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台历翻尽最后一页,伴着满怀求学之志翩翩而至的淄博拳友,2007年如期而至。元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早上6点20分准时醒来,外面的天还在沉睡,校园里充满了节日的安静和祥和,没有了以往的广播声,一些家长为上学孩子做早饭的交响乐声。以往这个时间起来,前面的楼上已经是万家灯火,而今天这个时间一切都在沉静之中。我想:可能是昨天晚上看文艺节目他们睡的很晚,或者是元旦放假,孩子不上学,不用早起做饭了,可以痛快地睡一个大头觉了。我关上灯,在温暖的室内独自享受着这份宁静,放飞思绪,心中无所想,似乎有一种空无的感觉…… 
 吃了点东西,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已经7点半了。外面已经亮了,但天有点灰蒙蒙的,有点凉风。一夜的休息扫除了昨日的疲惫,迎着新年的清风,有一种满身轻利精神爽感觉。今天虽然有点冷,但我却有一种兴奋,因为2007很真切地来到我面前。我想,它又将是一个令人追求、促使人奋斗的一年。而今天就是这一年的开始……
来到办公室,整理了一下,泡上茶练着拳,等待向军、志博他们的到来。
8点10分,三个人说笑着走上楼来,带着新年的愉快,带着求知的心情,充满了得到技艺的那种兴奋走进我的办公室。一天的课程也就开始了。我们首先复习了一下划圈,然后又练习了金刚捣碓。强调练习它们的重要性,告诉他们正圈和反圈贯穿了整个套路,而在实战应用中(无论推手和散手)尽是圈的变化和配合。为了让他们能对圈的作用进一步了解和认识,我提出和张志博以散手的方式来验证,我告诉他我会用一路拳里的动作和他试验。志博身高一米八六,大概90公斤,一个标准的山东帅哥。他过去专业练习过拳击,师父在国内也是相当有名气。他是个铁杆武迷,除了拳击,其它拳法也有兼习,并有一定的造诣,虽然放弃了一些时日了,但其良好的爆发力和出拳速度依然存在。
 说话间,志博左步左手在前,左手一个直拳打来,虽然没有泰森的速度和力度,但也充满了专业的味儿。就在这一瞬间,我右手里缠一个小反圈一拍其左拳,同时我的左掌向其面部击去,志博反应很快,他马上以右手拦截我的左掌,阻止我的进攻。这时我左手顺势上采其右手,右脚瞬间进步套在了他的左腿后面,右手松肩沉肘,身体下潜右手走里缠迅速向其右肋部穿进。紧接着,左手下采,右手瞬即变外缠,松肩沉肘将志博90公斤的身体挟了起来。善于观察的朱向军兴奋地说,李老师你这不是用的退步跨虎的动作吗?哎呀!真不可想象,他兴奋地说。“速度这么快啊”志博反应过来说。我给志博说,我们再来,这次是攻防中我以第三白鹤晾翅将志博摔到。看得向军拍着巴掌说:“真好!真好!”
