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人已是七旬老人,学练太极拳已多年,感悟到学练太极拳确具健身之理。
我退休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到秦皇岛人民公园参加了太极拳活动。由于太极拳动作柔和舒缓,再配合呼吸,比较适合像我这样的老年慢性病人学练,所以我一直坚持练习了太极拳。 在练拳中我体会到最有健身效果的是“云手”一式,它牵动身体中任督二脉的五十二个穴位。例如云手动作中的云掌,则是目随手转,食指带动手掌如同
抽丝,目视中指随手转练视力;而手掌心劳官穴是人体经络的手厥阴心包经,劲气沿着此经络自然达到中指端的中冲穴。然而太极云手的上式是单鞭,即坐腕舒指,使指关节放松(松腕)才能使气血畅通贯入末梢。我在练习太极云手中曾有许多不解,例如“坐腕”,如何使身直容IE?经过拳友和老师指点终于明白了这两点的要领。 其实坐腕就是腕部放松腕关节拔长,这样不仅云手出掌时要坐腕,而且起式、垂臂、抱球……一切都需要坐腕,只有坐腕才能一节拽一节,使沉肩坠肘真正得以实现。随着云手在胸前立圆云转,身体转腰活胯,左右横向开步,身直虚实转换分明,膝屈重心稳,腰如车轴手如轮,它牵动了我全身的运动。 身直容正,即是虚领顶劲,就是头容正直,不俯不仰,不偏不斜,虚虚领起,若有若无,精神贯注。百会朝天,如有绳悬,所以也叫“顶头悬”。从百会到会阴穴,上下~条线,气势贯串。百会为人体大穴。能虚领顶劲,就能提起精神。含胸拔背,要有虚领顶劲相配合,拔背是向上拔,含胸是向下拉,如果没有虚领顶劲向上提挈,身形就会前倾。虚领项劲,大椎穴也有轻轻鼓起上提之意,从而对全身起到提纲挈领作用。
年复一年、日复~日,渐渐地我老年性耳呜在不知不觉中有了好转,心脏再也没出现大毛病,眼也不花了,看书写字也不戴老花镜了。就是在冬季三九天打拳也不需要戴手套,生机盎然。所以久练太极拳的人面部气色红润,肌肤有光泽且莹润,五指指肚凸起红润。按太极拳要领习练,头顶百会是温热的,下丹田是温热的,足心涌泉穴也是经常温热的,不练拳时也是如此。练拳要想达到此境界首先是学好拳理常年坚持,练拳生活化,请教明白老师和拳友指点,自身要有好的悟性。退休以来每天坚持练拳已成为我生活的规律,老熟人见我都说我身体比以前精神多了。近几年来我经常参加省、市举办的太极拳比赛活动,然而参赛不是主要目的,它是~种动力,通过参赛促进我认真学练太极拳,找出自身练拳的毛病和不足。我的健身经验,就是要坚持天天学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能一遇困难就打退堂鼓,感悟健康的美妙,就在坚持下的毅力之中。
人生步入老年,盼望的就是有健康的身体!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