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流派传承 拳史研究 查看内容

拳 缘

2007-1-28 16:15|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4686| 评论: 4

久闻太极拳名家林墨根老师大名,一直无缘晤见。去年十二月底和今年元月初,在朋友引荐下,终于有机会两次登门拜访。亲身体验了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亲耳聆听了老前辈对太极拳事业的一番震耳发聩的见解。

林老家住成都市双林中横路,客厅不大,家具普通,但满壁字画,或楷书端庄,或草写龙飞凤舞,布置清雅,墨香盈盈。中有个奖牌上书“武林之家”。要不是这个奖牌和斜过壁上的龙泉剑的提示,实在叫人联想不到武字上去,客厅里男女老幼,尽是学生。林老的儿子林文涛老师介绍了我们来意之后,前辈非常爽快地站起来,让我和他搭手。刚一接触,我立刻感一股无形的、强大的力量笼罩了我的全身,欲动不能,欲不动也不能,完全听不到对方的劲路,我象一个身不由已的小孩被大人牵着,晃荡不定,心头一片茫然。忽然对方手腕轻轻一弹,我立即双足跟着地,“堂,堂,堂”直线后退了七八步,仿佛不是正面受到发劲而是有一股巨力在让我后退。待我站定之后,林老重新与我搭手。“棚、捋、挤、按、采、列、肘、靠、顾盼定,全在一个‘定’字上。高度,敏锐的听劲和懂劲由此而蕴由此而发……”,前辈边讲解,边示范,精微之处,喻物喻言,直到我有了体会。

我万万没有想到一个德高望重,名满巴蜀的武林前辈竟是这样直率坦诚,平易近人。也万万没有想到我多年走架,推手的功夫竟是如此不济。我从小酷爱武术,80年,入室太极拳传统“杨式小架”四川传人宋金辉老师。宋金辉老师是太极拳名家张金龄的入室弟子。在老师的悉心传授下,我十多年走架、推手,心领神会,寒暑不辍。与本地区武警教官、外家拳师、摔跤、柔道者交手,切磋,甚是得心应手。并多次参加过省地级太极拳比赛,担任过地省级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常见冠亚军获得者,不知道太极拳推手为何物,更不知道太极拳是技击性很强的武术,心中常有道不出的惆怅。后来在雅安地区与同好共创“杨式小架太极拳研究会”,出《会讯》,组织拳架、推手比赛,弘扬太极拳武术。“研究会”与我个人都曾获省级表彰。这份感觉一直很好,虽也常听老师讲起太极拳的上乘奇功,打人于无形,出神入化,但毕竟未曾亲身经历,始终信疑参半。

如果说第一次领教林老已使我惊异的话,第二次领教可就叫我惊吓了。

一见面他就说:“我看你满面烟色,我这人与烟客无缘啊。”又说:“练太极是为了健康,吸烟有害健康,正负相抵,不是白练拳吗?”我默默无语,既惭愧又感激。然后落坐,问我的老师宋金辉好,真有一种回到家中听父辈教诲的温暖。

十分钟后,林老的学生纷纷离去,客厅里只有我们二人。林老起身示意摆手,因有一次教训,我先凝神调息,中定身心,调动多年来推手、应战实践经验,绝不轻举妄动。但瞬间,一切努力又都化为乌有,我又重蹈覆辙之中。林老是气定神闲,而我早已额头参汗。他一挥手,我即倒在沙发上,我站起,刚一接触,又倒,如是者十余次。这位笑咪咪的八十岁老人站在我面前,如磬石、如泰山。我眼前一片白雾,内心一片冰凉,颓丧之极。

前辈以他善于听劲、懂劲的功夫听懂了我内心的沮丧,亲切地对我说:“你已经有功夫了,要练内功,增进听劲,要坚持……”看着那诚恳的眼神,听着谆谆的话语,一股暖流从丹田升起,扩散到四肢百骸……

我们重新入座,话题宽泛起来。林老讲起目前太极拳运动中的流弊,颇为愤慨。他说:“长期以来,尽宣传的是太极拳健身,不谈太极拳是武技,这岂不发展成了太极拳体操了么?”他讥笑太极拳界也有不少“假打”的“名师”到处招摇撞骗,误导方向。他说太极拳内亦当“打假”,以正视听。林文涛老师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这时他插话,讲了一个一久前发生的事件:“日本某武馆馆长,空手道武师***来拜访父亲,那人一贯宣扬太极拳不是武术,不能打人。为什么呢?他的夫人是个中国人,而且是个‘太极拳竞赛套路’的教练,他所耳濡目染的就是这种太极拳武术。这位日本武师来华访问父亲的目的只在证明太极拳是否是花拳绣腿。一定要与父亲较艺。推辞不了,父亲叫我代为接待,***武师性情豪爽,来势凶猛,直拳奔我面部,我铲步上前,一招提手、立掌、榻掌、肘打,一瞬间他就仰跌于地。他挺身站起又上,连续三次皆倒地,方诚服太极拳是武功,并立即要拜师学太极拳,引得连他夫人在内的一屋子人大笑不已。现在我们已是很好的朋友”。林文涛老师,是四川太极拳推手研究会副会长,侨光科学院武道研究所所长。瘦高个子,戴副眼镜,举止言谈,是个儒雅书生,甚至有点弱不禁风,怎么看也与太极拳高手、名师难以联系。

林老认为,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具有特殊的效能,能治愈许多疾病,实践和验证已经被世人所接受。但是,太极拳首先应归属武术范畴,这就是世人所不理解和不了解的。其原因除了社会宣传的导向,学的人、教的人都不懂走架与推手的体用关系,这又怎能真正体会到太极拳这门武学的真谛。久而久之太极拳在世人眼里,仅是老太婆、老头子退休后打发日子的花拳绣腿,而且发展到圈内大量练拳者都不知道太极拳是可以防爆自卫、技击性很高的武术。常遇许多有上百上千弟子的太极拳所谓名师,一伸手,却什么也没有,真令人担忧“太极拳”的前途和命运。中国这么好的功夫为什么不发展、不弘扬?为什么不以真面目示人?接着又讲到太极拳推手竞赛规则的不健全,致使浅薄者有空子可钻,加上舞弊,登台颁奖,令有识之士看了齿寒。这些都对太极拳发展极为不利。后来,林老一再鼓励我勤学苦练,戒骄戒躁,克服生活中的一切不良习惯。他还特别强调拳术之外的文化修养,说:“太极拳只是‘太极’这门学问中的一个技艺而已”,要弘扬太极,心胸须更加开阔,接纳更多的知识。

时间一晃,竟已四个小时逝去,林老留我在家吃饭——两大碗唯有盐巴猪油的面条,我们吃得狼吞虎咽,这是又一课难忘的言传身教。

天已黑,迎着腊月的寒风,林文涛老师送我去车站,心里沉甸甸的,我在思索:太极拳体用广褒精深,其艺无止境。高功夫都在穷毕生追求太极拳事业的高龄前辈身上,我辈后学当“空心实腹”,知难而进。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致,心向往之。

4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4)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