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传武,传武、练武……不断发扬光大,似乎在前行;不断循环往复,又似乎是一中宿命。 “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 二百多年来,八极拳以河北沧州孟村为中心流传各地。 吴连枝说:“八极拳是祖上遗传下来的,到了我爷爷吴会清、父亲吴秀峰的那个时代,发展最为鼎盛。父亲传授的入室弟子就有四百多人,更别提徒孙有多少了。到了我这一代,把八极拳发扬光大,责无旁贷。” 吴连枝学武很早,印象中,打从会走路就开始练武了。 “我们家是武术世家,学武是家里的老规矩。不分男女,从小开始,每天一早一晚必须要练功夫,就算是新媳妇,嫁进家门之后也要跟着练。” 穿过岁月的尘烟,吴连枝看到了童年的自己,80多岁的爷爷坐在太师椅上,托着吴连枝的脚用力帮他掰腿,吴连枝后背倚着炕沿,腿被爷爷压成了一条直线。吴连枝的腿钻心地疼,可就算哭也不敢出声。 在庙里读了两年古兰经后,父亲说:“孩子大了,还是去上学吧。” 1954年,吴连枝上小学。“我学习很用心,每次作业都是5分,老师特别喜欢我,还让我当了班长。” 班里除了吴连枝之外,还有一个同学学习也是全优,他嫉妒老师喜欢吴连枝,就在校外找了一帮孩子前来挑衅。 “你不是会把式吗?” “我不会,我不会,我还没有学呢。”吴家的祖训是“学会把式学会老实”,就是说练了拳更要老实本分做人。所以一开始,吴连枝总是退让。 可是对方不依不饶,性格倔强的吴连枝常常因为不能忍受挑衅而打架。在八极拳严格的门规面前,吴连枝总是遭到重罚。 “十多个和我一般大的孩子都打不过我。当时觉得特别解气,可后来那些孩子的家长都来我家里告状,我总会被爸爸重罚一顿。” 父亲说:“连枝,你到屋把大枪拿出来。” 父亲让吴连枝把大枪递给徒弟抖。大枪很粗很重,徒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手一抖,大枪就着地了,吴秀峰说:“连枝你抖抖。” 吴连枝不是家中长子,但是他练武的天赋从小就引起了父亲的注意,对二子连枝格外偏爱,从来都是单独传授武功。 “当时我住了两间小草房,老婆有病,孩子小,生活很困难。我白天上班当工人劳动,回家还得做饭料理家务,那个时候没有自来水,还得上井挑水去……”回忆起过往的点滴,生活虽然艰苦,但是两个人的生活非常平静幸福。 说起妻子,铁铮铮的吴连枝温情脉脉。“我和她是初中同年级的同学。她学习特别好,很早就加入了共青团。我是我们班的团支部书记,她是他们班的团支书,开会的时候就认识了。” 1968年,吴连枝毕业分配到县武装部工作,一个月30块钱工资,出差还有补贴,这种工作在当年算是很好的了。吴连枝有文化又会武术,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被推荐去部队学习了半年。 小伙子长得不错,工作也体面,来家里说媒的人踏破了门槛。一个亲戚跟吴连枝说:“给你介绍个对象吧,人品不错,长得也挺漂亮,和你正般配。” 结果一见面,吴连枝才发现,原来是初中自己心仪已久的团支书。 “我妻子在孟村印刷厂工作,离她家有40里地,来回全靠两条腿走。时间长了,劳累成疾,快结婚了突然咳血,到医院一检查是肺结核,这种病在我们村里叫‘尸症’,也就是不治之症的意思。” “文革”,吴连枝调到电机厂当工人。工资低了,一边忙家务,一边照顾生病的妻子,没多长时间儿子也出生了,日子过得特别困难,全靠两家老人帮衬着才维持下去。 对于吴连枝来说,武术只是工作和家务之余的一件事情。至于怎么发扬光大我从来没有想过。” 