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

2010-12-13 09:54|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8866| 评论: 0

摘要:   怎样才能“气沉丹田”呢?笔者研究众多老前辈们的论述,结合一般科学道理,论证如下:   1. 先确定丹田的位置  一般通常的说法都是指丹田在小腹。难道说只是在表皮上某一点或某一处面积之内吗?不是的。针灸 ...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气沉丹田”。人们通常把形意、八卦、太极称为内家拳。主要是它们与其它武术拳种的区别在于屈膝降低重心。太极拳不仅只是屈膝运动,而且还要求从始至终都要贯注“松净、用意”以求在体内的重心下降到小腹之中(丹田处),在动作时不发生骤然的变动。这就是内家拳最主要的特点。根据太极拳的特殊性质所决定,要求做到“气沉丹田”有如下理由:
  ①气沉丹田,是人在地面上站立或活动时,重心已降到尽可能的低处。我们都知道人体站立时稳固与否,是决定重垂线是否在支撑底面积之内。如在其内时则稳定,如垂点是在支撑底面积的中心最佳位置上,则是最稳固。如靠近边缘时,则有倾斜的危险。移出支撑面积以外,就会倾倒。此既是“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之实意。同样大的支撑底面积,重心愈低,稳定角愈大,则站立得愈稳定,愈容易掌握自已的平衡。当然降低重心的高度,是以有利于运动为原则。②人体在站立或活动时,如降到适当的低度,则肢体能伸屈得更长,有利于进退舒展。另外,按照力的平行四边形图解法则,人体站立向前推力时与地面形成的角度愈小,其所成的合力愈大。比如:某人靠在不大于其体重的一物体上,只要身体做出一定的倾斜角度,就能推动该物。虽然他本人没有任何从主观上想用力去推。事实上,他自身体重倾斜后所产生的力足以推动该物体。③重心低,站立稳固,则上体愈能舒松、轻灵、敏捷、运动自如,呼吸也能平稳、均匀、深长。重心低能使精神、思想、情绪达到安舒、集中、平静。才能更好的用意识引导动作。
  
  《十三势行功心解》中说:“以心行气”,“先在心,后在身”。杨禹廷宗师也说:“以意导体,以体导气”,“意识是第一主导”。所以在塑造各种姿势或完成要求的动作之时,皆首先要有意念的引导。要使自已达到“气沉丹田”,意念的先驱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在因素。
  综合以上的例证和观点,可以总结出“太极拳要求的气沉丹田”,就是在练拳和推手时,无论在定势刹那之间的“静”和在动作不断进行时的“动”,都要运用“意识引导动作”和“体神的彻底松净”。尤其是腰部的舒松(使脊椎上最大的向前弯曲的腰弓往后垂直)能让自己的重心沉降到中轴线与小腹下部的交叉处。这样就真正做到了气沉丹田。
 
123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 推荐

    匿名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