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名家陈二虎给美国太极拳爱好者示范表演 焦作“两赛一节”还未开赛,十余个国家的太极拳爱好者组成的旅游团已经一拨拨入驻温县陈家沟,住农家小院、拜太极名师、在武术学校忙提高拳艺,“太极”的气息这里越来越浓。同时,在温县县各机关企业、城区游园、暑期青少年太极拳培训班等,也处处可见当地群众习练太极拳的身影,希望通过赛前急训在首届新农村农民太极拳大赛上争得好名次。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小故事,更显示出人们对焦作山水和太极拳的痴迷。
多年夙愿今朝圆
“能在焦作‘两赛一节’前拜王西安大师为师,这是我一生最激动最快乐的时刻,也是我多年来的夙愿,我会继续努力让更多的法国人了解陈家沟,让太极拳造福更多的人们!”8月12日上午,在行完叩师大礼,捧着著名拳师王西安为自己颁发的传承师,来自法国的郑寿杰先生激动地向来宾们表达着内心的感激与喜悦。这一天,来自意大利的施荣华先生也和郑寿杰一样荣幸地成为王西安大师的入室弟子。
出生于柬埔寨的郑寿杰先生于上世纪70年代定居法国。喜欢中国文化的他偶然的机遇演练起太极拳。
1999年,陈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的王西安应法国巴德内市市长邀请到法国访问,充当翻译的郑寿杰由此结识了这位著名的太极拳师并受到其正规的太极拳指导。随后,只要王西安到法国,他都会不离左右,认真跟从大师练拳。在悉心练拳之余,近几年来,郑寿杰还热心在当地传播陈式太极拳。今年,看着自己培养的太极拳爱好者拳技渐增,8月初,郑寿杰便组织由20余名太极拳爱好者组成的的旅游团来到温县,一方面想完成多年来拜王西安为师的夙愿,一方面让这些太极拳教练提前接受王西安大师培训,为参加“两赛一节”做充分准备。
因为郑寿杰、施荣华近年来在当地积极传播太极拳,又酷爱太极文化,所以,王西安大师决定收他们两人为入室弟子,并为其举行了隆重而富有文化气息的拜师仪式。在古筝的伴奏中欣赏精彩的太极拳表演,聆听陈式太极拳的门规师训,身穿中式练功服的郑寿杰虔诚地为老师端上一杯清茶,感慨地说:“我的朋友曾问我你为什么不在北京找老师提升拳艺,我对他说,我喜欢陈家沟,喜欢这里的乡村气息和太极文化的氛围,喜欢淳朴的村子里处处听到练拳的声音。”

王西安大师向意大利的施荣华颁发入门证书 人生美好的第一次
自7月份以来,因为来自美国、韩国、法国等十余个准备参加“两赛一节”的国外旅游团络绎不绝,住在陈家沟武术院的王西安大师忙得不可开交,每天教拳时间几乎都在十个小时以上。为了让不远万里而来的客人们学拳、旅游两不误,他只得合理安排各旅游团的日行程。据王西安拳法研究会会长阎素杰介绍,“两赛一节”如今在国外人眼里已成为中国太极拳界规模最为盛大的赛事,参与人员越来越多,今年,王西安拳法研究会在美国、法国、意大利、韩国、希腊、澳地利等国设立的研究会分会会员几乎都报名参赛。
在王西安大师的赛前辅导班,这些肤色不同、语言不同、身份各异的外国人练起太极拳来格外谦逊刻苦,没有空调的练功室,每个人都汗流浃背,一练就是几个小时。第一次来参加“两赛一节”的戴维更是尤为珍惜这次陈家沟之行,每天不离大师左右,虚心请教。戴维系美国一家企业的老总,练太极拳已有七年的经历,为了能参加这次“两赛一节”,戴维可谓费尽心机,不仅提前几个月就安排好公司各项事宜,而且早在去年冬季就专门请王西安大师为自己编排了表演套路。他感慨地说:“2007年发生了许多人生美好的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美丽的焦作山水,第一次来到陈家沟,第一次参加比赛,比赛结束后我会继续留在温县跟从大师学拳,因为,这机遇太难得,我不会再有这么充足的时间飞到这里来了。”

在陈家沟祖祠、陈家沟武术院和农家小院里,50多名美国太极拳爱好者组成的旅游团在这里尽情拍照,留念。领队的导游李佩云介绍说,随着保健意识的增强,如今的美国人把太极拳作为最好的健身运动,练习太极拳的人已越来越多。他们这是第一次组团到中国,一是想到太极拳的发源地参观,在陈家沟武术院接受正规的太极拳训练,另一方面就想在“两赛一节”期间看看美丽的焦作山水,观看盛大的太极拳比赛。一位年轻的美国姑娘高兴地说:“焦作山水、陈家沟太极拳太美了,我会把这里的一切都拍下来,让更多的美国人认识这里!”
[page] 
流汗只会第一次打比赛
在温县武术馆,每天都能看到一对骑单车的小兄弟穿身练功服早来晚归的身影。哥哥叫李渭锋,今年10岁,妹妹叫李镜,今年8岁,都是温县实验小学的学生。自去年年初跟从王西安大师开始学习太极拳以来,小兄妹已把所有的假日时间都用来练拳。为了检验一年多来的练拳成果,让暑假多一份珍贵的经历,哥哥今年报名参加了太极拳年会,妹妹则报名参加了首届新农村太极拳运动会。初生牛犊不怕虎,可两兄妹深知“两赛一节”强手如云,所以每天都起早贪黑,和几个同伴一起刻苦训练,却从不喊苦叫累,深得王西安大师的喜欢,不仅时常抽出时间认真辅导他们练拳,而且亲自为他们编排了观赏性强的比赛套路。这让小兄妹俩更增信心,练起来也更加起劲。
如今在温县,随着太极拳的普及和推广,像小兄妹一样把练太极拳当作业余爱好的人越来越多。该县各单位也成立活动机构,推广普及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并定期举办专题讲座,名家访谈,介绍太极拳的拳史、拳理、拳法,不断增强对太极拳以及对太极文化的了解。
大赛未掀红盖头,太极故里先升温。相信随着该县“中国太极拳发源地”文化品牌的增强,太极故里会喜迎更多的中外游客,太极拳造福更多的世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