志博似乎惊魂未定,也说,真想不到套路的招式还能在搏击中运用。我告诉他们这需要着熟,并指着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书法作品说,先贤早就告诉了我们,而很多人有时候反而舍近求远。当然,这也和人的悟性、实践经验等有很大的关系。这时向军也说,过去练退步跨虎的时候不知道怎么运用,今天看到李老师在散手中运用,让他明白了正确的洪式退步跨虎的练法,此时倍感规范拳架的重要性。
休息了一会,正准备给他们上新课的时候。向军接了一个电话,是他朋友毕总的。毕总叫毕崇军,是一个颇具实力的房地产开发商,更是一位新时代的儒商。毕总因为今天要回淄博,想请我们一起过去看他的楼盘。于是,大家又换好衣服,直奔火车东站附近的凤凰城。
开车大概12分钟左右便到了金峰置业开发的----凤凰城,这是一个商务、娱乐和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建筑,整个设计处处透露出一种不凡的气质。毕崇军已经站在寒风了等了我们一会了,看到我们的到来,热情地引我们到他的售房大厅,并给我们介绍他小区的规划及今后的设想,言谈之中处处透露出一种精品意识。看着楼房的模型,听着毕总的介绍,我对他说:“这一定是菏泽最好的楼盘了,就是把它拿到深圳等大城市也不差。”毕崇军略一停顿,嘴角露出一丝自豪的笑容说:“李老师,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一个人的文化、性格、修养及认知水平决定了他事业水平的高低”我对他说。因为通过和他的接触,以及他们小区的广告宣传资料中就可看出他们的不同凡响。
看过楼盘模型,毕总又领我们到位于财富广场7楼的办公室,在办公室里看到了他们设计的标志模型----一只火红的凤凰。虽然是一个小模型,但引颈向天高歌的红凤凰给人一种富贵和向上的精神。听毕总介绍说,这个建筑标志高将达到门市房三楼的窗口处。我想将来这个凤凰将是菏泽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觉间已经10点了,因为毕总要出发,我们也不想多耽误他的时间。和毕总道了别,我带领朱向军、张志博、张钊铭和学生邹志强一起去看望恩师何淑淦先生。向军和志博到银座给何老师买了山鸡蛋、水果等礼物,到老师家都10点30分了。老师因为昨天晚上研究易经,不觉间看书到了3点,我们到时他刚刚起床。

拜访何淑淦老师(中) [page] 看到淄博的拳学后辈前来看望,老师分外高兴。与来访着谈拳、谈做人、谈人生感悟。何师言,昨日有学生姚雷前来求字,有感而发,写新诗一首,赠与姚雷。今日,在新年的第一天,我带领学生看望老人,老人言兴之至,随手写下这首诗赠于我们。 每顾那风云残烈的岁月 每睹那人世形形色色丑净巧拙的演技 仿佛置身九宵 方寸即涌现起无言之美。 何师在诗里不仅将他对人生的感悟融会其中,惠泽后学。从诗中亦可感受先生的坎坷经历,对待人生的态度及其境界。
在交谈中我告诉老师朱向军老家也是定陶的,然后老师又询问向军的家庭情况,没想到两人还是亲戚,何老师对向军的前辈事迹了解的非常详细。真是有缘,多年因社会环境变迁没有往来的亲戚,竟因洪式太极拳而牵到了一起。朱向军也显得很激动,没想到这个令自己尊重和向往的拳学前辈还是自己的亲戚。大家一起合影后,又谈了一阵洪式太极拳的发展以及当年洪先生教拳的情况,何老师也对当前师兄弟们拳法练的各异感到无奈。并强调大家应该规范和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团结和研究洪先生的拳法。
 说着话一个小时过去了,老师还没有吃早饭。向军想邀请何老师一起出去吃饭,也算是庆祝元旦,但因天气原因,老师谢绝了。11点30分,我们告别了老师,外出吃饭。我问向军打算吃什么啊?要不要去喝羊肉汤,吃大饼蘸辣椒啊?向军开心地说:“那是当然了,在您的文章里我都看到了,到了菏泽一定要喝羊肉汤的,呵呵!”
赵家羊肉汤馆生意火爆,我们转悠了一圈才找到一个能容下5个人坐的桌子。今天学生志强请远方的客人喝羊肉汤并要了四个特色小菜,香柔鲜嫩的热大饼,蘸着香而不辣的辣椒油,鲜而不腻的羊肉汤,盖儿香酥的香油水煎包。直吃的淄博客人连连说:“这真是,杠好吃!杠好吃!”
