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关于眼神问题 太极拳中的眼法是结合意气集散,在身体姿势的配合下,通过视线轨迹的延伸,回敛和导行的变换转化,从而体现内在的精神和气势,配合形体动作和意气走向,一开一合,一收一放,使周身内外上下一致,神、意、气相合,其总的要求是“焦距集中,目光如电,景物万千,尽收眼帘”,“眼是侦察兵”,“眼为心中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为心使,眼领势动,手眼相随,神形兼备”。太极拳眼法同样根据太极之理,这包含: 1、眼神的开与合。这与拳势的开合呼吸一致,这种一开一合,一出一入,是以意领气向前延伸,松弛地缓缓放射出去;回收时是将散出去的眼气由茫茫视野中以意领气柔和地向回含收,渐渐向眼中聚拢由瞳子尽收眼底。它循环有致,达到眼神运用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曾乃梁师父曾说过:“是靠以意领气经过眼神收敛与展放来实现的,不是眼睛本身的睁大与眯小,尤不可努目强为之。”本文上述几个问题中举例的动作里如能配上眼神之放、开、出,与运动过程中的开合,能充分体现,协调一致,则更加传神。 2、眼神的虚与实。一处总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身法、步法、手法的转换莫不以眼所注视的方向为准,正如陈鑫老师所说,“目平视前,光兼四射”,左顾之点为实,右盼之面为虚,一虚一实,点面结合,开阔视野,洞察敌情。 3、眼神的刚与柔。它体现在行拳过程中和定势的不同阶段上,与运柔落刚配合一致。具体如左搂膝拗步动作过程中应由意念引导、眼光缓缓牵引着右掌向前推出,全程松柔流畅,一片神行,此为柔为虚。拳架定势时当神聚于眼,平视前方,延展及远,面前要有人若无人,无人若有人,目有神气,精神贯注,芒可射人,此为刚为实。但这仅是极短暂的瞬间。 上述的原则要点是自然。平视、眼动身随和身动眼随要以达到眼意的神韵。师门中的陈思坦、高佳敏、林秋萍以及众多的世界级冠军们那天衣无缝的上下肢、腰胯、眼神、劲力配合默契,协调一致,无不给人妙处横生、赏心悦目的视觉冲击力。 五、关于加强基本功,基本动作的训练问题 要把太极拳练到外有轻灵沉稳、潇洒飘逸的形态,内有丰富的韵味,归根到底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这要抓住三点进行强化训练。一是在踢腿、控腿、下腰等加强腰腿功方面下功夫;二是把难度、强度动作作为突破口进行专项训练,以此带动整体水平提高;三是在动作的规范性,准确性上下工夫,苛求自己,力争高标准严要求分组分段地完成专项训练。演练时如能再融入个人的运动感情,那么终会离完美越来越近。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