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阴阳一体的太极整体观 阴阳合而为太极,太极分则为阴阳。此拳处处讲求整体运作,“一动无有不动.周身一冢,节节贯串.“内外兼练”,”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发”。各种动作都强调走整体劲,处处讲求阴阳全息论,内外兼练,身心兼练.性命双修。 (二)阴阳互包(互补.互济) 主要体现于刚柔相济、开合相寓、轻沉兼备。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化中有打,打中有化。这些都体现了太极拳阴阳互包的哲理。正如太极图阴阳鱼所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互包涵,相互转化,相互依存。 (三)阴相对称、阴阳平衡 每个动作.都要考虑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配合,对称平衡,体现所谓“三维平衡”.即上下、左右、前后都要对称、协调、平衡。打拳时要时刻体现“逢上必下、逢左必右、逢前必后、左发右塌、前发后塌”等等阴阳对称的要求,例如“左右金鸡独立”。右手上托,膝上提,左腰胯必须下沉,有上有下。 (四)阴阳折叠 太极拳讲“往复有折叠”,陈家沟人常讲“不懂叠法枉徒劳”。这句谚语就是欲阴先阳、欲阳先阴、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纵先横、欲合先开、开之再开,欲开先合、合之再合,欲发先蓄等等,不许有抽扯之形。 (五)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 阴阳变化的运动形式,都是螺旋式的,纵向看是个立体螺旋式的圆.横向是一个波浪式的曲线。太极图.两个阴阳鱼之问变化的s线,就是体现事物阴阳变化的螺旋形式。太极拳所有的动作都是非圆即弧,绝没有直来直去的,如胸腰的立体螺旋,四肢的顺逆缠丝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