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流派传承 武式太极拳 查看内容

武派郝式太极拳理论探讨(三)

2011-9-23 08:54|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13149| 评论: 0

摘要: 三、打手歌; 棚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力巨力来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粘连随不丢顶。白话注释 棚捋挤按为太极拳前四种四正手手法,是太极拳技击方法基础的基础,尤为最前为首这个“ ...

    “精气神”为太极拳之主导,无论是外形还是内在,尽显精神抖擞,更有一往无前,战则必胜的心理状态,与人搭手,迟重呆滞,必生呆傻之像,没了意志,还何谈栾战。上头顶青天,下脚踏大地,虚灵顶劲,就而吸天地之造化,集气汇运丹田。立身中正,浩然正气,中轴始终保持在正确位置,保持自身重心稳定。满身轻力活便,练意、练气、练筋、练膜、练身,借大自然天地之其培养自身元气为我所用。气可送达充于身体人何部位,说集,一下就来,说去,去无踪影,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松肩沉肘,两臂随曲就伸,气如车轮运转自如,武派太极拳以开合作为拳势走势基础,这就是屈身开合听自由本话的原意。心实则为大脑以及全身神经中枢的司令指挥部,意念已生,指令而下,以意引气,气为旗帜,旗摆身动,神就是座以军帐的主帅,统领全军,而自己身体各部则为接收指令、信号后执行者,仍千军万马的具体行动。终而意到、气到、手到。
    太极拳套路设计思维都遵循着阴阳变化之理,主导思想仍动中求静,动则分,静则合,动为阳,静为阴,太极拳非常着重以意运气,气要存于身即内敛,神情宽舒心态轻松自然,放掉一切私心杂念。心即是意,意就是思想,其间从属关系,心意是大本营指挥部,指挥部把外界信息去伪存真就而发布执行命令,意动气行,气为旗,旗一摇摆表示行动计划正在实施。神为主帅端坐中军大帐,帅不离位,说白了其实神就是你自己。身是执行命令之千军万马,也就是以具体来实现目的。明白了其中道理,日久功进,必会功夫一一上身。当你能全身心的投入,便达如痴太极拳之境,竟能日夜行走坐卧,不自觉手舞动了起来,腿足练了起来。虽然太极拳有千变万化,万势归一就是一个“整”劲,所谓一气呵成。舍己只以字面来说是忘掉自己的意思,在这里标明要敢于把来力往自己身体中心位置撂放,对方要劲我要顺着人家的意思给劲对方,此即为太极拳奥妙处从人所为。不然如何能借力打人呢?先让对方肆意冒犯向我进攻。使对方落于空着,借力打人才能做到四两拨千斤。只有自己在十分入静的桩态下,才容易探察对方端坐之意图,全身一动四肢百骸皆参加越动中去,一静身体各部全都处在静的状态下,在动中求静,又静中有待动之势。精神饱满,无有呆滞之象。太极拳讲究从不以蛮力强施于人,就怕人家不出手难以借力,要逗着对方先出手打自己,我却不随意改动对方动作姿势分毫,难怪对方难察觉我指劲路,让敌手自己往坑里跳,哪就要看我功夫技巧如何了,如是我们用直接明力与对方争抗,避免不了形成老牛低头局面,难于取胜。可见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故意做作用气,往往气朝上撞,气上腾而自拔其根,又气憋而滞,自然也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全是由于尚气之故。所以练习太极拳要将气以意沉入单田,即腰带以下小肚位置,以养气为妥,即可培养元气以养身,而且这种气的能量潜力是巨大无比,这正为太极拳高明之处。