父亲的骤然离开给吴连枝带来巨大的打击,“每次一练拳,我就会想起小时候他教我的样子,眼泪就哗哗地往外流,什么招式都比划不下去了。”再加上沉重的生活压力,父亲去世后整整3年,吴连枝没有练过八极拳。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电机厂盖了新宿舍,吴连枝一家从小草房搬到了三间铮明瓦亮的大板房。“我的工资高了,日子好过了许多。”父亲离开的伤痛被时间渐渐稀释,吴连枝又练起了八极拳。 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吴氏后人要重振门户,于是就有了新“掌门人”——吴式开门八极拳研究会会长推举大会。 自从八极拳第六代代表人物吴秀峰1976年在天津遇车祸去世后,八极拳一直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1985年,河北孟村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600余名八极拳弟子,他们来参加推选八极拳新会长的大会。对关系八极拳未来发展的这个重要人物,门中弟子各有各的想法。 吴秀峰几十年来一直住在天津,在他的弟子看来,吴连枝根本就没有机会得到师傅的真传。 其实,父亲经常骑自行车回家指导他,父亲传授给儿子的都是具有实战意义的招法用法,所以爷俩练武术的时候一般人是看不到的。 [page] 选举大会前夜,老吴家的气氛空前紧张。吴丕清是吴连枝的师兄,吴氏门中长老,找到吴连枝:“我来教你几招,你好看着门,别出笑话。要是人家一伸手,你就趴下了,多给咱老吴家丢脸。”说完一招六合扑地向吴连枝袭去,不想吴连枝一转身、一伸手,吴丕清的拳头贴着肩头落空,一个踉跄,差点摔倒。 吴丕清是八极门中的高手,此招他只用了六分力气,只是想一试吴连枝功底。可是他万万没想到,他的手腕会被吴连枝轻轻抓住,更没想到他的手腕会有如此之大的力量。至于吴连枝所用招式,他也没有见过。仅此一招,吴丕清对吴连枝的拳术和内功有了底儿,心里踏实了许多。 第二天,掌门人大会如期举行。在孟村县政府招待所的餐厅里,一场争斗展开了。“大多数人都支持我当会长,可也有一些人反对,觉得我不够格。”吴连枝说,“有的同意我,有的不同意我。意见不同,就打起来了,饭厅里碟子都飞起来了。” 吴连枝吼道:“你们不服气冲我来!” 从天津来的师侄江九从小就学八极拳,一掌下去能把砖头打碎,能把120斤的大刀耍得滴溜溜转,还精通锁骨法。“他要和我比划比划”。 二人在院子里拉开架势,吴连枝一把抄住对方的腿,一下子就扔了出去。 在大家的怀疑中,吴连枝担任吴氏开门八极拳研究会会长。 “过去的八极拳是在小亭小院里藏着练,不让别人看到,很保守,宁可身教不授言传,更不告诉你为什么,这种观念必须得变。国外人迷恋中国的传统武术,迷恋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中国人不努力把它发扬光大,是对祖宗的犯罪。往小的说我对不起我爹,往上说对不起我的祖宗对不起我们吴家,再往大的说对不起中华民族。” 中华武术,底蕴深厚,见证朝代更迭,历经沧桑巨变。 电子游戏,潮流新生,托身网络时代,迅速更新换代。 令人没想到的是,武术这一古老的文明却和只有二十年历史的电子游戏产生了交集,而这个交集便是吴连枝。 这年秋天,一个叫铃木裕的日本人带着他的翻译,走进了孟村。 铃木裕是日本著名的电子游戏制作人,到中国的目的就是寻访八极拳的传人吴连枝。 “你是干什么的?”吴连枝问。 “我是做游戏的。” “我是练武术的,跟你搞游戏有什么关系?” 