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综合知识 发展交流 查看内容

王天琦在首届太极拳馆校长高峰论坛上作主题演讲(附原稿)

2016-10-31 15:37| 发布者: 华夏国术| 查看: 7149| 评论: 0

摘要: 2016年10月22日下午,由全球首家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网组织策划并承办的首届太极拳馆校长高峰论坛在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于第二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期间举行,吸引了太极拳界 ...

  

    2016年10月22日下午,由全球首家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网组织策划并承办的首届太极拳馆校长高峰论坛在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于第二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期间举行,吸引了太极拳界尤其是全国各地太极拳馆校长代表们的高度瞩目。本次论坛以“打造太极文化产业平台·共享太极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旨在汇集众人智慧讨论研究太极拳传播和发展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开辟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新道路,为更好的推进太极拳的传承推广出谋献策。

第二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一等奖获得者、2016年度最美太极人、铁岭天琦武术馆馆长兼总教练王天琦应邀出席,并作为论坛演讲嘉宾以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

以下为演讲原稿

尊敬的各位前辈、来宾:

大家好。我是王天琦,非常荣幸组委会能给我一个后学之辈提供一个和大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今天我就如何使太极拳的推广和普及得到更加健康地发展,发表一下个人浅薄的看法。

我要感谢我的师父陈小旺老师,是他老人家这些年坚持不懈的在国内外积极传播太极拳和太极文化,使太极拳成为连通世界友谊的桥梁,展现了中华文化软实力,更好的拓宽了世界看中国的眼界。如今,太极拳运动的普及正是有很多像我师父一样的老师积极推广的结果。随着太极拳运动的推广,它的益智健身、修身养性和创建和谐的社会功能受到了大家的青睐。

近年来,太极拳表现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一是最能体现太极文化精华的传统套路,较多地保留了各式太极拳原生态,是太极拳的精髓。二是根据竞赛需要改编的竞赛套路。三是以太极拳的动作为基础,改编的各种艺术套路。四是一些简化套路。这种多元化的趋势,为太极运动的传播和推广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满足了各类人群的需要。但也出现了一些现实问题:

一是重普及轻传承。在太极拳传播和推广过程中,大多数太极拳爱好者多是演练竞赛套路和简化套路,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原汁原味的太极拳。而真正的传统太极拳传播和推广还有待于提高。这也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乏力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有些太极拳传统套路是能被广大爱好者习练并接受的。近年来,我师父陈小旺宗师及其他一些师父在传统太极拳推广和传播方面进行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相信会为太极拳的发扬光大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二是重形式轻内涵。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凝聚中华文化的智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之一,历经三百余年的演变发展,已不是一项单纯意义上的体育运动。但是社会上有的缺乏太极拳文化底蕴的审视,忽视对太极拳修身养性的功能和武德修养的传授和学习。有的只是把太极拳当作一项单纯的竞技体育运动,缺乏对拳理拳法的传授,雷同于一些健身操、健身舞的教学方法,以致社会上不少人对太极拳产生误解,甚至不欣赏太极拳,这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三是重利益轻效益。社会上存在对太极拳商业化运作倾向,一方面某些传播者急功近利,对太极拳的精髓不求甚解或一知半解,便加入了太极拳传播者的行列,追求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爱好者急于求成,刻意追求对太极拳招式和套路的掌握,缺乏和忽略对太极拳文化内涵的学习。这样一个教与学的循环过程,造成了太极拳文化内涵的丢失和传播畸形发展,套路演练更是面目全非。是太极拳传播和推广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

国家将传统的陈式、杨式太极拳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说明了国家对太极拳推广和传播的高度关注。如何引领太极拳在现代社会中健康发展,满足广大群众的需要;正确对待和解决太极拳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是一名太极拳传承和传播者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一要抓根本,将弘扬传承太极文化和国家重视传统文化的推广相结合。

太极拳的根本是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习练太极拳必须了解太极拳的性质,了解它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理论,了解它的阴阳平衡,天人合一,中庸思想的思想基础。欲要健身,先要养性,相互转换、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拳理特点。否则,就消除不了浮躁的心理,进入不了太极的境界,追求身心健康更是一句空谈。

二要抓载体,做到虚实相结合。

几年来,师父陈小旺宗创办的世界陈小旺太极拳研究会在国内外设立了分会,其他很多老师也都尝试了很多方法,对推广和传播传统太极拳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太极网的创立,使太极文化和太极传播更加信息化、多角度、宽领域。这些手段和载体的创立和发展,真正做到了在现实社会中将太极拳的传播和推广做实做精,在虚拟世界中做深做广。

三要抓基础,做到点线面相结合。

一是抓好武馆的正规化建设,我们的太极武馆不仅完善基础设施,更增加文化氛围。悬挂太极祖师的画像,让大家了解师门传承和太极文化,还装点上习武格言,武德文化展示,学员中书法爱好者的联语和体会,让学员在文化氛围中体会太极武术,在强身健体中体会太极文化,张弛有度,相辅相成。二是开办少年武术班,结合武德及传统文化,将太极拳的习练从娃娃抓起,延长太极传承链条。三是开办公益太极班,推动太极拳进机关、进社区、进广场、进企事业单位,使群众基础更加牢固,不断扩大覆盖面。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粗浅认识,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太极档案: 

王天琦,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小旺的入室弟子,曾先后多次荣获省、国家和国际武术赛事冠军。 自幼习武,5岁开始接触武术,11岁进入专业队,15岁开始学习传统武术和陈氏太极拳,至今习武已经23年。 和其兄王天艺于2006年创立铁岭天艺武术馆,是目前辽北规模最大,师资水平最高的一流武道馆之一。后创办铁岭天琦武术馆,全身心致力于太极拳传承推广与公益教学工作!

2016年王天琦参加太极网举办的第二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大赛在七天展播再创历史的2200万访问量的关注下,引发拳界空前关注!

人美拳更美!视频大赛上王天琦一举获得陈式太极拳一等奖,并凭借在视频大赛上引人瞩目的表现及其在铁岭乃至辽宁地区传播推广太极拳的杰出成就,获颁2016年度“最美太极人”荣誉称号!同时,组委会特别授予其”优秀传播奖“,以表彰和鼓励其传播推广太极拳!

太极网整理报道

责任编辑:太极网李超

4

点赞
8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2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相关分类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