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武术资讯 查看内容

武林高手执掌杭州体育

2007-7-26 17:03|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4313| 评论: 0

  赵荣福走在马路上,不出百米,就会有人认出他。

  自然,他特征鲜明:国字脸,剑眉朗目,走路虎虎生风。那架势,但凡看过武侠小说的,不由在心下暗叹:下盘很稳啊。

  路上商贩认得他,不稀奇,他当了多年的城管执法局局长。陌生人认得他,说穿了,也不稀奇——他天天清早都到广场上教人练功。仅是去年,赵荣福在杭州的五大广场上,就教会了三万人学习“太极导引功”,那是他和他的师父朱廉方创造的功法,被群众称之为:“杭州太极。”

  所以他走在路上,总有人回过头来:“武协的会长哎……”赵荣福的身份是杭州武协的常务副会长,老百姓都喜欢叫他“会长”。颇有一点看到武林盟主的景仰。

  第一回

  把臂话功夫

  就好像这天早上。6点半,赵荣福出现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操场上,一身黑色练功服,英姿勃勃,冲着早已等候的韩国人高英根一抱拳。边上一位晨练的大妈就对老姐妹说:“这不是武协的会长嘛,今天怎么到这里来了……”

  高英根是韩国釜山大学的教授,中文很好,喜欢太极,在一本介绍杭州的书上认识了赵荣福,想着到了杭州,一定要找赵荣福学习太级导引功。这天早上,也是他们第一次见面。赵荣福说:好,以后每天早上六点半,你就在此等我。今天我先教你三招——

  这时晨练的人都聚拢过来,听赵荣福讲:“练功要对着东方,最忌对着北方,逆地球运转,容易精神错乱……没有武术根基的人,学太极,学得皮毛学不了内涵。太极导引功看着简单,可是反复做,就像流水不断冲击堤坝,打通了经络,效果很好……”

  7点半,练功结束,两人都出了一头大汗。赵荣福的习惯是回到办公室洗澡、吃早饭,开始一天的工作。看看早高峰已经开始,便对司机说:直接去市政府吧,8点半要向分管副市长汇报工作——6月16日,赵荣福刚刚走马上任市体育局党委书记、局长。

  车子在路上堵得结结实实,有人迅速从车流中穿过,往每辆车上塞入一张“牛皮癣”小名片。赵荣福望着那人背影,愤愤说:做假证的,最可恶!今天赶着办事,要不然一把抓住你,直捣你的老窝!

  8点多,车子驶进市府。赵荣福在车上换好了皮鞋。依旧穿着练功服,拎着公文包和一袋衣物,先到市政府的洗手间洗把脸,换身衣裳。“反正市领导已经习惯看到我这身打扮啦!”

  9点多,赵荣福回到车上,手上多了一本奥运火炬杭州接力路线的设计方案,细细研究起来。

  20分钟后,赵荣福出现在教文卫体工作大会上,一脸严肃地听同行交流工作经验。

  10点,中场休息。会场气氛一下子被赵荣福搅活了,他教人走路:“心血管有毛病的要‘高抬贵手’,脊椎不好要‘高举双手’,你们女人减肥,要‘扭身一步走’……”这时几位局长、区长嚷嚷着要和他比推手。文化局长说:老赵老赵你手下留情,教育局长的衣裳都被你拉出来了……大家都笑成一团,都说:老赵来当体育局长,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第二回

  入门成武痴

  赵荣福习武时,已经二十六岁——单位派他参加保卫干部武功培训班,学习擒拿格斗。赵荣福欢喜不尽。他从小就爱舞枪弄棒,兴起时每每拆了菜园子的枪篱笆来耍,不知挨了父母多少打。从小还喜欢英雄人物,借来一本没面没底的《水浒》,日看夜看,热血沸腾,最佩服那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林冲。

  他以为自己一身力气,不料第一堂课就被老师连吃五个跟斗。这才明白,武术讲究的是力量和技巧的结合。从此他像“疯子”一样苦练,老师说一个动作练十遍,他做一百遍。不疯魔不成活,赵荣福在武术这条道上一发不可收——二十多年来,他在全国各种比赛中拿了39块金牌,获得了两个武林尊号:“江南神刀”,“武林超市”。

  前一个,说的是他善使一口春秋大刀,那大刀有七公斤重,两米高,正是传说中关公的趁手兵器,青龙偃月刀。后一个,说的是他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所谓武痴,就是这样的人罢:所有功夫都想学,看到有人比武就挪不动脚步,好像写书法的人最喜欢看别人写字一样,见笔墨行在纸上,也是一种享受。

