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武术资讯 查看内容

太极大师崔毅士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在京召开

2012-12-10 08:57| 发布者: 清风轩| 查看: 3072| 评论: 0|来自: 武术在线

摘要:   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太极拳的大众化、国际化发展,增进太极文化交流,扩大太极文化影响力,号召更多国人加入到太极健身的行列中来。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协会指导,中华武术杂志主办的“文化中国?魅力 ...
  由国家体育总局、国家体育协会指导,中华武术杂志社主办的“文化中国-魅力太极”暨太极大师崔毅士诞辰120周年纪念大会于12月8日在京召开。崔毅士嫡孙、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武术八段崔仲三先生收新徒仪式也一并举行。纪念大会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太极拳的大众化、国际化发展,增进太极文化交流,扩大太极文化影响力做出新贡献。
  出席此次大会的嘉宾有中国武术九段、武术国际级裁判、中国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张山先生,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研究发展部主任罗卫民先生,吴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北京市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李秉慈先生,武派太极拳大师吴文翰先生,世界艺术家联合总会常务副总会长、亚太区文化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一级书法师辛子维先生,《人民政协报》代表高志民先生,中国纪检监察报栏目总策划方利臣先生,重庆市人民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张明树先生,北京邢台同乡联谊会会长夏永存先生,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先生等。
  崔立志(1892-1970)字毅士,河北省任县人。师杨式太极拳大师杨澄甫先生。崔毅士自幼酷爱武术。1909年进北京慕名拜杨为师,精心悉拳,潜心练功,深得杨师器重教诲,得其真髓。1928-1936年随杨师南下,巡回授拳于南京、上海、杭州、汉口、广州等地。1936年后又独自授拳于南京、武汉、西安、兰州、安徽等地,1945年返回北京。在数十年的练功及授拳研修过程中,崔先生不仅完全继承了杨师当年授拳时的认真守矩“以明规矩而守规矩,脱规矩而守规矩”的作风,加之多年随师授拳深得杨式大师真谛和毕生精心研修,成为北方杨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崔毅士先生久居北京,在中山公园古柏荫下授拳,并建有 “北京永年太极拳社”,任社长。在教学当中态度严谨、一丝不苟, 对“教”“练”要求甚严,深得杨式遗风。毕生练功和授拳研修, 使崔先生的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崔派太极之美誉。其拳势宽大柔绵而舒展,别具一格,使杨式太极拳日臻完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据崔毅士嫡孙、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武术八段崔仲三先生介绍,此次纪念太极大家崔毅士诞辰120周年,旨在不忘前辈嘱托,将中华传统文化杨式太极拳推广到世界各地。崔仲三先生深受祖父影响,其4岁即跟随祖父练习太极拳。1957年首获北京市太极拳少年组冠军,后来在全国和北京市比赛中均获优异成绩。他于1985年任全国第2届工人运动会开幕式太极拳、剑表演总教练,1986年任全国太极拳比赛北京队教练,1990年任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中日双方太极拳表演总教练,还曾担任第七、八两届全运会和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武术裁判员,中国武术界实行段位制后被评为八段。
  在纪念大会结束以后,崔仲三先生收下数十名新弟子。崔先生的新弟子来自祖国各地,既有高校学子、老师、武术教练也有工人干部、退休职工。崔仲三先生说,太极拳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此次收徒,希望能通过这些弟子将太极文化发扬光大,增强大家对中国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使中华灿烂文明进一步影响世界。

崔毅士嫡孙崔仲三先生

  

崔仲三先生和各嘉宾宣布活动启动

催仲三先生和徒弟合影

2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