大家都知道许多中国武术以小胜大.以巧破千斤的故事。能不能借中国武术的特长,来增强中国冰球运动员的冲撞和抗冲撞能力,从而使实战水平得到提高呢?
1958年.齐齐哈尔市冰球队找到李文彬先生,说出了上述想法.要求先生教冰球队员武术技能提高实战素质。李先生听完当即答应,但他不教运动员任何武术套路.只教形意拳站桩趟步以提高腿部力量和蹬劲,没有一点招法套路的热闹劲。对于李先生所教的东西.运动员感到既枯燥又吃力.而且也不相信能起什么作用。于是就提出了“外国人身高力大.来冲撞我们怎么办”这个尖锐的问题请李先生解答。
李先生早知道小伙子们在想什么。就说:“来,撞撞我试试看!”李先生模拟冰球队员的样子,做出带球前进的动作,一个运动员从正面冲来.猛然间一个疾转身。以臀部冲撞先生的大腿和腹部.先生略一抖身,对方就摔出去了,众人莫明其妙。停了一会儿.又一队员从左侧猛然欺身撞来.先生又一抖身,这个队员又被摔出去了。众人惊羡不已,觉得中国武术果然厉害!可惜这次试验由于不少人感到技术不好掌握,因此 未能坚持下来。
七年以后的1965年,齐齐哈尔冰球队决心打翻身仗,又想起了1958年的故事,感到练武术也许是个出奇制胜的方法.还应走这条路子。经齐齐哈尔市市长的特批,李先生七月受命第二次任齐市冰球队陆地训练教练.以武术的训练方法和技法提高冰球队员的实战素质。
运动员们得知这个消息很振奋.都想学点真本领好好和其他队较量较量。此时距上次试验已经过去了七八年。老队员大多转业,多数新队员虽然也听过1958年的趣事,但李先生一站在他们面前,大家都未免心中有些疑惑:“不可能!一米六几的小个子.一撞不得飞到冰场挡板外头去?”李先生一看便知他们又在想什么,就爽快地说:“大家是想试试吧?可以,来吧!”冰球队员都是棒小伙,个个强悍,生龙活虎,李生做了个带球前进的动作,一个高大魁梧的运动员.使出合理冲撞 的技术动作.以冰球人特有的速度和爆发力向先生撞来,众运动员都在想:“这个矮个子教练够戗,不摔出两三米最少也得来个大仰颏!”岂知那队员臀部一接触李先生身体,不但没使先生摔倒。自己反被摔出几米以外。众人都莫明其妙:“这么大坨子怎么摔出去的?这位教练名不虚传.果然厉害!”因为好奇心.又有几位出来试.结果无一例外,完全再现了1958年的那一幕。
李先生还曾与队员们作过这样的试验:先生双手执冰球杆按在地融武术于现代竞技寻师访友,博采众长上,让队员们来挑,没有人能挑得动队员们佩服得五体投地。通过这样的试验,不仅让队员们领教了先生高超的武艺和中华功夫奥妙.更重要的是给队员们树立起坚定的信念——只要方法妙.功夫深.小个儿完全可以战胜大个子!
以往冰球队提高队员体力主要方法是蹲杠铃。这是五十年代建队时苏联教练留下的传统训练方法.李先生取消了这“杠铃挂帅”的训练方法,因为觉得它不够科学.而代之以练形意拳站桩,特别单练形意拳趟步,使运动员肌肉关节既有爆发力,又不僵化且滑行速度快。以练(大杆子)发劲方法让队员练冰球杆,使之射球劲疾动作小.击球出人意料……。陆地训练结束进行考核时,队员们身体素质指标除蹲杠铃外都好于往年。
冰球队前锋队员李智先练杆肯下功夫,发劲较好,在与波兰国家队比赛时,一人先后射进多球,对方守门员反应不及束手瞠目。
从1965年11月至1966年2月,这支冰球队先后战胜了国内常胜冠军哈尔滨队和吉林队.并战胜了当时世界甲组第八名的波兰国家冰球队。齐齐哈尔冰球队打了翻身仗,为本市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光。齐市冰球队取得这些成绩。除冰球队的教练沈迪宇战术有方、冰球队员的努力拼搏外.李文彬先生的独特训练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可没。李先生将中华武术运用于其他运动项目,是基于对武术技法研究探入精微,已升华到科学的高度,加之知识广博,视野宽阔,融会贯通,故能由此及彼,触类旁通,得心应手,有所收益。这是中华武术文化与其他竞技运动项目的完美结合;显示出中国武术文化的价值和博大精深。
除冰球之外,李先生还用武术帮助过速滑队、篮球队、田径队.也都有些影响(本文题图为李文彬先生拳照)。
编者:“中华武术现在还有什么用?”常常有人很义正词严地这样提问。这句话貌似“疑问”实为“断言”.其实结论已经有了,那就是“中华武术没什么用了”。正是因为现在这样说的人很多,编者才格外庆幸李文彬先生在冰球队的精彩历史瞬间现在还有人能够提及。李先生的精彩展示,说明了中华武学,是我们的先人认识人体与生命运动的学问.他们在这块领域曾经或者至今仍然居于世界领先位置的成果,是中华民族对世界人类文明的贡献.是对多种学科具有启迪和实践意义的宝贵文化资产。现在的问题,不是“中华武术有没有用”,而是“中华武术有没有人认真研究”.那些动辄敢说“中华武术无用”者.编者以为送上一顶“无知”的帽子.大概还不算过分。值此中华武学领域“虚无”之风甚嚣尘上之际,编者心存感激.向四十年前的李文彬先生.向当时提议、参与、支持李先生搞那次实验的齐齐哈尔市冰球队的教练员、运动员和市领导深深地鞠一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