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针对性教学是教好洋弟子的关键

2011-6-10 08:51|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1929| 评论: 0|原作者: 以色列太极拳教练李荣华

摘要: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超越一般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目前,不仅太极拳的健身、修身、防身功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可,太极拳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陶冶大众情操的功能,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 ...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具有超越一般体育项目的锻炼价值。目前,不仅太极拳的健身、修身、防身功能被世界各国人民认可,太极拳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陶冶大众情操的功能,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因此,太极拳成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传播中华文明的载体。
  我于1995年移民到以色列以来,一直致力于传播和推广太极拳。16年来,大约有5000多人先后跟我学练过太极拳。依靠这些学员,我们组织了上百次太极拳比赛交流活动和义演,宣传中国武术文化。16年的教学体会,让我认识到教好洋弟子的关键在于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只有针对当地的文化背景、生活习俗、不同人学习太极拳的不同目的和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对症施教,才能教好洋学生、洋弟子。


一、让洋弟子认识太极拳的特色
  以色列位于地中海东南方的西亚巴勒斯坦地区,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边则是埃及。以色列在1948年宣布独立建国,目前人口已超过700万,主要来自犹太人族群,具有来自全世界六大洲上百个国家的移民.也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家。据非正式估算.约有五万华人居住在以色列.太极拳运动大约在二十年前随着华人的足迹传入以色列并得到一定的发展。
  当太极拳进入以色列后,当地人对太极拳的认识,可以分为三种。一是认为太极拳是一种适合老弱病残者进行身体活动的锻炼方法,二是认为太极拳是一种懒、散、软、慢的运动.三是认为太极拳的亮点是跺脚响亮、推手厉害。结果,以为太极拳为懒、散、软、慢运动的人.不参加这类活动。急于体现太极拳“亮点”的人.误认为陈式太极中的跺脚越响越好.或者新学员的第一节课就要学推手.导致身体不适而放弃学习。再就是老弱病残练习者,虽有保持现状和有所康复的成效,终不如想象那么神奇,练习人群也无大的发展。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着重宣传太极拳的特点.让大家知道太极拳的”慢”不是懒.是在”慢”速运动中,用意识调理身心、调整肢体,使动作协调、内外统一。并且,通过教大家“慢”过程中的动作要求,让大家体会,”慢”是一种放松运动的表现:“松”不是软,是一种通过松.达到意、气、劲“节节贯串”逐步传输.引动肢体”节节贯串”的运动方法。从而,让大家认识到”慢”是求得完整的手段,其实质不是软弱、更不是懒散。
二、结合洋弟子的生活习俗安排教学
  以色列的多数居民.信奉犹太教。这是个戒律相当严谨的宗教。居民中有相当部分群体对于这些戒律非常遵守.若对其教规、生活习性不了解.也会影响教学内容和程序的合理安排。
  例一是性别戒律。我在以色列那恩尼亚市健康中心教授武术.此健康中心是按照宗教戒律规定,各类体育锻炼和培训课程必须男女分班。由于学太极拳人数少.本来就不易组成一班.若再按男女分开组班就更难了。针对这一情况,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上课时,我站在教室的讲台上,用一个大屏风将学生学习的场地隔分成两个区域.一边是男生,另一边是女生。这么一来.大家都可以看见我讲解和示范,都能得到我的指导,但男女双方却都见不到异性同学,既符合了当地的宗教戒律规定,也达到了同时给男女生上课的目的。
  例二是饮食戒律。我初期在指导学员太极拳时,常会结合中国在饮食上的养生概念对他们做出建议.可是由于犹太教的戒律限制了许多饮食食材、方式,因此无法达成我想要的成效。我了解到.犹太教规定.吃完肉制品后6小时.才能够吃奶制品。就连小孩子.也都会遵守中午吃完饭后5~6小时才吃雪糕。所以我的太极拳课大多安排在上午,并建议学员早餐尽量食用奶制品。这样在练习太极拳时,肠胃负担便不会太大。等下课40分钟后,他们中餐可食用肉制品.晚餐则吃得清淡些。如此中餐到晚餐后有一段很长的消化时间.晚上7点30分后再安排其他太极拳课程。
三、对症施教解决具体问题
  一个学生一个样.十个学生不同样。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特短.各有各的问题。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发展他的特长.弥补他的特短.解决他存在的具体问题。如果把这些问题归归类.在我教的洋弟子中.主要有三类问题.值得我们做好针对性的教学。一是内练中常见的胸闷问题,二是外形动作上常见的局部动作夸张问题.三是保健者急于求成的问题。
  例一,针对练习者出现胸闷的教学方法。由于洋弟子学习太极拳时,对拳式呼吸、以意领气等方法理解不透,掌握不好,常常出现“努气”、“憋气”,导致呼吸急促、胸闷,甚至出现心脏隐痛感。对于这种情况,我设计的教法是:
    首先练站桩,调整身体各部位.从体内一个部位一个部位找感觉.胸部要内含下沉。
    第二,练习坐胯导引。两手上举到胸部,手心向上,反手手心向下,下按坐胯到腰部,双手分开到两侧下按后食指下垂。全
身放松.气沉丹田。
    第三.两唇相合,微笑.自然呼吸。
    第四.选择太极拳单式动作进行重复练习,注意配合开吸合呼一一肢体展开时吸,肢体合拢时呼。每天坚持三次练习,一般经过一个月的练习,便可消除各种不适,回复正常。
  例二,针对外形动作上常见的局部动作夸张问题的教学方法。比较而言,西方体育运动和舞蹈动作的幅度较东方动作大。于是,我们常常见到一些洋弟子练习太极拳的动作出现肢体局部动作    练习者认为是体现动作特点的部位动作幅度过大,导致身体出现扭曲的形态。针对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第一.混元站桩,体会立身中正。通过静止性桩功,形成动力定型.调整身体扭曲错误。
    第二,下静上动练习。在站桩的基础上,两手抱球.向前、左、右多方向进行抱球转动练习.形成在立身中正情况下进行
运动的感觉。
    第三.先进行基本功练习。这一练习,可以各种桩步.进行前进、后退.左移、右并等太极步练习。巩固在立身中正情况下
进行运动的感觉。
  例三,针对保健者急于求成问题的教学方法。不少患有慢性病者希望通过太极拳练习恢复健康,往往急于求成,事倍功半。有位65岁的女性学员名叫莎阿,曾罹患乳腺癌并有心肌炎、血压高,血糖高,脊椎与膝关节疼痛等问题。她透过网络报导得知,练习太极拳能缓解病痛,但经过_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感觉身体的反应与学习前区别甚微,于是她开始怀疑报导的真实性。后来她找到我,我针对她急于求成的思想采取以下方法,给她讲述太极拳的锻炼效果,是随着练习逐步获得的,并为她制定了循序渐进的练习计划。心态平和了,效果出来了。每练一日,她就感到好一分。经过5年的练习后,她去医院作了一次全面身体检查。结果,各项指标都比5年前要好,从餐前全血血糖6.3毫摩尔/升(140毫克/9升),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是10.0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下降到餐前全血血糖5.5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是7毫摩尔/升(140毫克/9升)。血压也从以前的低压110、高压170下降到低压80、高压125。原来的膝关节疼痛也有所减缓,疲劳减轻,体力加强,伸展平衡能力增强。现在逢人就宣传此事。
  类似上述的例子还可以举很多.目的只是说明.要教好洋弟子的关键在于采用针对性教学法。要帮助洋弟子从练习太极拳中获得更多锻炼效果.关键也在于采用针对性教学法。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