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中医国学 中医 查看内容

太极拳古典拳论养生解析

2013-3-7 15:31|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3927| 评论: 0

摘要: 古典拳论是太极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习太极拳不能不涉及这方面。古典拳论中有许多光耀武坛的名篇,也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精品佳作。古典太极拳论所阐述的是关于太极拳练习的综合性原则、方法,是指导太极拳练习的 ...


【原文】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王宗岳《太极拳论》)

【解析】
双重是太极拳中反复强调要避免的一个“病”,对于双重许多人有不同的解释,大体上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自己练拳时阴阳不分,虚实不清;二是指与人推手、交手时以蛮力硬抗,不知引进落空,不知四两拨千斤。双重有什么危害?虚实不清、与人硬顶,就懂不了太极拳的劲,就不能去僵化柔,克服不掉自己身上的紧张点,意气转换不灵,难以神清气爽,达不到养生的效果。所以练太极拳时轻灵婉转很重要,要做到轻灵就需要立身中正,如天平一般稳定,平衡,婉转要像车轮一样圆活。

【原文】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武禹襄《身法八要》)

【解析】
这段话言简意赅,讲述了太极拳的一些主要要领,几乎反复被各种太极拳研究论文引用,全面论述了太极拳身法中的细节。头部既要正直向上,又不能使劲顶,体会“提”字,仿佛上面有线吊着,而且一直吊到裆部,上下一线,又直,又松。只做到松肩沉肘才能气沉丹田,肩不能耸,不能端,肩和肘的关节都是松开、展开的,这样胸部不憋。太极拳练拳中的肩部毛病也有人比喻为“寒肩”,就像感觉寒冷一样,缩起肩来。“裹裆”是保持裆部的开圆,裆部开圆了,行步就容易分清虚实,也使人体中、下部气脉贯通。肫?zhun 是鸟类的胃,这里代指人体胸腹部位,沉身静气对人体内脏有温养作用。胸略内涵,但不可硬挺,还是个虚和松的问题。脊背要自然挺拔,胸含,背不拔就会窝住,背一拔,身形就展开了。概括理解身法八要,就勾画出了太极拳的整体形象。各部分要领说法有别,要领则是一致的;各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每部分的要领是自然合成的,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地方也很难做好。

【原文】
“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劲始蓄。松开我劲勿使屈,放时腰脚认端的。” (李亦 《撒放秘诀》)

【解析】
李亦著有多篇太极拳论,本篇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篇。原文每句话后注有一字,提示该句要义,第一句关键在“灵”,第二句关键在“敛”,第三句关键在“静”,第四句关键在“整”。这四句话说的是技击的关窍,也是养生的关窍。自己要能空,能虚,不着对方的力,化解掉紧张点,伸屈有度,完整一气。

【原文】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李亦 《五字诀》)

【解析】
这是关于太极拳整体性方面的五要素。怎么把握整体平衡?可逐一从这五方面着手。心静才能体松,心不静身体就拘紧。放松了动作起来才能灵,反复熟练也是灵的一个前提,动作不熟练的时候肯定也灵不了。气敛,就是不能散,这是养生的一个关键,气散了就会消耗,空荡荡的,内气不实,萎靡不振。劲整,人就越练越硬朗,劲一整,气也就实;劲不整,气也是乱的。上述几方面做到,才谈得上神聚。神聚就是你得意识活动要健康,不能练拳时胡思乱想。这五个字是同时要求、同时做到的,侧重点不一样,结合在一起就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的衡量指标。

【原文】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蓄而有余。”(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解析】
太极拳是练柔的功夫,因为人在平时全身都是“硬”的,因此先要去僵化柔。柔和松是一体的,不柔就不会彻底松下来。人体是紧的就束缚了血脉气息的流通,于身体健康不利。练柔以后,不是散掉,而是整起来,柔加上整,就是“刚”,很柔加很整,就是“极坚刚”。

呼吸在养生中很重要,不会呼吸,动作就和呼吸打架,你在练拳时感觉不到呼吸,又不觉得憋气时,呼吸就对了,呼吸就会配合动作,产生灵活。养气和蓄劲是同一个概念,就是不作无谓的损耗,像蓄水池一样,养起来,蓄起来,内气充盈,劲力、精神就百倍了。

【原文】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解析】
“在心”就是运用意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身体运动。但有不能太着意,是有意无意之间地运用意识,神意舒展,整个太极拳的状态是一种自然的,安静的,轻松的,内外一体的流动性展开。

【原文】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传王宗岳作《十三势歌》)

【解析】
腰是太极拳一个最要紧的所在。武术上有“八卦步,太极腰”之说,认为练得好练不好太极拳关键在于是否搞懂了腰的作用,会不会运用腰。腰是一身的枢纽,形成整体性要靠腰。从运气上说,气沉丹田,在腰;从运劲上说,“发于脚,主宰于腰,达于四肢”。杨澄甫说:“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腰的要点,一在于松,松腰松胯,中间才松,劲力上下通达顺畅。腰容易僵硬,这是人的通病,很多人跳舞跳不好,也是腰僵硬所致。练拳的要求就更高些。二是活,能灵活转动。三是整,和全身连接一体,太活了,散了也不行,要以腰能带动全身,练拳有人说长腰劲,就是它的带动四肢的作用要发挥出来。每一动作都要体会“腰为主宰”的感觉。
12
2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