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体混元气是怎样把意元体屏蔽住的? 我们讲人体混元气对意元体有屏蔽作用,是针对要把外面复杂的信息拿回来讲的。实际意元体在外面就有,它是以脑中心为中心向外分布的,范围很大。过去说“心包太虚”就是这个意思。如果你练功练得不好,对外面信息接收的“通路”就不够,若想要单靠意元体把外面的信息接收进来,就比较难。譬如你闭着眼睛要反映外面的情况,这时你的人体混元气就把信息给“屏”住了,因为通路不够,信息进不来。 [20]关于意识的贯穿性,书上说:“当你一想某物时,就已贯穿该物了,不是想到该物后再予贯穿;如果想到该物再予贯穿,往往是穿不进去的。”我们觉得,如果想到该物再予贯穿,也能贯穿过去;因为意识有随意性,只有受到人的意识屏蔽才不大好贯穿。 这句话是对的。“如果想到该物再予贯穿,往往是穿不进去的”,并不是说完全穿不进去。一开始练功,你要这样想:一想就进去。如果你先想它是个物质,再想进去,就比.原来那么直接一想就进去难了一点。有些人就会想:“这怎么进去呀?”这么一想也就不好进了。这段话主要是指这个意思,并不是想到某物之后,再穿就绝对穿不进去。 [21]真意出现的景象及维持方法是什么,真意和元神的关系是什么? 真意出现的景象这个问题不是很好讲的。当练功非常安静了,感觉到那种身体里边什么都没有、一念不起的特殊状态,就叫做真意。真意和元神的关系是:那种一念不起,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属元神的景象;感到这种状态的一念,称之为真意。 [22]意识的独立性和顽强的意志力是不是一个东西? 这两个不是一个东西。顽强的意志力是意元体中自我的一种力量(驱动力)的表现,意识的独立性是指意元体本身的活动而言。 [23]参照系的形成一节中说,“参照系一旦形成……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都必然被意元体接受,使之成为宇宙已有信息的全息库”。这句话和我们平时说的“人不是生而知,而是学而知”是否矛盾? 没矛盾。意元体和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具有同样的保留信息的特性,只是它所保留的信息并不是都能为你所用。有的信息进去了,没有经过反复的加工,不能提取。提不出来的有就跟没有差不多,就不能叫知识。而“学而知”,在学的时候就给它加了工,加大了信息量,所以能够提取出来,这才叫知识。当然,如果你的意识力量很强,有足够的灵敏度,也可以把未加工的信息提取出来;也可以直接把信息拿出来对外面起作用。但里面是什么,你不能完全知道。就像我们给人治病,你就是个“好”的意念,对病就起作用了,但到底怎么起作用的,不清楚。 [24]我执与参照系的关系是怎样的? 参照系是个背景。脑子里边考虑什么问题,里边有个模式。这个衡量模式就是参照系的内容。我执是常态参照系表现出来的一种“我”的特性,拿这个参照系作为固定的东西来衡量客观事物。如果能把原来的参照系打破了,参照系里边比较圆满了,没有固执的东西了,那就是克除了我执。但是将来你看问题还得有个新的模式。这个新的模式就是克服了我执的参照系——超常参照系。 [25]常态偏执和超常偏执有什么区别? 偏执就偏在参照系里面。真正的超常,是建立了超常参照系之后的超常,那时是没有偏执的。现在说的超常一般指的是一些超常功能,像发放外气、组场、感知、透视等。有了这些超常功能不等于参照系变了。参照系不变,同样是偏执。所以他那个偏执实质上和常态偏执是一样的。将来我们把超常智能运用得熟练了,参照系里慢慢就会打上超常智能的烙印。这个烙印越来越多,一直到把常态智能烙印都掩盖住了,偏执就没有了。 [26]特异思维和常态思维只有一墙之隔。如果参照系被改变后,我们是否就会进入全方位的特异思维状态? 如果真正能够打破了参照系,那就是这个样子。 [27]是不是一个事物的各个侧面都被认识了,并在脑子里有了这个事物的全部信息时,就跟在超常状况下对该事物的认识情况是一样的,超常智能就和常态智能合璧了? 对一个事物的各个侧面的全部信息,常态智能是不可能全部认识到的。