吃过午饭,志强要回单位加班。将志强送回单位,我们直接返回我的办公室,因为上午没有上新课,我想把时间赶紧一点,这样可以在3天的时间内把一路拳的十三式教完。在教拦擦衣时发现了他们的问题:起肘,两手开的方向不对,尤其是第四动作的右手,本来是里缠向右前斜角转出,他们过去练成了向右后方开出了,而且还是先把肘抬起来。六封四闭的第四动作练成了手捧莲花状,显得很搞笑。为了让他们明白每个动作的定型,掌握规范练习方法,我采用书本文字、洪先生练拳照片和洪先生练拳视频三结合的办法,逐一比较,纠正他们的动作。从而也让他们能看到洪先生原本的练习方法,这样虽然慢点,累些,但能够让学员从根本上了解洪先生的拳法风格特点。
三点多的时候,关中兄来了。我让郑先生喊着口令带他们练拳,我从旁边观察他们练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就这样,学一会,讲一会,然后试验一会。一个下午学了6个式子,当学到搂膝拗步的第二动作扑步时,他们已经累的两腿发颤了。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在家一早晨都要练6遍拳,为什么在这里练几个式子都会这么累啊?他们笑着说,那是过去练拳不知道塌住腰裆劲,步法也随意,谁知道每式有了步法的变化和裆劲的转换这么累。看来得到功夫确实不容易,但我们能吃这个苦。尤其是志博儿子张钊铭,虽然只有9岁大,但这个孩子却具有现代城市孩子少有的吃苦、好学的精神。他一招一式跟着学习,虽然不断揉揉发酸发疼的腿,但没有一点怨言和退缩。如果这个孩子能坚持下去,将来在拳上肯定会大有作为的。

小拳友张钊铭 从中午一点半一直练到傍晚6点,三个学员已经很累了。但每个人的求学欲还是很强,总想能再多学一点。由于进度快了一点,加上和过去所学差异大,小钊铭为自己跟不上课程感到着急,但孩子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一到休息的时候他总是走过来问我式子的练习方法。我再单独给他辅导,而每到这个时候,那两个休息的大人也围过来“凑热闹”,呵呵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下午6点40了,练拳让大家忘却了饥饿。一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也都有了想吃饭的感觉,叫上写完作业在和小朋友玩耍的儿子李逸豪,共同庆祝元旦的到来。
元旦的晚餐我们选择了苗岭竹荪鹅,选择苗岭有两点,一是他们的鹅汤十分鲜美,加上被誉为“山中人参” 竹荪,味道更佳;二是天冷比较适合吃火锅。我们四个加上两个小朋友,一瓶单县四君子,一个火锅,几个小菜。在寒冷的冬天,充满了节日的快乐和温暖。铭铭因为大白鹅长的象美丽的天鹅,而不忍心去吃,豪豪亦然,他们点了酸辣土豆丝,一会便风卷残云般地给解决了,后来又让厨师给炒了一个。两个小朋友虽然是第二次见面,但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在一起玩的十分开心,他们吃饱后便跑出去捉迷藏去了。
我们一边饮酒,一边谈拳。由拳而谈及人生,工作与为人处世等等。大家暂时忘记了疲劳(第二天向军他们一下睡到8点多,看来是真的累了),高谈阔论了一个多小时方才结束了这个元旦晚餐。 回到家里已经快10点了,将豪豪送回家后我又到外面散散步,练练拳,然后再到办公室看看书,写写东西。 2007年的第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平淡、快乐而又充实。
后记:新年的第一天是新的开始,也是新的起点。人生中有很多值得记忆的事情发生在每一天,我们如何度过这一天天,让它更加充实、快乐、有意义。我觉得学习是快乐的,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有痛苦和疲惫,但这苦中之乐却让人充满成就感!人生只有一个童年(初学拳的前几年也算是学拳的童年吧!呵呵),也是人生的第一步,失去将不复返。将《我2007年的第一天》送给李逸毫及我的学生们,这是我2007年的第一篇文章,也是别具意义的一天。希望他们在度过快乐童年的同时,在快乐学习中不断成长!寥寥数语送给大家,希望他们在新年里拥有美好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