太极拳是一种外操柔软内含坚刚,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拳种。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是太极拳借力打人鲜明的写照。这就要靠自己听劲功夫如何活判断力如何,对方姿势没动,我以静视动,就见对方稍有动意,拿怕是一点点微略动势,我则明察秋毫,实际对方已给自己发出信号,叫我发手。有句话叫做行家出出手就知有没有,如与制人,首先认清对手是谁,出手便知自己与对手功力和技巧的相互差距,胜券把握全在于斗智、斗勇、斗技巧、斗耐力,斗身体素质,斗功力,总之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弄清自己还要弄清他人,在接招、接势、接力过程中,实则为接意、接气,能够用意、气沾粘对方,很快就要探清楚对方起势的意图,所谓看菜下碟,要听明白对方劲力之方向、大小、长短,就而要掌握第一手资料信息。切不可忽视太极拳发放的三大要素,即机势、方位、时间。也就能用势不前不后恰如其分。精神是全身的支柱,能够精神焕发,则能够愈战愈勇。如其不然,象不战先丧其斗志。恐惧心理笼罩全身,身重、呆滞、傻愣,六神无主,必败无疑。必须要我混身上下、左右皆为太极,能在沾粘圈里寻找对方凸凹缺陷之处,丢顶扁抗棱角、软扁无依之处,既而随化随发,牵动引化将其引置于我伏击圈内,足见引进落空之妙。攻为阳,守为阴,要攻守兼备,左攻右守,右攻左手,以至可以阴阳倒置。进和退而左右着力点的转变变化。进攻主动权是以我沾粘走势逼使对方走成背势,全为自己处处身正而顺由此创造形成的。且不能凭空臆造而得力,有了借力之机,接力而后而攻之,事半功倍。太极拳技击技巧多是发劲,发劲的效果取决于发劲质量,发劲质量的保证和自己动作是否合乎太极拳身法有关系,心,意、身、腰、臂、手、腿、脚、步尽要密切协调配合,就而形成上下相随的一体整劲,大有摧篐拉朽之气概,则战无不胜,一往无敌。中轴不偏不倚是自身重心稳定的前提,所以必须立身中正。静如磐石就是八面支撑,身位八八六十四门,无论外力有多大,来自何方,我都能欣然不动,稳坐钓鱼台,而自己又可从任何位置得力攻击对手。能静不动如泰山,每势动作要连绵不断,势好比波涛滚滚的大江大河。迈步轻灵之极,如同小心翼翼在大深坑边走路,不经心就会一下子落入坑内,运劲就像煮茧抽丝一样纤细丝长,蓄劲象拉弓,发劲如放箭。全身无处不太极,运气可通达身体任何部位。太极拳外操柔软,内含坚刚,如绵里裹铁、绵里藏针,在我内力深厚功力下,任其金刚铁罗汉也要被摧垮。鹄为一种肉食鸟,捕捉食物时先静静等候,时机一旦成熟,一瞬间则以闪电之势捕取猎物,在这里形容太极拳临阵前的形象特征。猫逮老鼠,先在老鼠容易出没的地方静候,全身处于一级战备状态,神情贯注,观其动静,太极拳以此比喻神如捕鼠之猫。曲中求之为方圆相生,刚柔相济,弧走化劲,刚直发劲,其内仍具力学杠杆原理。蓄为敛、为集、为积、为存、为凝、为聚。为能在放有效时间内把功力发挥的更加淋漓尽致。吞、回、缩是收,舒、展、开、出是放,收方相连相承。能够松才能够紧,松的越彻底,发劲才更见威力。此就是所为刚柔相济。柔不等于软扁,刚不等于生顶硬抗,能极柔软,最后还得具极坚刚。光柔没刚、光刚没揉即是误入歧途,全意是柔化过后还有千斤功力预备待而预发,只不过能用四两胜人决不出四两半打人,太极拳用劲原则吝惜的很,能省则省,这叫分寸。能很好的掌握太极拳的沾粘连随的用劲特点并实践可运用从心所欲,也就能达以内灵外活此境界。直就是通畅的意思,将其直接沉入丹田,以静养气,气血自会旺盛,气旺则身健。劲要蓄,到用时即见威力,日久功进,而可达条件反射之高深层次,用招不见招,出势不见势,胜人只在顷刻哼哈之间,最论势不讲对错,只认输赢。
