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太极资讯 武术资讯 查看内容

太极拳让他们身强体健

2006-12-4 17:00|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1337| 评论: 0

  清晨,在市区经委大院,你会看到有十几个老人正在教练的指导下打太极拳,他们可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沈澍东、顾泽芬等市四套班子的老领导,太极拳让他们一个个着了迷,打太极拳也让他们身强体健。

  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照荣说,太极拳运动的舒展、缓慢、柔和、连绵不断的动作,带动了血液循环变化,带动了血管壁收缩舒张的规律性运动,使血管弹性增加,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心脏肌肉、冠状动脉血液充分,营养供应充分,心肌和冠状动脉不良状况就会逐步改善。太极拳运动使下肢的力量得到了加强,因为下肢肌肉群中大小动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众多,肌肉群的收缩放松运动促进了下肢血液向心脏的回流,防止因血液流动缓慢而造成血管壁沉淀增加的现象发生。太极拳运动讲究的是“细、深、长”的呼吸,一套拳打下来,虽背部汗涔涔,但心跳不紧张。经过一阶段的锻炼,可使呼吸变得深沉,肺活量加大,血氧量提高,使人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李照荣告诉记者,以前患过心脏病,严重的心房振颤经常发作,发病时全身发冷发抖,手指发白,脸色发青,呼吸紧迫。每年发病数次,曾到医院抢救,打过强心针。他寻访了好多医生,都没能根治,每当身体疲劳或精神压力过大,就会发病,自己十分痛苦。在学生时代,胃病也十分严重,在中学和大学里吃了很多药,也没有根治,饮食稍不慎,胃部就隐隐作痛。1992年,他开始学打太极拳,身体慢慢强健起来,近六七年来,胃也不痛了,心脏病也没有了,人也称心了很多,还能在游泳池里坚持1至2小时的不间断不着岸的游泳。

  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市老年体协总教练、市健身球操推广部主任许俊宝说,太极拳运动是一种全身性多方位的运动,它不受场地、年龄的约束,可以使颈、肩、腰、眼、脑、内脏器官功能得到较全面的改善和发展,对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和发展多向思维,具有良好的作用。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练习者的协调、反应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太极拳运动的很多动作都要集中精力,脑、眼、四肢协调配合,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能使练习者神经系统灵活性得到提高和改善。人在进入老年以后,骨骼和肌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衰老,如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失去弹性、骨质增生、关节病等疾患,所以老年人已不适宜进行大强度和爆发力的运动。而太极拳运动是一项有氧运动,打起来刚柔相济、行云流水、连绵起伏、姿态优美,长期锻炼,可减缓肌肉的萎缩和骨关节的退化。许俊宝告诉记者,以前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自1994年开始学打太极拳,每天要坚持1至2个小时,2000年以后,高血压、糖尿病得到了控制,一直很稳定。

  市老年体协教练、太极拳推广部主任白永林说,太极拳运动是人体的整体运动,从上到下、从内到外、从左到右,从皮肉到骨骼,从内脏到四肢,从血管到神经,一动百动,牵动全身。缓慢柔和的运动磨练了关节,拉长了韧带,锻炼了肌肉,防止了关节扭伤和肌肉的拉伤,肌肉与韧带、关节、骨骼紧密相连,运动中耐受能力不断增加,肌肉的运动对骨骼骨膜、韧带、关节形成良性的按摩和刺激,使它们的毛细血管血液循环不断改善,营养也就不断被送到骨骼内和关节韧带内,所以骨骼就不容易老化、疏松、骨折或坏死。太极拳运动要求练拳者身法中正,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以内带外,以外引内,心静体松,全神贯注,抛弃一切杂念,并注重精气神锻炼,讲究身法、手法、腿法、眼法,注意上下协调,左右一致,周身一家,动作要轻灵柔和,讲求劲力,力发于脚,主宰于腰,以腰带手,节节贯通。太极拳运动表面上是肢体运动,实际上是操练大脑指挥周身能力的整体运动,锻炼神经指挥功能的运动。打好太极拳,能锻炼敏捷的思维,防止老年痴呆和小脑萎缩。白永林告诉记者,以前他在部队时受过伤,肋骨软组织损伤严重,并伴有风湿和外伤性关节炎,晚上睡觉时身体都不能翻身,有时候疼得厉害,不能睡觉。他于1990年开始学打太极拳,两年以后晚上就能翻身睡觉了,近8年来,风湿性抗O连续为阴性,血液生化指标全部达标。
   
作者: 

点赞
2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2 人)

  • 推荐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