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好”,改革开放设计大师邓小平如是说。然而太极拳的好体现在哪里呢?防身健身当不必赘言,另外它动作优雅,弧线运动优美,符合人体运动的规律亦不必多言,笔者今且着重推敲太极拳在为人处世中的妙处 . 读了薛圣东老师所著的《太极之光》一书颇感受益,书中提到的太极十三字诀——舍、借、敬、中、和、灵、圆、活、展、顺、黏、俭、空——更让我有所感悟。 “太极”中涵含着古哲学,太极拳素被称为哲拳、智拳,它最基本的哲理是对立统一,阴阳、刚柔、虚实蕴涵其中,既习太极拳当明此理,所以太极十三字诀中便有“舍”字。老子谓: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深刻的哲理告诉人们失不一定是坏事,得不一定是好事,阴阳互转,得失互补,比如丢车保帅、投石问路、抛砖引玉。 “舍”宇在太极拳中处处可体悟,最明显的是太极推手中所谓“舍己从人”。领,陪“舍”字,则世事人情、得失成败豁达于怀。 明白了“舍”的道理,自然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逆思维,所以,有拳家说太极拳是 全身心的运动,是独特的运动,是要大脑发生革命的运动。练太极拳,练逆思维。一般人看来, “四两”与“千斤”怎可较量,可是太极拳让你相信“四两”可以拨“千斤”,有个支点、有足够长的杠杆就可以撬起地球。 太极拳运动处处走圆,太极十三字诀中于是有“圆”。能“舍”有“圆”便有“借”,能“借”则“活”,能“活”则“顺”。圆动方止,若水,顺势而趋,无碍与物,自然事事看“顺”。一个人对自然事物“顺”,然后对他人对万事万物皆“顺”,从而体现出太极十三字诀的“和”。 “和”就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和谐中国、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太极拳运若行云流水,节节贯穿,无不包含
着圆、顺。 三大内家拳派——八卦、形意、太极,武家尊称为龙、虎、凤。太极拳如凤,处处舒展大方如凤凰展翅,故十三宇诀中有“展”。
尊师重道,敬业乐群,这是“敬”的体现。古人云: “敬人者,人恒敬之。” “待小人宜敬,敬可以化邪防祸。” 《子路篇》樊迟问仁,子日:“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敬”体现一个人的礼节、品位。太极拳讲究立身中正、保持重心, “中”方能沉稳不易败倒。我们处世为人,也要立身中正,坚持正义,胸有大志大气度。立身中正方能立于不败之地。太极拳动作缓慢,在慢中脑中一片清晰,能放松心灵,澄净心灵,自然悠然, “灵”字自生。快则忙,忙则茫、盲、亡,盲目追求,茫无头绪,手足无措,手忙脚乱。太极拳教人慢,能慢才能,陕, “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是此理。慢下来,让人心灵澄明,镇定自若,自信、从容、悠然。太极拳运动连绵不断谓之“黏”,推手则沾连黏随。 “黏”如六月梅雨,虽细小却湿透了大地。“黏”如积水成海、水滴石穿,是韧劲,是坚持。“俭”通“敛”。太极拳敛而不张,张而有度,谦和中正,练太极拳悟“俭”字,为人处世则谦和包容。 “空”是一种境界,可意会,可退想,而不可言。太极拳平静安稳,处处可练,时时可习,习太极拳悟太极理,习太极拳品优雅,隋调,习太极拳悟为人处世。太极拳不仅仅是拳术,更是大道大理, 贵在领悟运用。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