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中医国学 查看内容

养生贵在简易、重在整体

2012-1-20 10:16|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2358| 评论: 0

摘要: 现代人重视养生了,这时候,许多研究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都冒出来了。特别是一些中医院的教授、医生什么的,都出来讲课。大致的方法,一个是食疗、药疗,通过各种药、食来调养。一个方法是导引按摩,比如点按 ...
现代人重视养生了,这时候,许多研究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的人都冒出来了。特别是一些中医院的教授、医生什么的,都出来讲课。
大致的方法,一个是食疗、药疗,通过各种药、食来调养。
一个方法是导引按摩,比如点按足底、足三里,敲什么经。或是站桩、打太极拳什么的。
事实上呢,顶多起个心理作用,也不排除解决一点小问题。但多数情况下,大问题仍然是个问题。
原因何在?
 
从佛学角度而言,有一句话叫“心生色法”,也就是要重视心灵对身体的作用。养生的高水平是“忘其身而身存”。也就是说,心量广大,最广泛地开放,全然丢掉那个“我”,这个时候才能真正滋养身心。这个最重要的“心”,没被大多数人重视起来,因此,养生效果将大打折扣。
只重视身体,不重视心灵,不合佛法之道,也不合养生之道。
 
从道家养生学而言,道家首先重视的是五脏对整个身体的荣养作用,然后是经络的调节作用。在道家养生功夫里面,第一块基石,就是“内五行”的安养、运转、按摩、升华。它是基础的基础,是银行里的储蓄。
修道功,开始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基本上就是坐在那里,让内五行转来转去的,积液生气,储蓄而已。
什么太极拳、太乙拳,什么导引术,都是“引子”,在开始的时候,为了引发人的兴趣,而设计的基础的东西。看《大成捷要》,里面说的很清楚啦。
食疗、药疗什么的,皆属“外丹”范畴,是助“内丹”的辅助之法。重要是重要,但只是基础的东西。比如,吾师曾强调“食经”,里面的一条原则是“七分饱”。
晚上打坐,如果吃十分饱,你就坐不住。
 
说养生重在整体,指的就是,人们养生要选择一两种好的法门去做。这个法门,要性命双修、精气神三宝全顾及到了,而且要身口意全摄收在一处才行。
拿佛家打坐诵佛做例子吧。
跏趺打坐,正身安意,双手合什闭目,默诵佛号并计数1……108,甚至达到1200.坐毕,收功在小腹中心三分钟。按摩周身,下座。
此法门,就是把身、口、意全顾及到了,精气神也全团聚在一起了,性与命全有了,戒定慧全照顾了。内脏、经络及周身全得到熏养了。彼时,腹内空松、温热,四肢轻利,头脑非常清醒。时间长了,内力从足、腿、会阴、后背涌上来,你的健康、精力会有个意想不到的变化的。“禅定”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样古朴的一坐,远胜过许多复杂的“科学养生”。更重要的是,这种传统的佛道养生学里面,提供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健康,而是心灵的愉悦和振奋。
 
说个笑话。
我有一位朋友,练“打坐默诵佛号”时间不长,有一天跟我讲:好东西,我的内力已打到会阴穴了,这几天感觉心情变得非常好,别人骂我也没关系。
其实,他说的是比较粗的一种感受,是打坐激发了本能。如果这个时候控制好了欲望,就可以长功夫。如果控制不了欲望,就“顺则为人”了。
 
打坐的乐趣,是凭想象想不到的。我看佛书知道,什么三禅最乐,世上无可及。但还是没想到,打坐能给我带来人生全然的愉悦。
此中乐趣,岂能言传!
梨子的滋味,是说不出来的。
5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8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