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名家访谈 查看内容

庞明老师《精讲太极拳》太极拳系列讲座

2012-2-16 10:07|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16267| 评论: 0

摘要: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虚实变换得用意、气,意念一动,气带着形体动,这样才能变换灵活。从前面几句来看,练太极拳就是练意和气。象昨天讲的《十三势歌》共有140字,其中就有7个“意” ...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你非得能够软下来。一开始你若绷上劲,那就成拙劲了。太极拳为什么练气练得快呢?形体放松了,气好通。一绷劲,肌肉一紧张,气就不好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练太极拳第一步先不配合呼吸,到第二步才配合呼吸。一般开时呼,合时吸;升时吸,降时呼。和呼吸配合好了,姿势就自然了。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这个气指的是内里边的气,和呼吸之气不一样。太极拳利用呼吸之气来调动内里边的气。这是两个气,里边有两个开合升降。(广州智能养生续恩师教诲)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心即意识是发命令的;气是旗,意识一发命令气就动弹;腰就是旗杆。对心和气来说,心是主导的,气跟着动弹。有的说:“腰为纛,手为旗。”腰一动,手就动弹。对腰和四肢来讲,腰是主导的。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一开始练的姿势要开展,以后要紧凑。有开展,有紧凑,才可以达到缜密。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我们练拳时每做一个动作,意念先想,想得越具体越好,然后用意念带着身体来动弹。腰要放松,气要敛到脊骨里。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里边把精神固住,外面很安详,不急不躁,很自然。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里要注意,《十三势行功心解》是武禹襄解释的,他的《打手要言》也是这么写的。现在的陈氏、杨氏、吴氏、孙氏太极拳都是脚根先着地,而武式太极拳是脚尖先着地,一出去跟猫一样。因为武式太极拳步小,是活步。“迈步如猫行”至少有这么几层含义:一是猫很轻灵;二是一落脚尖先着地;三是猫要跑、跳时,它的腰会弓起来,有弹性。我们现在练太极拳为什么要脚后跟先着地呢?这是按照调动阴阳之气来练的,真要用到武功上,还得脚尖先着地。因为一抬腿,离得近首先是膝盖一撞;离得远,脚往下一落地,身子还得跟进去。脚尖先落地,这样脚会更加轻灵。脚尖一落地,脚心还得含起来,气才能收住。练武功脚要轻灵。原来武功练踢腿,腿往下一落,脚尖先点地。“运劲如抽丝”,这个昨天已经讲了。陈鑫笼统地讲了缠丝,有正缠丝,逆缠丝。要说螺旋劲、抽丝劲,就是“进如螺旋,退如抽丝”。退如抽丝,往回才叫抽。进如螺旋是往外转出去,拳可以转,张着手也可以转。你们可以试试,把拇指、食指伸开,放松了转动,注意食指,慢慢指尖穴位就会有感觉。剑指也可以这么练。这么练慢慢就可以把经络练开。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要“全身意”,把神意集中,在于把神蓄起来,不要把神意注到气上去。练太极拳要以心使气,又讲在精神不在气,这是怎么回事?把精神全注意到气上去了,意念和气定住了,不灵活了,就呆滞了。把神蓄起来,“神如捕鼠之猫”,神一蓄,气自然而然就蓄起来了。你不要管气,一管气就滞住了。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这句话有弊病,应该是“在气者无力,在意者纯刚”,或者是“尚气者无力,尚意者纯刚”。意念全放在气上,就不好转化为力了;完全用意念,刚劲就来了。
    《十三势行功心解》不仅讲要用气,而且要“气贴于脊”,“气敛入骨”,把气收敛到骨头里边。怎么才能敛气入骨,怎么才能气贴于脊,好多书上都没有讲这个问题。有的说一含胸就气贴于脊了,哪有这么简单!太极拳要主宰于腰,腰若不松开能主宰于有腰?很多练太极拳的只会磨腰,腰象磨一样转圈。仅仅如此,还不叫主宰于腰。腰椎以至于脊椎会一个一个地转才行。一开始主宰于腰,将胳膊抬起,身体转,胳膊也跟着转,身体回来,它也跟着回来,手象鞭稍一样晃荡。你要是转快点,身子停了,腰膊还走,它打个圈就会回来。以腰带动形体就是这个意思。你得把肩关节、肘关节放松了,不放松不行。放松后,腰一动,肢体跟着动。将来气充起来,身体一动,也是要主宰于腰,肢体就过来了。
      怎么把气入到脊里边?怎么主宰于腰?那就要松腰。练三心并站庄能松腰,练蹲墙也能松腰,但我们在讲蹲墙时没有全面讲。因为当时强调不练下田,只练中上二田,所以只是一般讲了松腰,也讲了一些太极拳里要求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但并没有非常细致地强调往命门去松。现在看来,通过练太极拳来弥补我们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命和气都从腰那儿产生。要先把腰松了,同时把气收敛到腰上。下面给大家专门讲这个问题。
      松腰的位置一般指从第一腰椎到第三(或第四)腰椎,关键是第二腰椎下的命门(其上是悬枢穴,悬枢穴两边是三焦俞)。脊髓到第一腰椎就变成马尾神经了。我们松腰时要把命门松开,让它自己会前后动,还得会(配合腹部回缩)从那儿往里收气。小肠里边肠系膜那儿有很多属于食物的气,腹部往回一缩,就把后天的食物之气和先天的混元神室的气场混化成带有全身的生命信息的气。松腰、气敛入脊还包括把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功能都强化起来,使脊柱不仅会前后动,还会转着动。松腰能真正起到强化周身气的作用。(广州智能养生续恩师教诲)
    怎么练松腰?一是躺着练,二是坐着练,三是站着练。站着练就是练三心并站庄和蹲墙。
12
5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