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高老先生上山下乡到了河北省深州市,机缘巧合拜师练习形意拳。习武期间,高老先生与师傅的女儿产生了感情,最后师傅把女儿嫁给了他,师傅变成了岳父,这本形意拳谱就传到了他手里。 经过多年练拳,高老先生对形意拳颇有一些心得,但由于只有一个女儿,而且女儿不喜欢练武,加之高老先生也没有收徒,因此这套形意拳法传到高老先生这一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拳谱也随之失去了作用。眼看着拳谱变得越来越破旧,高老先生决定将它寄存在河北区档案馆,以便长期保管。 记者翻看拳谱时注意到,这本拳谱是民国二年(1913年),由天津形意拳的鼻祖李存义及其弟子黄柏年所著。据了解,李存义,字忠元,清末深州南小营村人,是形意拳的第三代宗师。20岁时向刘奇兰、郭云深学形意拳,还师从董海川学习八卦掌,精研数十年,曾在北京打败号称世界第一的白人力士,获得政府赐予的一等金质奖章。民国元年(1912年),李存义在天津创办了北方最大的民间武术团体——中华武士会,亲任会长,向市民们传授形意拳。 河北区档案馆的贾老师表示,拳谱作为特殊资料,被收进档案馆的事例在本市并不多见,对于河北区档案馆属于首次。虽然这本拳谱的经济价值并不算高,但对于习武之人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贾老师称,如果有市民对这套拳谱感兴趣,可以到河北区档案馆进行借阅(不能带离,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观看)。 【相关链接】 形意拳,是我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起始于明末,盛行于晚清,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以锻炼内在的精、气、神、意、劲为宗旨的拳术。由于形意拳刚柔相济、内外兼修,使内意、内气、内劲与外形、外气、外力相结合来进行锻炼和运用,所以又称为六合拳。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