  赵荣福拜了八位师父。老师评价,这是个“可遇不可求”的武功坯子。

  很多年前的一个冬天,前一晚刮了半夜北风,早晨下起雪来。赵荣福拉着师父朱廉方,来到宽敞无人的车棚,请教太极刀三十六式。踢、撩、架、截、刺,老师招招灵动,式式巧妙。徒弟跟着学,“再来”、“再来”。再来就收势了。这么快就学完了?老师不信,让徒弟自己来一遍。徒弟一招一式打出来。师父大吃一惊。一套要教二十天的功夫,赵荣福在两个小时内就学会了。

  室外,漫天飞雪。室内,师徒俩心神激荡,相视而笑。习武以来,这是赵荣福自觉最为浪漫的一刻。

  有时候老婆跟他闹着玩,关掉灯,让他闭上眼。黑暗里,拳风呼呼袭来。间或伴以声东击西的假动作。他辨音听声,每次都能准确地一把抓住老婆偷袭的拳头。那时候外面虽然没有风没有雪,在我们想像中,也是非常浪漫的一刻呢。

  第三回

  师是平淡人

  赵荣福拜的八个师父,各有所长。简单说几位。

  摔跤师父单佩堃,是清朝善扑营——御前摔跤队总教官的第三代弟子。矮矮瘦瘦,猫一样灵活,一百公斤的小伙子都不是他对手。赵荣福现在可以和师父三七开——十次里赢师父三次。

  还有一位摔跤师父肖忠义,扬州人,澡堂师傅,年轻时用两百斤的米包练功。功夫很好,就是口拙。问徒弟:会不会?徒弟说,不会。师父一把拽过来,“啪”地摔到地上。再问:会不会?徒弟爬起,连连说:会会会。落荒而逃。

  形意拳师父叫鲁康山。师徒俩初次在吴山广场练功,老人一脚一脚踩下去,水泥地上发出咚,咚,咚的厚重足音。徒弟明白,师父在露功夫呢:这一脚下去,有千钧之力。鲁康山是杭州牛奶厂的老工人。

  学春秋大刀的师父孙士爱,是杭州名武术家朱凤祥的得意弟子。孙士爱是木匠,年轻时也是个武痴。他家孩子多,生活苦,每天干活到晚上十点,照样早上三点起来练功。赵荣福向孙士爱学刀法时,是市容环卫局局长。武林中人,眼里只有功夫和师父。每天一早,他准时赶到祥符桥师父家里练功,还经常吃师母烧的早饭。

  太极师父朱廉方,生活中是钟表师傅,江湖上,是蒋门的二代掌门。祖师爷蒋玉坤,中央国术馆学生,擅长少林和太极。武功极高。睡觉时喜欢将一只脚绕到枕头上。解放后参与过全民健身计划的编制。朱廉方将掌门之位传给了赵荣福,所以赵荣福身兼两大掌门,另一个门派,是太极导引功。

  第四回

  大道如青天

  从前,形意拳大师唐维禄告诫弟子:“你凶,我悚(害怕,窝囊),你悚,我比你更悚——这才是我的徒弟。”

  原来,英雄侠客,只是我们普通人的白日梦情怀。

  赵荣福也说,学武之人,不能逞英雄。有一年他去北京出差,在公园,看到一位老者,带着一帮年轻人练太极。老者姿态张扬。赵荣福看了他两天,看出了破绽。第三天,老者说:“小伙子,你也来练练吧!”赵荣福上前,打了一套拳。老者看罢,半晌,吐出两个字:“收工!”

  赵荣福立刻醒悟:老人是靠这个吃饭的,自己砸了他的场子了。

  功夫越好,越要有克制力,有责任感。这才是正道,英雄之道。

  我们从金庸小说里都知道,武林中人,历来有门派之争。杭州有15大武林门派(好神奇啊),由从前36位武术家,开创流传下来。以前,各门各派互不服气。前年,赵荣福想了个办法,到钱王祠开比武大会。不服的,功夫上论高低。这一来,武林风气大为扭转。武林大会也成了杭州群众体育的一大盛事。

  赵荣福盘算,下半年,把武林大会移师到西溪湿地去,武侠片中都有嘛,比武者从擂台上落入水中,水花四溅,视觉效果更好看。

  现在,杭州武协有会员上万,杭州武术界,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从前的武林,讲的是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现在是法治社会,传统武林远逝,然而武魂仍在——一练体魄,二练意志,三练境界。

  “练功,就是练做人的境界。做人就是要开心——对于现状的满意,对于周边的宽容,对于上苍的感恩。”这番话,由赵荣福这样粗豪的汉子说来,磊落坦荡,又分明蕴藏着禅的意味。

  “什么是品质生活?开心就是品质生活。”

  “所以我这个体育局长要做的,就是要让杭州人民好玩,玩好——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民健身的热情来。”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