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期、地点  2004年10月16日- 10月20日,中国河南省郑州市。
  二、主办单位  国际武术联合会  中国武术协会 
  三、承办单位  河南省体育局  郑州市人民政府 
  四、参加单位  (一)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  (二)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认可的本国或本地区的武术团体  (三)非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国家或地区的武术团体 
  五、竞赛项目  (一)拳术  (二)器械  同类拳种、器械集中编组,凡每一拳种、器械不足5人时均集中编为其它拳种、器械类。  (三)对练  (四)集体项目 
  六、竞赛办法  (一)每个参赛队限报集体项目2项(相同内容的项目不能重复报名和比赛),每项参赛人数少于4人将不予评分。  (二)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每人限报2个单项(拳术、器械任选,同一类拳术不能重复报名和比赛),可兼报集体项目和对练。  (三)每个参赛队限报对练1项,编组限3人以内,男女可混编。  (四)个人竞赛项目分年龄组  1、A组:16周岁以下(含16周岁)。  2、B组:17-29周岁。  3、C组:30-44周岁。  4、D组:45-55周岁。  5、E组:56-65周岁。  6、F组:66周岁以上(含66周岁)。  7、报名不足5人的组别,并入上一组别。  (五)凡报名参赛运动员超过20人的国家或地区可以携带1名裁判员(要求:裁判员需担任过本国或本地区3次以上武术比赛的裁判工作)。
  七、相关要求  (一)比赛采用国际武术联合会于1999年审定的《国际武术竞赛规则》。  (二)比赛时间  1、拳术和器械套路50秒-1分30秒。  2、太极拳4-6分钟,太极器械3-4分钟,可以配乐(自备CD、音乐磁带)。  3、对练50秒-1分30秒。  4、集体项目3-4分钟,可以配乐(自备CD、音乐磁带)。 
  八、录取名次  按男女年龄组分别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九、报名和报到时间  第一次报名:7月30日前,(附第一次报名表)。  最后确认报名:9月20日前,(附最后确认报名表)。  报 到 时 间:10月15日。 
  十、联系方式  (一)国际武联秘书处  联系电话:86-10-64912153  传真电话:86-10-64912151  通讯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定路3号国际武联秘书处  邮 编:100101  电子邮箱:iwuf@iwuf.org  (二)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委会  联系电话:86-371-6227412 7976057 6228286  传真电话:86-7976057 6228286  通讯地址:中国河南郑州市商城路230号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委会  邮 编:450000  电子邮箱:  zzwushu@sohu.com  zzwushu@sina.com 
      各参赛队须填写报名表一式二份(报名表须用A4纸打印),按报名时间分别寄到国际武联秘书处和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组委会。  (三)报名时须出具本国或本地区国际武联会员协会认可的证明;若国际武联会员协会在第一次报名时间截止时没有报名,大会将接受该协会所在地所属的其他武术组织的报名。  (四)入境口岸及交通路线  1、组委会从郑州口岸开始接待。  2、凡经香港、澳门,有飞机及火车直达郑州市。  3、中国境内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均有飞机、火车直达郑州市。  各参赛队报到前请通知组委会抵达中国郑州市的具体日期、航班或车次,以便接站。 
  十一、经费  (一)各参赛单位费用自理。  (二)参赛费用每人每天45美元(三星级宾馆标准间)、60美元(三星级宾馆单人间),含食宿、比赛、大会统一组织的活动、交通、宴请及开、闭幕式。  (三)国际武联会员协会代表队不交报名费  (四)非国际武联会员协会的代表队每人交报名费10美元。  (五)随队裁判,费用自理(标准同运动员)。  (六)参赛运动队请自行办理人身保险。  十二、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随队裁判员登记表(中英) 下载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最后确认报名表 下载
  邀请书 下载
  首届世界传统武术节随队裁判员登记表(中英) 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