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2日下午,由全球首家太极拳门户网站太极网组织策划并承办的首届太极拳馆校长高峰论坛在温县陈家沟太极拳文化国际交流中心拉开帷幕,论坛于第二届国际太极拳网络视频大赛颁奖典礼期间举行,吸引了太极拳界尤其是全国各地太极拳馆校长代表们的高度瞩目。本次论坛以“打造太极文化产业平台·共享太极文化传承发展”为主题,旨在汇集众人智慧讨论研究太极拳传播和发展的相关问题,为进一步弘扬太极文化,开辟太极拳产业化发展新道路,为更好的推进太极拳的传承推广出谋献策。 太极拳名家董丰电先生应邀出席,并作为演讲嘉宾以“太极拳的现状与发展”为主题发表演讲。 主题:太 极 拳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演讲人:董丰电 以下为演讲原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 今天有幸在这儿跟大家交流太极拳,我特别高兴,因为太极拳是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太极拳以养生、健身和击技多方面的作用,倍受人们的喜爱。目前不光在我国的广场、公园、学校、机关、企业等各处都能看到练拳者的身影,在全世界也是人们最爱最时尚的运动项目。美国、法国、新加坡以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还建立了太极广场、太极公园,美国政府不仅要求各个州的州长会打太极拳,而且还要带领自己州的公民一起练太极拳来增强体质,华盛顿州还把6月1号定为“太极宗师陈正雷日”,可见,他们对太极拳这项运动的重视程度一点不亚于我们中国。 太极拳所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 不光流派众多(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等),而且拳术套路纷繁,还有刀、剑、枪、杆等短长兵器和各种对练套路,所以在练拳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是今天我将要讲的。 下面说说第一个问题:太极拳的规范化问题。现在练太极拳的人的确不少,但仔细看打的有模有样又合乎拳理拳法的却不多,特别是广场公园里的练习人群打的更是形形色色,为什么会这样?显而易见,好的队伍要靠优秀的领头人带,现在太极拳发展太迅猛了,好多练习者来不及找到合适的教练就匆匆忙忙随着别人的架势节奏伸胳膊蹬腿迷迷糊糊开练了,这就很容易出错。一些请有教练的习练者会好一些,但教练的技术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所以一点不出错也很难。另外还有一些从书本上或者光碟上学拳的,因为没有老师指点,经常会把拳理拳法呀内力走劲呀这些给丢了,纯粹变成了太极操! 接着是第二个问题:练拳者认识不到位,没有认识到太极拳是集健身、养生、攻防技术及文化、艺术、医学、美学等为一体的中华瑰宝,以为太极拳就是一种简单的拳术,没有参透她是外似淑女内似金刚、导引吐纳相结合的内外兼修的内功拳,把她练成了花拳绣腿,然后反过来又说太极拳也不过就如此嘛,适合那些老头老太太练的而已!让我们这些真正的太极人听着有点不舒服,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那么怎样阻止这种状况出现呢? 一、要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由于太极拳强身健体作用明显,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一亿五千万人都在热衷太极拳的练习,和这种爆发式的练拳队伍相比教练队伍就显得极度匮乏,好多太极拳爱好者由于地域或时间的限制寻师无门,想要学好太极拳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使太极拳教练人才覆盖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做到有求必应。现在陈家沟成立了太极拳学校从娃娃抓起做长期的太极拳人才培养就很好,像陈小星、王西安、朱天才。。。等等这些太极大师都已经成了表率。但是每年从这儿走出来的教练在众多的太极拳练习者面前还是显得杯水车薪,所以陈正雷大师也提出在河南省开设太极拳的高等院校这种建议。这是一个大动作,要靠国家政府的参与把太极拳的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我认为,要把太极拳事业发展好,不仅是在河南,还要在全国每个省、市、自治区都要开设高等太极拳院校,像国家的其他正规院校一样进行严格的教学管理,让每一个学习者完成从理论到技能再到太极拳文化一系列圆满的学习,然后作为使者把中华太极拳这一国粹传遍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二、对现有水平良莠不齐的师资队伍实行定期重点培训,使他们迅速提高教学水平、规范教学方法。