铃木裕举起当时在世界上最先进的摄像机和照相机对准吴连枝,从镜头里打量着自己千山万水寻找到的这位八极拳传人,他脸庞圆润,皮肤黝黑。 “我们最近想搞一个大的游戏站,希望得到吴老师的支持。” 铃木裕在孟村只停留了一天,吴连枝向他展示了许多八极拳的奥秘。 临行前,铃木裕在当时孟村最好的饭馆请吴连枝喝酒以表感谢。 吴连枝的业余爱好是喝酒,用他自己的话说,拳易树敌,酒能交友。 吴连枝先给他斟了3杯,铃木一口气都干了。紧接着他也给吴连枝斟了3杯。你来我往,来回喝了几十杯。 两个人都喝多了,都很高兴。吴连枝说:“八极拳有一种特殊的打法,叫掰拿。” “我没有听说过,吴老师能不能给我示范一下。” 二人起身,吴连枝微微施力,便把铃木裕摔了出去。铃木裕脑门先着地,眼看着鼓起个大包。 游戏男主角叫结城晶,他的原型就是中国八极拳掌门人吴连枝,结成晶和吴连枝有几分神似,都是粗壮的汉子,使起八极拳贴山靠、打查之类的代表动作逼真到位、动作刚烈。 《VR战士》系列至今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400万套。游戏开发进入了第五代,包括中国的少林拳、燕青拳、螳螂拳,还有国外的跆拳道、柔道、摔跤、截拳道、合气道、柔术都是游戏的内容,而以吴连枝为原型的结成晶和结成晶的八极拳是永远的主角。 也是在这一年,吴连枝第一次访问日本。 吴连枝至今记得那是第一次坐飞机,很害怕,心里一直琢磨,这飞机要是从天上掉下来可怎么办? 八极拳馆在大阪的开学仪式正在体育馆举行,一百多名学员整齐地站在广场上,向吴连枝行鞠躬礼。突然,一个身材高大、穿着一身白色跤服的人冲进大门,自称日本空手道高手,想要和中国拳师较量。 这次较量关系到八极拳在日本能否站住脚,关系到中华武术在日本的声誉,吴连枝想,这一仗看来非打不可。吴连枝冷眼打量着对手,身材高大,又是空手道出身,下盘进攻防守都薄弱,吴连枝有了把握。他朝那个气势汹汹的日本人招了招手,静静看着日本人的拳头向他打来,在离自己的鼻尖还有两寸的时候,猛地侧身躲过拳锋,身体向下一沉,日本人像被电击了一样,身体突然向后抛去,“砰”地摔倒在地板上。原来,吴连枝运用八极拳中独有的跪膝技术,进身用膝部进击对方小腿,将对手制服。 面对精湛的中国八极拳绝技,全场学员目瞪口呆,一阵沉寂后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吴连枝就这样开始了与现代化接踵的八极拳推广,他先后12次东渡,足迹遍及日本各大中城市,出版了一系列教学VcD和书籍。无论是东京还是大阪,无论是神户还是奈良,只要一提起“八极拳”,日本人就会举起大拇指,连称“厉害的中国武术”! 2002年,吴连枝受韩国弟子邀请,到汉城八极拳武馆讲学。这是当时足球之外另一件引人注目的事情,吴连枝受到了韩国媒体的高度关注。 采访的人问:“听说你是中国很有名的武术家?” 吴连枝说:“我是练八极拳的。” “听说你们八极拳能打,我们韩国的跆拳道也行,能找个人跟你切磋一下吗?”吴连枝的学生对吴连枝说:“老师您考虑考虑,最好不要。一旦失手,我们就没有面子了。” 每次吴连枝出国访问时,都会有一个人陪在他身边,他就是儿子吴大伟。 吴大伟说:“韩国的KBs电视台跟踪采访,要把全过程都录下来,他们想试试中国的武术家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当时心里特别担心。我爸一辈子没输给过别人,万一这次失手给外国人怎么办?再加上我爸岁数也大了,而对方只有26岁。” 吴连枝说:“我的文化水平不高,所以一有时间我就自学高等数学和物理。