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应徐州当地太极名师姜启健、李中华等盛情之邀请,中国太极拳网主编张金鹏同陈家沟太极拳“八大天王”之一的陈冲一起赴徐州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采访。所到之处,无论是设施一流的武馆,还是偌大的公园,处处都能看到人们习练太极的身影。短暂一行,除了感受到徐州人特有的直爽与热情,更多的则是对太极拳花开徐州、枝繁叶茂的感慨。 期间,徐州太极名家们也向张金鹏讲述了各自的太极情缘,期间有艰辛有曲折,更有的,则是能步入太极之门的幸福与感恩。 姜启健:情痴太极苦作乐 天道酬勤功自成 作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正宗传人,徐州市龙之健武道馆馆长、总教练,刚过不惑之年的姜启健身上有着太多的光环:国际太极拳年会名师、国家武术六段位、一级社会体育辅导员,多年来兼任日本国际武术空手道(香港支部)陈式太极拳总教练、徐州市陈氏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马鞍山市陈氏太极拳协会顾问徐州市陈庆州功夫推广中心总教练、沈阳市凤祥武馆陈氏太极拳总教练、中国交通银行徐州支行陈氏太极拳总教练。
初到徐州龙之健武道馆,张金鹏与陈冲便受到姜启健、李中华、董小伟先生以及当地交通银行、财政局负责人、房地产老总等当地高层人士的盛情款待,大家一起推杯论盏,把酒论太极,徐州人的热情和太极挚友的真诚让人颇为感动。其间,姜启健高兴之余郑重聘请陈冲为龙之健武道馆的顾问。因为姜、陈二人以太极结缘,神交已友,陈冲也聘请姜启健为陈家沟太极拳武校顾问。
[page]
第二天,张金鹏、陈冲与姜启健先生一起来到他的龙之健武道馆。每周二、四、六是武馆学员们跟随姜启健老师定期学拳的日子。只见馆内早已云集着许多刻苦练拳的学员,有退休在此习拳健身的老者,也有事业有成渴望身心和谐的中年人,更有意气风发的青少年,他们用舒展的拳姿和惬意的笑容诉说着太极拳给他们带来的无尽快乐与和谐健康。为了让这些年纪不等、基础不一的学员都能尽快踏入太极殿堂,姜启健先生多年来因人施教,摸索总结出一套自己独特的教学法。同时,他将套路学习与太极散手、技击用法等结合起来,让学员在套路学习中感悟拳理,拳技日日精进。为了满足不同武术爱好者的要求,他还在教授太极拳的同时,聘请资深知名教练和全国冠军开设了跆拳道、散打、少儿武术等,学员们已达数百名,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武术学校。 在馆内墙壁上,只见赫然写着这样几行字:开始是痛苦、慢慢成习惯、最后是享受,让我们再来一次。其实,这不仅是姜启健先生对学员们的殷切寄语,也是多年来他自己始终如一的实践。用姜启健先生的话来说,他自从走上太极之路,就是由苦及甜,不断跋涉的漫长旅程。
[page]
姜启健先生自幼对武术可谓痴迷至深,曾练过少林派的大、小洪拳,上大学时又学习了国家规定套路,散手、拳击等。1990年暑假,姜启健先生大学毕业在家待业时,在朋友引荐下,带着质疑的态度拜访当地学习太极名师李怀玉。那天,李老师谈起太极拳,口若悬河,妙语连珠,但在当时的姜启健眼里,奥妙无穷的太极拳无非是健身运动而已。恰好,朋友让两人切磋一下,正当姜启健犹豫着这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是否经得起自己的拳脚时,看出端倪的李老让他随便出手。结果,姜启健的手还没有接触到老人,已向一旁跌出,他再出一招“虎扑双手”,但手未伸直,李老的手已搭在其手上,想进攻,前进不得,想抽回,却像被他的手粘住了一样,抽不回来,感觉就像站在摇摆不定的小船上,随时就能摔倒,却又完全受老人摆布,最终,姜启健又被老人一招“贴烧饼”推得贴到墙上。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