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式太极拳传人、山西省太极拳协会主席杨振铎今天在有“中华第一都”之称的河南省安阳市,向这里的太极拳健身骨干和爱好者传授了习练太极拳的一些要领。 安阳是古代哲学圣典《周易》的发祥地。“太极”一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问世的《周易·系辞》中。太极拳“理根太极”,故名太极拳。 太极拳产生于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在其走向成熟的过程中,陈氏拳械的第一位外姓传人杨露禅等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形成著名的“五式”太极拳等各种流派,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杨式太极拳。 今天,2002年全国中老年太极拳交流大会的组织者特意安排杨式太极拳传人到“太极”故乡传拳,在太极拳历史上可以写下具有特殊意义的一笔。 早晨7点多钟,当杨振铎走进洹园公园时,立即受到了安阳太极拳健身骨干们的欢迎。 杨振铎身板硬朗,精神矍铄,风度翩翩。他早已过了古稀之年,可是每年在国内外传拳的时间竟达200多天。但是,这次大会的组织者日前在邯郸提出请他到安阳时,老人立即欣然答应,免费前来辅导。 大概是习武人办事喜欢干脆利落,当健身骨干们刚围拢在一起,杨振铎便立即开始传拳。他首先讲明,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与传统拳术是有差异的。 1956年后,国家体委相继组织太极拳家创编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太极拳,整理、修订了杨式八十八式太极拳、三十二式太极剑、太极拳推手练习法等。为适应竞赛需要,还创编了陈式、杨式、吴式、孙式和武式太极拳竞赛套路等。其中的杨式太极拳竞赛套路与其它竞赛套路一样,用于优秀运动员比赛。 紧接着,杨振铎便讲解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本要领: 头要正,要不偏不倚,不低不仰; 气沉丹田,呼吸自然; 不要耸肩悬肘,而要沉肩垂肘; 手为“手眼身法步”之首,要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讲究“松”,但“松”是手段,不是目的; 太极拳的特点是柔中寓刚、绵里藏针,动作虽缓柔,内容还是击技,劲力要贯穿全身…… 寒风中,杨振铎边讲解边做示范。听讲者全神贯注,频频点头,有的还学着做动作、体会要领。 杨振铎去年曾在三亚举行的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上多次表演,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 许多人说,看杨老演练,给人一种气势不凡、大气磅礴的感觉。而武术专家认为,杨式太极拳与其他流派太极拳最重要的不同点是“舒展”、“飘逸”,在诸拳种中更为含蓄,更显文化底蕴,其歌诀也最雅,书卷气更浓,这是它流传最广泛的主要原因。 大会还请了河南省武术队原高级教练马春喜与扬振铎分别在两个公园辅导。这位女教练曾带出多位全国和世界冠军,也是陈式太极刀和太极扇的创编者,退休后致力于推动全民健身。 两位老人“交换场地”辅导后,人们像“追星”一样纷纷与他们合影留念。 可以相信,这次辅导后,本已相当普及的安阳太极拳活动,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完)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