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陈家沟之行的所见所闻,我发现陈家沟人对太极拳的认识与外界有着本质的区别,太极拳在陈家沟人的心中是一个自然生长的过程。比如我师爷一家人,师爷70岁,练太极拳50多年;师姑陈桂珍46岁,在太极拳界尊称“太极双剑王”,她六岁随父亲练习家传太极拳,有40年拳龄,可以算是根深蒂固了。在与师伯探讨太极拳时,师伯说:我们这里自小练拳,到十六七岁就开始太极拳推手,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到一起就是看谁能战胜对方。 根据师伯说的练太极拳方法计算时间,五六岁到十五六岁正好是十多年时间,如果到二十五六岁就是二十多年的拳龄。就是说;陈沟太极拳功夫,如同大树成材的过程一样,实际属于自然生长。而我们外界人士的太极拳学法,绝大多数人是为了恢复身体健康,才开始走上练太极拳的道路,这种学太极拳方法基本是违背了太极拳功夫的这一自然成长法则。这种学太极拳的方法与陈家沟人相比相差了几个重要过程: 第一、陈家沟人是练拳以自然为其原则,忙来种田、闲来练拳。第二、陈家沟人从小练拳,骨骼、关节比较松软柔弱,直接就能练出太极拳的“内刚外柔”功夫。中老年人的身体组织已经长成,要想进入太极拳出功夫的松柔状态,这就须要解决身体的这一差距。第三、陈家沟人所处的生存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心态比较静,他们不需要“以动求静”,而是在心静的基础上直接练内动。我们的心态比较复杂,在练太极拳时必须加一个“动中求静”的过程,最后达到“静极生动”。第四、陈沟的练拳环境得天独厚,人人是老师。我们外界无法寻找这样的练太极拳环境,离开师父的指导,身边就没有纠正对错的明白人,所以我们难以成就。第五、太极拳成功的时间很漫长,在与师爷的谈话中得知,陈家沟的太极拳学法是;“一着”没学会,不教下“一着”,功夫是在老架一路中反应出来的,老架一路没练好,练其它什么器械也没用。而我们外界人员对太极拳的内动不懂,以为太极拳的套路如同广播体操一样练习,传授太极拳时,基本是学生牵着老师走,他想学什么老师就要教什么,否则老师就当不成了。 我们可以计算一下这种练拳的时间,陈家沟人练十年太极拳功夫就上身了,可是他们的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我三十五岁开始练太极拳,到四十五岁身体很可能还没有放松到小孩学太极拳的程度。再练十年功夫可能上身,这样推算十几岁的十年与四十几岁的十年相比,所付出的精力就不是倍数关系,而是“幂次方”的关系。如此看来我师父马国相十年五下陈家沟求证太极拳,在太极拳界确实是少有的人物。
师父和我谈起了当年他学太极拳的经过,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师爷家,这时候天已经下起了小雨,在上车之前,我又向师爷请教一个问题,我体会“金刚捣碓”在提膝之前,是丹田之气下沉到脚底后,脚如同采气球的感觉,重心在身体左侧,在左腿支柱身体保持平衡的同时,右脚有余气上浮之意,使右脚和右侧身子向上顶起,通过右拳上领牵引,保持身体中正,而后丹田之气下沉,促使脚与地面接触发出声音。师爷没有听懂我问的意思,又让我比划。我比划两次给师爷看,师爷笑了,说:就是这样练。 陈家沟的太极拳功夫练法确实很难推广与提高,不说身体怎样,就时间上很难保证,他使很多人被吓得逃之夭夭。但是经我实践体会,陈家沟太极拳功夫练法,学起来并不是一件难事,他就像吃饭一样很简单,关键就是在你的心态和为你启蒙的引路明师身上。我跟随师父学拳的经过都写在体会中了,就是通过太极拳运动方法找正身体,逐渐的就会有所提高,名词叫循序渐进。但是师爷说的悟性很主要,学太极拳初期,我就想通过师父教的方法练出太极拳功夫,我相信马国相师父的传承有根,所以我就认真体会“丹田内动牵引”身体协调运动的每一个动作,经过五年的身体练习,果然得到了师爷的认证。拳论说:“由着熟而见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悟性是通过正确引导和反复的揣摩实践得来的。练太极拳也忌讳疑神疑鬼,三心二意,没有良好的心态是不会学到真东西的。 陈家沟人的练太极拳过程,以水为例来比喻,如同是给水加温,火候到了就沸腾。而中老年人练太极拳,如同是给冰加温,首先使冰融化成水,而后水才能沸腾,这就多了一个环节,就多费了很长时间。我们得此练拳方法,能不能成功这就要看悟性了。 陈氏太极拳可以这样练习吗?我像师爷请教的问题,都是通过师父传授的太极拳拳架,找正身体后体会到的,我根据身体的变化来对照经书的内容,通过经书的指导来验证太极拳功夫的练法,如此往复不断的探索求证,证得了陈氏太极拳对身的要求,是符合古人修持方法的。陈氏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正像师爷所说:“差一点都不行。”陈氏鼻祖造拳后没有留下拳论,很可能就是以太极拳功夫,来引导练太极拳的人们走上修炼的道路,这就是说太极拳的功夫境界无止境,陈家沟的老人与事无争,可能是因为太极拳有这方面的秘密。以上这一想法,还有待于修炼身体去验证,绝对不是研究文字去胡乱猜疑,练陈氏太极拳的人们一定要牢记,太极拳是身体的反应,不是一看书或是照图就能练明白的体操。这次师爷说:照什么都学不会,只有师父一点一点的传授,到最后的成功还要靠悟性。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