国家体育部门和一些太极体系现已开始重视段位考试及教练员资格认证,教练队伍按技术水平划分级别,使他们在今后的教学中分工清楚任务明确。 三:国家要支持私人的太极拳学校及场馆的建设。对太极拳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传承人,有意向开办太极拳学校或者太极拳场馆的,国家要有资金或场地的扶持。各省市地区的太极拳协会要做好这个互通上下的平台。这样就会以点带面以面带全,使太极拳事业发展更快更好,另外还可以定期举办太极拳论坛,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并形成有效的互动,来带动太极拳的产业化发展。 四: 要营造好太极拳发展的浓烈氛围。俗话说:环境造就人。想要把太极拳产业化,就要先营造起优越的太极拳文化氛围,当下,太极和电影、舞蹈、茶文化、医学等都已经结合并结出了硕果,我们要使太极拳的影子无处不在,那喜欢太极拳的人肯定就会更多。比如说我个人的发展就是一个例子,我生长在中国太极之乡--河南温县,初次接触太极拳是我上初中的时候朱天才老师到我们学校教老师们练拳,看到朱天才老师出神入化的拳术,我当时就产生了一定要学习太极拳的想法。后来有幸遇到陈庆州老师就立即开始了学习,那时候年纪小记性好又有陈老师手把手教所以学东西很快。88年,陈正雷老师的《世传陈氏太极拳术》录像带出版了,我心里禁不住又痒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软磨硬泡终于让人家给我录了一盘,当时真是如获至宝啊!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举行太极拳比赛我总能排名第一第二。当时温县每年的正月十五十六都有太极拳表演及擂台赛,每个乡都有教练带队进行全县比赛,为了能拿冠军我逐渐把练好太极拳作为我的人生大目标。我现在搞太极就是那时候打下的好基础。我说的是什么意思呢?现在温县把太极拳发展的这么好,就是因为有焦作市政府、温县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太极之乡焦作、温县练拳的氛围搞得非常好,使得焦作及温县太极拳方面的人才层出不穷!所以说体育管理部门要做好宣传和指导工作,让太极拳深入人心。 现在陈正雷、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等太极拳大师已把太极文化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我们新一代的太极人、太极拳的后辈们更要加倍努力,向大师们学习,提高自己的太极拳理论与技术水平,积极支持国家太极文化事业的发展。做一个真正的太极文化传承与传播者,为太极拳走进奥运,为太极文化的燎原之势做出我们自己应有的贡献! 好,谢谢大家! 太极档案: 董丰电,来自中国太极之乡--河南温县,中国武术协会会员,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全国十大武术名师陈正雷先生亲传弟子,陈家沟太极拳馆在册高级教练,高级拳师。董丰电太极团队总教练,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宇通客车集团太极拳协会终身技术顾问。自幼习练太极拳,擅长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二路,新架一路、二路,太极单刀、单剑、双刀、双剑、春秋大刀、太极枪、太极大杆及双人推手、擒拿等攻防技法,并多次在全国及国际太极拳大赛中荣获金牌、冠军。1998年以来,董丰电老师一直致力于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并相继在国内建立了8个董丰电太极团队辅导站,及三个提高班,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弟子。并在太极拳网站及太极文化网站相继发表了《再谈太极拳的发力》、《怎样走好太极拳的内劲》、《太极拳松活弹抖及长劲和短劲的练习》等多篇文章;2014年8月被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温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联合授予“非物质文化陈式太极拳优秀传承人”荣誉称号!2015年、2016年连续两届,被中华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及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授予“年度最美太极人”荣誉称号!2016年初,被温县体育局授予2014年--2015年度“太极拳优秀传播奖”,2016年8月被中国陈家沟太极拳名家评审委员会、陈家沟陈氏家族理事会、温县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联合授予“当代太极拳名家”荣誉称号! 整理报道:太极网李超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