常态智能只能认识事物的局部信息;但局部和全部之间还有联系,这是常态智能所认识不到的。 [28]虚空没有边际,是否方向也是相对的,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把全虚空的混元气凝聚起来? 对。我们收虚空的气从一点收就行。如果你懂得这个道理,就用意识往当中一聚就行。那我们捧气贯顶法还要安排这么多动作干什么?因为一般人往往要借助形体才能把气聚得更好一点,所以我们根据现在人们学练气功的水平状况编创了这套功,使每一个方向都不落(la)。这样,不用更多的意念,借助形体动作也能收起完整的气来。我们安排这套功法,水平高的、水平低的,会用脑子的、不太会用脑子的都适用。咱们叫“三根普被,利钝均收”。你光说一个混元气虚空都有,往中心一聚就行了,很多人聚不起来。所以我们这个功法前后、左右、上下都来一下,这样,自然而然就整体了。,这是混元气与我们功法的联系。 [29]外混元练膜络部分,包括细胞外表膜;那么内混元又是气向皮、肉、筋、脉、骨深层透入。皮、肉、筋、脉、骨不也是由细胞组成的吗?这怎么理解? 外混元讲膜络,一般来说首先要理解成皮肤、皮下、粘膜等人体和外界相交界的地方,是外面的东西。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气哪儿最丰富呢?就在皮肤、皮下组织这些地方。练外混元,练膜络之气,首先是练这些东西。但是,膜络不仅仅包括这些东西,还包括各个组织器官外面的膜;再深一步,还包括细胞的膜,细胞里边细胞那个核仁也还有膜。过去是这么讲的。我们一开始练功,意识还分辨不了那么细,所以我们只能先宏观地把我们的形体用意念罩住。一开始先从我们可控制的这一部分来锻炼,先从运动和感觉、从可控制的部分起步,让它兴奋,让它收缩,让它运动或不让它运动,这样控制它,一点一点地深入进去。到了细胞层次,那就是高层次了。我们人的意念能够深入到一个细胞里边去,用我们的意念来有意识地通透一个细胞的细胞膜,那需要达到神形合一。到了高层次你才有可能去考虑这一层。我们现在说膜络包括细胞膜,但是你用意念通的时候还做不到;我们只能宏观地把这个膜通一通,加强这个方面的气机作用。“往皮、肉、筋、脉、骨里边贯气,那不是得走细胞吗?”因为气哪好走它走哪。人体里边各组织之间有许多缝隙,比细胞膜气要容易通。往里边一贯气,到筋、到骨头上去;可以通过组织,通过那些缝隙当中的混元气,比走细胞要容易。我们这样来领会,这个矛盾就解决了。 [30]《简明智能气功学》里讲智能功没有特殊的意念活动,又说气功是特殊的意念活动锻炼。这不矛盾吗? 不矛盾。说智能功没有特殊意念活动,是指智能功在运用意识上与其它功法不同,既不追求虚静,也不搞周天、意守之类的特殊意念活动,而只是把精神专注于做动作,随动作之需集中意念于相关部位。说气功是特殊的意念活动锻炼,是指气功区别于体育锻炼等外向性运用意识的活动,它是用内向性运用意识的内求法来探索人体生命奥秘和认识外部世界的。因为常人的活动大都是外向性运用意识,所以说气功是特殊的意念活动锻炼。这两句话的内容是有相对性的。 [31]怎样理解由人体内脏气机变化而产生情绪? 情绪大多数是因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而产生的。外界的事和物本身都是混元气的表现。如果这个混元气作用到我们人体混元气,能促使人体混元气生发,对生机有利,就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对我们人体混元气起抑制作用,我们就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人体里边接受刺激的情况,跟意识有关系,跟内脏的功能也有关系。现在看来,情绪和内脏的功能也可以互相影响,分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况。一受刺激,身体里边就分泌激素。比如肝脏、肾脏都可以分泌紧张素。受到刺激后,紧张素多了,可以使你的情绪发生变化。肺脏可以分泌好多种激素。过去认为心脏不能分泌激素,现在发现心脏能分泌愉快素,让你高高兴兴。 [32]如果表层意识净化后,意元体是否就可以体现它的灵明之性?而这时的意识活动是否就可以进入到深层? 深层意识和表层意识它们是个辩证的关系。人只要精神专一了,表层意识就和深层意识结合起来了,但是你需要用练功的意识才行。只有用练功的意识,进入气功态,才能净化表层意识,进而深化,以增强意元体的灵明度。 [33]人的情感与理智常常冲突得很厉害,随着练功层次的提高,应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意元体接收外界信息并作出是否对自己有利的判断,判断的结果将引起喜、怒、哀、乐的心理变化,我们把这种不稳定的心理表现称为情感。它将随着人的立场、观点、社会经历的改变而改变。也就是说,人的意元体参照系的内容决定了情感的产生和变化。由于人们在常态智能状态下,对事物的认识往往不够深刻和全面,所以参照系的“标准”很多是盲目的、不正确的,导致情感的产生往往带有自发性和习惯性。 理智是人们追求真理的一种心理状态,往往带有原则性和逻辑性;在社会生活中,理智告诉人们“应该怎样”或“不应该怎样”。理智的尺度是一般的科学道理和伦理道德。 一般的人,理智和情感不总是统一的;有时情感非常强烈时,用理智去控制就会非常痛苦,就破坏了体内的气机平衡。当我们练功到了比较高的层次上,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就会深刻一些,对于人的进化和在进化过程中表现的特质会有了新的看法,会发现有些伦理和道理不符合人体生命运动规律。这样,参照系的“标准”会重新调整,慢慢地参照系的内容就具有了高度的理性和正确性,能够真正认清哪些对自己有利、哪些对自己不利,就从根本上克服了情感的盲目性和习惯性,情感和理智自然就统一起来了。它是本质上的统一,而不是因为练功增加了自控力的被动的统一。 [34]功力和层次有何关系?功力大小和层次高低划分的标准是什么? 关于功力层次,还有什么健康梯度等提法,不知你们是从哪里听来的,我都没讲过。我讲过健康水平,讲过层次这个词,没讲过人有层次,也没讲过哪个人是哪个层次的,是天上的、地下的,还是地狱里边的。过去迷信有这种说法,说这个人层次高,是从第几层天到下界来的。我们搞外混元、内混元、中混元这么几个层次。这是功法层次。练了外混元以后可以发放外气,有的人也可以有感知功能。功能的强或弱和人的气机的强或弱有关系,还跟人身体的气练进去的深度有关系,是个强度问题。我们千万不能搞成人有什么层次。“这个人层次高”,“这个人层次上不去了”,这些讲法都不对。如果我以前这么讲过,我声明这是我的口误;如果不是我讲的,是别人讲的,同学们就不要相信。 当然,有的同学也可能讲的是功力大小的问题。智能功有自己的功力观,要按那个去讲。 [35]冬天万物收藏,春天生发。练功时冬天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 人有意识了,有主动性了,和大自然就不一样了。自然界的变化是根据自然整体的规律进行的。整个自然界,当产生了人之后,就成为人化的自然了,和产生人以前就不一样了;更不要说人本身了。 [36]道、元气和阴阳未判的混元气这些无形的物质,是否已经得到现代科学的确证? 现代科学还未发展到通过试验正确反映宇宙中最高层次物质的本质,从而作出准确结论的程度。西方有的科学家把“道”称为“宇宙能场”。但这个宇宙能场的物质特征、属性又是什么呢?没能说清楚。对此,我们不能因为气功理论这一深奥的科学没得到现代科学的论证,而放弃对它的研究或暂停气功事业的发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智能功,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使更多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从各个不同的侧面研究人体生命的奥秘及其与大自然的关系。这对现代科学的发展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