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流派传承 拳史研究 查看内容

《腾挪太极拳74式套路演练》序

2011-4-28 11:42| 发布者: 柳随风| 查看: 5829| 评论: 0

摘要: 太极拳绝然不同于前之武术形态。数百年来,愈来愈受世人青睐,如今更为海内外首选健身运动项目。十九世纪中期之前,世人知悉太极拳者甚微。二十世纪,习练人数激增,传播地域日广,太极拳流派纷呈。分支别派,亦太极 ...

太极拳绝然不同于前之武术形态。数百年来,愈来愈受世人青睐,如今更为海内外首选健身运动项目。十九世纪中期之前,世人知悉太极拳者甚微。二十世纪,习练人数激增,传播地域日广,太极拳流派纷呈。分支别派,亦太极拳异于别类武术之情形。


作为太极拳发展史上不可忽视之流派,腾挪太极拳颇受世人关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世间万物一理,腾挪太极拳本无其名。太极拳各流派之称谓,均乃约定俗成,腾挪太极拳更不例外。百多年来,因时代、地域不同,视角、侧重有异,腾挪太极拳曾被冠以“腾挪架”、“李作智架”、“南张羌架”、“衩托架”、“矮桩架”、“矮架”及“腾挪太极拳”、“李作智太极拳”、“李氏太极拳”、“李式太极拳”等称谓。近卅年,世人多以“腾挪太极拳”或“太极拳腾挪架”谓之,尤以“腾挪太极拳”为共知公认,也为本派习练者所接受。

 

腾挪太极拳发源于河南省温县南张羌村,创始人为清末著名太极拳家李公作智。公,温县南张羌村人,生于1844年,卒于1914年。幼年即拜陈公清平为师学拳习文,文武兼备,青年时功夫即达炉火纯青境界。及成名,秉师所传,遍访名家,结合自己多年习武对阵心得,创编腾挪太极拳,并世代传递。公一生耕读持家,不以教拳为业,弟子有李公镐、周公瑞祥等。腾挪太极拳目前传至第六代,遍布海内。2009年,温县人民政府公布腾挪太极拳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近几年来,河南省温县、博爱等地均成立有关研究会组织。


李君纪兴,家河南温县东南冷,少年才俊,幼承家学。其祖在荣公,生于1902年,卒于1968年,师承李公镐习练腾挪太极拳,兼得师叔周公瑞祥传授,太极拳技艺达极高水平。曾于1931年随师赴汴国术比赛并获优异成绩,得奖宝剑及鸾刀各一。1957年,在荣公赴西安小住半载,慕名学拳者络绎不绝。纪兴君继乃祖余烈,得父兄所传,更天生禀赋,于腾挪太极拳浸淫数十载,所获颇多。


作智公,余从高祖也。余与纪兴君初面于2008年春,年岁既仿,话多投机,相见恨晚。席间言及家世:南张羌李氏,始祖讳九,明洪武初人;东南冷李氏,始祖讳十五,明洪武初人。史记无载九公、十五公关联事迹。余言,史载挂一漏万者多矣,九、十五二公为同宗兄弟虽无明载,然无不可。余生联宗之意,遂执兄礼事君。


今纪兴兄有《腾挪太极拳74式套路演练》一书样稿寄余,并邀以序。余敢不从命?乃秉烛夜览,犹含英咀华。感其图说详明、技理交融,无愧于腾挪太极拳首册“图说”之作,遂欣然秉斗胆命秃笔,遵兄嘱呈拙文。
是为序。
                                李军营
                                2011.4

(李军营,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温县太极拳传承人联合会副主席,焦作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太极拳博物馆布展设计主创人员,《中国太极拳博物馆陈展大纲》主要起草人。现供职于温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4

点赞
3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7 人)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 点赞

    匿名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