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武术资讯 查看内容

中华武林奇葩--陈式太极拳

2007-8-10 18:27|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690| 评论: 0

 8月3日--7日,第二届中国石嘴山国际武术邀请赛在宁夏石嘴山市举行,中国陈氏太极拳掌门人陈正雷、东岳太极拳创始人门慧丰及陈式太极拳传人阚桂香夫妇,杨氏太极拳第五代掌门人傅声远、著名武术明星赵长军等10多位武术名家也应邀前来切磋武林绝学。记者有幸采访了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传人、中国当代十大拳师之一、著名太极拳家陈正雷大师,并观摩了陈先生正宗的陈式太极功夫。 

                           正宗陈式太极拳(资料)

                  记者采访武林泰斗陈正雷 

  太极拳是中华武术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有助于习练者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而且还蕴含着中国传统的阴阳平衡和以柔克刚的哲学思想。1956年,国家体委在继承传统杨式太极拳的基础上,按照由难而易,去繁从简的原则,创编了一套简化太极拳,大大推动了太极拳的普及和发展,如今简化太极拳已经享誉全球,学者日众,习者如云,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国外代表队表演中国太极

                    陈正雷在发力

  河南温县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明末的时候,陈家九世陈王庭创太极拳。他在《长短句》中写道;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陈家沟在太极拳爱好者中享有威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太极拳爱好者纷纷来此进修、学习。陈家沟在黄河以北三十里,十有六七的人都姓陈,因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深沟,便叫陈家沟。


                    陈正雷的招势

  陈家沟是一个太极的世界。洗澡有太极浴池,买东西有太极超市,寻根有太极陈祠堂。小小的村子,武术院倒有三个。俗语说:“喝了陈沟水,就能翘翘腿”。到了陈家沟,你也就信了。刚刚会走路的娃娃穿着开裆裤,就能习武。凡是陈家沟的孩子,都有学习太极拳的机会。

 

                 陈式太极有后人

  陈家沟学拳的气氛很好。说得玄一点是“地气”好,也就是几百年来凝聚的武学风气。中原大地上的农村,平时把练武当成了娱乐活动,这里比赛多,表演多,切磋多,典籍多,经常有机会看高手的拳。所以许多到陈家沟的人拳没练好,眼睛倒练毒了,一眼就知道对方的斤两。



               太极自有传承人

  陈式太极拳是太极拳的主要流派之一由著名拳师陈王廷创始于明末清初,所创老架路五套,陈式世代传习、演化,又增新架路二套。经过精心编排,动作速度和强度、身法劲道也有 所不同。第一路动作简单,柔多刚少,以“棚捋挤按”四正劲的运用为主,以 “采列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柔中寓刚,行气运动,以缠丝劲的锻炼为主, 发劲为辅。全身内外,动分静和,一动全动,体现柔缠中显柔、缓、稳的特色; 第二路(炮捶)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刚多柔少,用劲以“采列肘靠”为主, 以“棚捋挤按”为辅;以刚发劲为主,窜蹦跳跃,腾挪闪展,震足发劲。刚中 寓柔,体现柔缠中显刚、快、脆的特点。陈式太极拳的锻炼原则和练法还要求:意、气、身三者密切配合,以意行气, 源动腰脊,旋腰转脊,节节贯穿。在推手中以缠绕粘随为主,“纵放曲伸人末 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在粘贴缠绕过程中,运用:“棚、捋、挤、按”等法则,借力制动,舍己从人,听劲懂劲,发劲制敌。


  由于太极拳享誉全球,习练者众多,所以在太极拳的发祥地问题上甚至出现过与互联网中抢注域名相类似的事情。不过关于这一问题早有定论,太极拳共分陈、杨、武、孙、吴五大流派,最早的陈氏太极拳于明末清初之际产生于河南温县的陈家沟,而河北邯郸广府古城则被视为太极拳的中兴之地,因为太极拳五大流派中的杨式、武式两大流派均诞生于此,而且还衍生出孙式和吴式两大流派。


  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人民喜欢太极拳,这就足以证明太极拳的魅力,日本习练太极拳人口已经超过100万人。在日本全国都道府的体育馆设施中,都有太极拳练习室和小组,许多企业和公司也设有专门练习太极拳的场所。日本的“太极拳全国交流大会”已经举办了20多年,参加者达5000多人,其中年龄最小者只有6岁,最长者达92岁。 

2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