    太极拳拳谱上说“先在心,后在身”,大意是内动带动外动,太极拳属于内家拳范畴,非常着重意和气的锻炼,它也是与外家拳讲究血气方刚得分水岭。每势动作皆以意统领始终,意起气动,气动身行。腹部不可紧张。气宜存蓄于内,神态宽心轻灵活便,万求一个“静”字。全身一动俱动,静则俱静,静中意念不停,动中力求静的下来,与人搭手,一去一回牵动对方出圈,使其重心偏位。气从丹田下行足底,再而上行以达尾闾,接继沿脊到夹脊敛入脊骨灌布全背,此为气贴脊背,当然静是先决条件。内能灵活精神,外则使外形将安排的安逸得妥。迈步轻灵稳踏如猫进步之形,运劲走势锦锦丝长,精神贯注,不可没有规律的胡乱用气、使气,让气乱窜,以至走火入魔伤气、伤身。努劲故意憋气,血脉流通受阻,以气用气必导致身体各部分僵直不活,气憋,自己劲一定被闷,也就无力可言。要领会太极拳以柔克刚得要义,能腰部左旋右转如轮,要如同车轴带动四肢运动,我们便把自己四肢不当为四肢,而视作气,所以这种概念喻为气如车轮。
    太极拳技击之巧,有以静制动之玄奥,又讲究“后发先至”,上与对方两臂相互缠绕,能柔而不扁,刚而不讲,说有而无,说无而有,以静以不变应万变,全依仗灵敏的探听对方动静,顾三前,盼七星,对方既有一丝蛛丝马迹,哪怕是微动之形,就是我发手的最佳良机,两臂无论何时都不能失却棚劲,两臂圆撑,伸臂不能前伸过直,又不能弯曲太过成扁势,出势以似屈非屈,将展未展为度,尽能保持两臂两张弓有足够的弹力为佳。在动作过程常有稍息断劲的时候,劲断仍以意连。
    搭手往往接触点先在手上,和对方搭点挨接处为接触点,太极拳其力点运用初始接手时很讲点紧面松,两臂棚力在先,两小臂,两肘、两腕、两手即有向四面八方膨胀的感觉,触之既而松肩坠肘形成极为柔而能克刚沾粘走势。势势动作能节节贯串有致,尽有圆活之意,而动作走势武派太极拳武式太极按“起承转合”后来郝式太极按“起承开合”锻炼。处处以意在先,以以支配劲行,意到劲到,各个动作环节要连接一线串成,气要有起伏,神不能外散,即半路思想跑神、开小差,私心顾虑缠身,身不由己都是练拳的不能利因素。先求自己动作没有缺陷,没有丢顶扁塌之形,凸是过,凹是扁,没有断续之处,断续就是劲断意也断,自己出劲无着落,就而使自己动作达至圆满无缺。发劲根在脚底,小腿要着力,两条腿如一条腿,劲从脚跟起,发于腿,全凭腰劲使出。就而表明发劲全为腰腿之劲。两腿必须虚实分清,抬腿即气敛身敛,前行之腿并起着全身配重作用,落步为实为发,并起着控制对方进退之路的作用,发劲意到、气到、脚到、手到方为妙。发劲效果全从掌力体现,劲贯于十指,以中指统领其它各指,十指且有发涨的感觉,其为血气已到为的象征,所以说形于手指。有指有掌才为手,缺指少掌不为手,所以发劲是由指和掌通力合作来表现的。发力必须全身整劲,最理想的是五弓齐发劲。整劲如何得来?且身动无有不动,才能制人,劲由脚、而腿、而腰节节贯串,全为一体整劲要一气呵成。武派太极拳有一个检验发劲质量的方法,即掌力拍到对方身上,一口气吐到对方身上所发出的声音与对方倒地的声音合成一声,方为发劲质量优良,如是出现杂音则说明发劲质量有瑕疵。无论前进、后退,要势势我顺人背,即我得机得势。一有自己走背不得劲的时候,身就没有主使,动作则散乱无章,身体重心偏位,如欲扭转趋势,就得走腰、走腿、走身以解当前危急,就而由背转顺,全身上下,前后、左右皆以此为道理。意有碍则不顺,内在是关键,外而次之。在太极拳运动中,上和下、前和后、左或右,这一对对即存在着矛盾的关系又可形成统一的现象,如我欲向上,而先有下意,如欲朝前迈步而先右腿向有后意,以此类推,仍举一翻三。在搬动重石时,先推动一下使石挪动后便可容易将石搬起,发劲发人也是一样道理,必须逼使对方根断重心失重,此时稍加外力敌手跌无疑。要永记太极拳不离阴阳虚实,身体各部各有各的虚实,周身皆节贯串一气,切不可出现间歇不接之处。 
2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