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有人讲老年人不能练抻气,练了会得病,是这样吗? 练抻气没有年龄限制,谁练谁受益,根本不存在你提的这个问题。 [9]怎样练好抻气的动作? 抻气时肩要有点往上拱的意思,但又不是往上抬。肩往后上方缩,手指往后翘,掌根下坐,掌心外腆。往下落时用劲不要太大,要自然轻松地下落;在下落的同时两臂还要外撑,两臂不能弯曲。 抻气不能光注意肩,还要注意头里边。过去讲“三盏性灯”:头上一盏灯,两肩上各一盏灯。有了功夫,气没有收住,夜里一走路,老远就能看到三个亮团。五元庄里讲的“三盏性灯”就是这个东西。头上气一足,周身的气都起来了,因而抻气时还要注意头里边。 一开始抻时,肩上酸疼,以后眼皮都不好睁。一般开始五分钟左右酸疼最厉害,过了五分钟以后就会好些。做完后要摁着外眼角揉一揉;两中指按着印堂上的天目穴,两大拇指分别按在左右的太阳穴上,两无名指分别按在两内眼角上。闭着眼睛,转一转,揉一揉,等于收功;另外还能驱散眼睛上的“火气”。 [10]练拉气法怎样做好两肘贴肋? 拉气法中两肘不是自然下垂的,两肘要顶在乳头下面稍稍靠前一点的期门穴上。两肘往前挤,差不多到乳中线上了,挤着的正是期门穴和日月穴。关于这,还有一些特殊的东西。过去正一派的“朝天阙”意守的窍点就是肚脐、期门、日月、乳头、眼睛、百会。两手的中指接起来,闭着眼睛从百会往下照,左边:左眼照左乳头、左侧期门、左侧日月,然后到肚脐里边;右边:右眼照右乳头、右侧期门、右侧日月,然后到肚脐里边。把中指分开,两手平行向前;还是从头顶百会往下照,两眼照两乳里边,两侧期门、日月,到肚脐里面。舌抵上腭,只要安安静静地一照,里边就有一个气柱子向上起,从百会出去以后就要和北斗星相接了。这就是“朝天阙”内景的一个变化。在拉气的时候,闭着眼睛,从上往下照一照,想一想就可以了。 [11]站大马步庄时有没有意念活动,意念应放在什么地方? 一开始练大马步庄,最根本的是要练下盘的力量,练气的通畅。在这个时候,如果为了使身体比较轻灵,那就把意念放在头顶上。从头顶百会把涌泉穴往上一提,身体就轻灵一点。如果是为了长力量,就什么也不想,往那一站,把姿势摆对了,放松,就行了。站大马步庄关键是要“换力”——换腿上的力量。开始站,肌肉很紧张,紧、紧、紧,以后不那么紧也能站得住了,身体就放松了。所以,如果意念不放在头顶,就什么都不想,放松,这样比较好。往混元窍放行不行?也行。但是,一般我们开始练大马步庄,站的时间都比较短,精神不好集中。就是你能站得时间长了,放松,什么也不管,也是好的。当然,再有功夫了,你这么一站,和站三心并站庄差不多了,那就守混元窍也行,守天门穴也行。 [12]您说念“恬澹虚无”是一个功法,不知应如何念? 念“恬澹虚无”时声音越小越好,一般我们最好不念出声,用默念,自己能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就行。出声念往往有泻的作用,不出声音则起补的作用。一般的默念法门都是这个原则。 [13]练直角呼吸越练头越发紧,而且一低头就疼;站大马庄时口腔里有像弹簧似的“啪啪”声。不知是何原因? 练直角呼吸时要放松一点,头发紧是意念太重了。口腔里有声音不要管它。 [14]做开合时混元窍里抽得太厉害怎么办? 那是意念紧了。像这样的牵拉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在1981年,有个不是练智能气功的同学跟我说,前年差点死了,混元窍揪得疼到大汗珠子往下流的程度,他爱人要送他去医院,却叫不到出租车或急救车,疼得死去活来的,过了两个钟头却好了,之后,就觉得里面空空荡荡的,好多感觉也明显了。出现这些问题,首先不要紧张,意识里放松,练功的时候意识也要放松。做开合要从意识里面无形无象地开,一开,从混元窍到全身,开到外面去;一合,合起来。意念放松,若有若无去做就会好多了。 [15]为什么我们三套功法都要求动作要圆活?有些老师在平时组场也要求学员尽量站圆,这里面有什么道理? 动作圆活是为了使身体里边的气好流通,不致产生停滞、压迫。组场没有圆不圆的问题。你要是搞实验,在大田组场,有多大块田就组多大场,意念一罩就完了,没有个圆不圆的问题。 [16]我不想练一、二步功,想只练静功,行吗? 练静功也得练一、二步功。这没有窍门好找。现在给同学安排的这种练法,我认为是最好的。要是不想这么练就换功法,没别的办法。要练智能功就得按咱们安排的这么练。练功有了反应,一步、二步功不想练了,这是想找窍门,那就过不去。 练智能功和练其他任何功都一样,非得自己下决心、下苦功不行。有的人讲,练一、二步功太轻松了。那你就加大难度嘛。比如说弹腿翘足,把腿抬平抬高,做1000个试试看,那样强度不就大了么?练功时把内力加强一点,轻轻举着和用上内力情况就不一样了。如果真想练下肢,蹲墙蹲到大腿平之后,停住耗功;使身体逐渐往后移,慢慢鼻子距离墙可以放一个拳头了,就再放个拳头。这样来练下肢,如果还觉得强度不够,你蹲时可以把鼻子、头离开墙再远一点。这样反复蹲,强度就提高了,下肢和腰的通透度也就大了。三心并站庄和蹲墙一样,只要往下一蹲,膝盖、鼻子就靠前了;应尽量站直了、站低点。我想,如果同学们是想加大练功强度不愿练一、二步功,只要把咱们这个功稍稍变一变,动作要求再提高一个幅度,练功强度就不知大了多少倍。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还是要认真地按照咱们安排的功法层次来练,而且要大强度地练一练。 [17]每套功练完后静养片刻,是守丹田,还是什么都不守? 一般在练完功静养时,最好什么都不管,完了就完了,安安静静呆着就够了。 [18]在推广普及功法时,如何对待耗功的问题? 一开始教功的时候不要急于耗功,等练熟了,有了基础再耗。大家还不会练呢,你让他耗功,他也不会有耐心、耐力。练什么功都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人说,不是有一下耗八个钟头的吗?那是他自己有耗八个钟头的自发的意志,不是别人勉强的。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意愿,就不能调动全身的力量。这就是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对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