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武术国际传播的新思路

2011-7-22 08:26|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9108| 评论: 0

摘要: 一、半个武术爱好者的“敲边鼓”――一个传播学者的视角   我作为一个传播学者今天能够受邀参加第十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学术报告会暨第二届申江国际武术论坛感到非常高兴。这体现了大会举办者已经具有的跨学科研究 ...

被称之为国家之间文化交流大使的电影同样加深了外国人对中国武术克敌制胜的印象。从上个世纪中国武术的杰出代表人物李小龙这个时候开始,中国的一些功夫片一方面使中国武术进一步风靡世界,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强化了外国人对中国武术是功夫这一概念。近代崛起的成龙也拍摄了一些武术片,最近又进入了好莱坞。后来崛起的新一代武术家,如李连杰等,也依赖武术片进入好莱坞这样的电影大国。中国武术通过电影这种媒介走向世界,扩大了中国武术的世界影响力,但是武术片中主要展示的是武术的技击内涵这一方面。尽管后期拍摄的一些武术片,也开始注意到如何通过武术注重“德”的修养、“德”的追求、人性境界的追求这些方面,但是,到目前为止,外国人对中国武术这方面的印象还不是很强烈。

  因此,外国人对武术的习惯印象是武术等同于功夫,它具有一种神秘性,又具有高度的专业性。武术片中所展现出来的武术技术动作、所产生的效果、所展示出来的身体语言的复杂程度,都具有高度的专业性。高度的专业性一方面奠定了中国武术在世界上独有的文化地位,中国武术了不起!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中国武术某些方面的局限性。从锻炼所要经历的艰难、功夫所要达到的境界,显示出的高度的专业性,习练的艰辛性,无形之间在武术和大众之间造成了一定的距离感。尤其是现在的功夫片还表现了一些包括飞檐走壁、出神入化的对抗格斗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武术与大众之间的距离,使人感到功夫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更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众疏离”。事实上我们知道,上述超出人体本能的动作是通过电影的手法、高速拍摄等特技来表现的,而不是通过我们长期练习所能达成的。

  尤其到现代这种疏离感愈发强烈,就是感觉武术好,但是到现代人又不太需要,一般人不太需要。为什么?还有下面的原因。

  2.2社会发展对“和”、“雅”的推崇

  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对抗、战争在总体上是受到人类排斥的。我们需要的是“和”的世界、“善”的世界。当今世界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出两大趋势:(1)人性化――对生命的尊重、以人为本,(2)高雅化――对德行、教养的推崇。所以有人说21世纪是以人为本的世纪,21世纪也是以健康为中心的世纪。

  我们需要注意,世界在追求“和平”的同时,人类发展的总体趋势是高雅化,怎样比较好,比较有教养,人的言谈举止需要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这是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由此,我们可以研究一下,跆拳道为什么可以进入奥运会,甚至在中国也有一定的市场?跆拳道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把拳、技击的联系摆在了后面,把礼摆在了前面,非常重视礼的推崇化、程式化,在进行跆拳道练习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以什么样的姿势,什么样的服装、什么样的礼仪开始,然后再引导你进入实质性的练习部分。

  因此,对“和”的推崇使得大众对功夫、技击的兴趣会逐渐弱化。

  2.3防身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多样化

  防身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多样化,使得武术(其攻防内涵)不再具有“必选”价值。


点赞
4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4 人)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