一方面是为了扩大知识面,一方面也是为了八极拳。我把这些学问和八极拳联系到一起场磨,对拳法上的许多要领都有了新的诠释,这也算是我对八极拳的一点贡献吧。” “八极拳讲跺、碾、冲,实际是沉力、旋转力以及加速度的合力,所以八极拳力量大。”吴连枝用质量、体重、时间、速度、距离等写出公式,分析八极拳拳理,用现代的科学理论解释古老的中国功夫秘诀。多年来,他用力学原理解释的八极拳技术论文达十余篇。 沧州,地处渤海之滨,曾经贫瘠荒凉,是犯人发配之地、叛将的蔽身之所。很多人流放流浪到这里。隐姓埋名,传艺为生,逐渐成就了沧州的浓郁武风。太极、八卦、秘宗拳……50多个武术门派的大旗曾在这里高悬。这里是八极拳的发祥地,是这里的山山水水孕育出了崩撼突击、挨膀挤靠、贴身劲发的八极拳。 不管世界各地的学生对他多么热情地邀请,吴连枝还是回到魂牵梦绕的河北孟村。尽管这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灯红酒绿,但在这片盐碱地上有他的根,有中国八极拳的根。“只要我吴连枝在,这根是不会断的!”吴连枝暗暗发誓,他已经向当地政府签定了500亩地的租用协议,就在吴钟与口相见的那片土地上建一个集教学、科研、训练、展览为一体的八极拳培训中心。 提起儿子,吴连枝脸上洋溢着微笑。这份笑容不仅代表了对儿子的赞许,更饱含了对八极拳未来的期望。 “我今年都58岁了,眼见着日渐老去,我想也应该功成身退了。以后‘八极拳’的成长,就要靠我儿子这一辈人去努力了。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我也放心地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他。我相信他会将八极拳的发展旅程演绎得十分精彩!” 吴连枝曾经说过:“我祖父脾气暴烈,我父亲脾气也暴烈,我呢也脾气暴烈,可能脾气的暴烈量跟这个八极拳有关系。”但吴大伟身上,却莫名其妙地有了一种温文儒雅的感觉。 跟父亲一样,吴大伟从一懂事就开始接触八极拳,“我们家每天都来很多客人,但是来的客人里没有做生意的,都是练武术,练八极拳的。一直到现在也还是一样,已经成了我们家的风气了,早晨、晚上都有人来家里练功切磋”。耳濡目染,吴大伟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练习八极拳的基本功。 练习基本功的苦,吴大伟记忆犹新:“那时候桩功一蹲就蹲40分钟,腿疼得打不了弯儿,每天晚上上床都挠头,都是往床上一坐,然后一轱辘。” “我爸爸对我不是要求特别严格那种,他不是强调你必须练,每天必须练多少,而是培养你的兴趣,让你自己喜欢练。” 吴大伟说,爸爸的心肠特别好,是很慈祥的那种父亲,知道疼人。“母亲走得早,我爸从来没有对我凶过,即使是我练拳练不好他也从来不会跟我急。”印象中只有一次他跟我生气了,那还是小的时候,家里来了客人我爸让我给大家表演。“我不练。他这人很爱面子,所以他也知道照顾别人的面子。” “我觉得八极拳需要有智慧的人去策划,把这古老的拳种产业化。” 如今,在当年吴连枝手把手传授吴大伟的院子里,吴大伟也在带着徒弟练习,这其中也有吴大伟的儿子。 吴大伟说自己的八极拳水平跟父亲还有很大差距,他还在抓紧练习。有时候常想起自己小时候,“白天,我和大伙一起跟我爸练,晚上临睡前,我爸总是靠在床边跟我再说说。”吴大伟说他清楚地记得爸爸靠在床边的样子,清楚地记得月光照耀下他侧脸的线条,也清楚地记得他给自己讲解的每一招用法。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