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我与太极拳是有缘的。最初接触太极拳是2002年在省委党校学习时,跟着党校体育老师学了简易24式太极拳。经过短短三个月的练习,竟初步学会了24式简化太极拳。回来后也曾断断续续比划了些时日,后由于不常比划了,慢慢地淡忘了去。
去年冬,工作上退居二线,使我有规律地坚持每天出门晨练,一次偶然的晨练机遇,让我重新审视太极拳。
那是在县城文化广场,许许多多的晨练者,都在这里习练陈式太极拳。一招一式练的都是那样认真。我被这壮观的场景所吸引。从此,我便跟着遛起了陈式太极拳。这一遛便上了瘾,至今未曾间断。陈式太极拳竟有如此的诱惑力,习练队伍日益膨大。
在习练太极拳的过程中,由于招式太多,总是丢三落四,穿不到一串。我便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拳谱以七律的形式串成拳歌,边唱边练,收效甚佳!
起金懒六单金白(1、2、3、4、5、6、7式),斜搂拗步重复行(8到13式),掩金撇青双肘倒(14到20式),白斜闪掩与六封(21到25式)。
单云高探右左左(26到31式),上击二护旋右蹬(32到37式),掩小抱六单前后(38到44式),野六单玉懒六封(45到50式)。
单鞭云摆金鸡立(51到54式),倒白斜闪掩六封(55到60式),单鞭云手高探马(61到63式),十指猿单雀地龙(64到68式)。
上步下步双摆莲(69到71式),当金收势要善终(72到74式)。牢记拳谱认真练,强身健体筋络通。
为进一步更好记忆,我又把容易混淆的七个单鞭接连的招式编成单鞭歌:单、金、单、云、单、前后(单为单鞭,云为云手,前后为前招后招), 单、玉、云、云、雀地龙(玉为玉女穿梭); 老架单鞭共七个, 先后次序要记清。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近半年的练习,我居然能够熟练地记住了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74式套路进行单独练拳了。
在循序渐进的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我较频繁地接触了许许多多的练拳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许多陈式太极拳的常识与要领,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陈式太极拳大师陈小星的徒弟——鲁山陈式太极拳分会会长耿克利。我与耿克利广泛交谈中更多地增进了对陈式太极拳深层次的了解。
一是练习陈式太极拳的最佳时段为:晨练四、五、六点;午练一、二、三点;晚练七、八、九点。
二是阴起阳收文起武落。面阴起面阳收,左脚起右脚收,起势缓缓有序收势刚健有力。通过习练陈式太极拳,达到采摘阳光,海纳百川,积聚丹田,日积月累,功夫渐增,强身健体。
三是迈步如猫行,旋转如抽丝;抽丝丝不断,猫行轻又灵!神似狸猫捕鼠,行似雄鹰搏兔!要像河水那样,河水是流动的,坑塘水是稳定的。河水是上静下动,看似平静的水面,内在却缓缓流动,生生不息,慢而不断,快而不散,形神合一,刚柔相济。
四是在练习过程中,一招一式,都有一个动作形成的过程,小过程酿成大过程,大过程紧扣小过程,小过程、大过程合成一招一式的全过程来体现结果。在每一个过程中,要上下一致,周身相随,慢而不下,快而不上,做到形断意不断:蓄劲加强如开弓,发劲迅速似放箭!出拳赛闪电,回拳似火烧!出拳要象闪电一般迅雷不及掩耳快猛!回拳宛如手触烈火烧着那样本能的迅捷回抽!
五是内固精神,外示安逸。练习太极拳要做到全身心投入,把握拳理,刚柔相济,提炼内功,合成内力,达到形散神不散。每一招一式动作,环环紧扣,丝丝接连,缠缠绵绵,安逸悠闲。给人以自然舒畅的感觉。
六是练习太极拳要心平气静,静心方能凝气,气聚方能出神,出神方能入化,入化渐进意境。只有进入意境,才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练习太极拳既不可急功近利,又必须一丝不苟,持之以恒,循序渐进,由生到熟,由熟生巧,由巧出神,由神至无我。
七是练习太极拳,终极目标是通过锻炼,打造意志,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强身健体。使练习者从健康身体的角度,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八是时间就是功夫!俗话说,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练习太极拳需要认认真真地练,一丝不苟地练,持之以恒地练,坚持不懈地练,日积月累地练!商家说,时间就是金钱;企业家说,时间就是利润;医生说,时间就是生命!对于练习太极拳来说,时间就是功夫!确实,练习太极拳,是初练者感到单调乏味。看打太极拳是那么悠闲飘逸。从初练者到熟练者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走过的艰辛与漫长路流过多少汗水,只有熟练者自己最清楚。 时间就是真功夫!认真就是千锤炼,坚持就是硬道理!
九是修身养性。练习太极拳要抛弃杂念,全神贯注,精力集中,心中只有一个念想,一招接一招,一式连一式,纵横于整体套路,驰骋于太极王国。遵循陈式太极拳练习要领,做到虚灵顶劲、含胸塌腰、松腰养气、分清虚实、沉肩坠肘、以意行气、上下相随、内外相合、招势相连、动中求静。从而不断从中汲取精华,净化心灵,领悟个中奥妙,尽情享受练习太极拳带来的愉悦。
十是学无止境艺无止境。太极拳既有可遵循的规律,又需要不断去完善。即使达到至高境界,也仍有待攀登的艺术高峰!陈式太极拳也如此。我看了康龙武林大会陈式太极拳争霸赛,那精彩的表演尤其是33岁,练了29年太极拳的陈自强用十分清晰的陈式太极拳套路搏击动作简直就是一部陈式太极拳教科书,实在令人叹服。但与陈式太极拳大师级人物陈小旺、陈小星相比仍有差距。陈小星大师自叹练习至此仍不得其妙!我等初学之人又学到几成?但是我们应该坚信: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去练,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益处,这些益处是别人无法赠与的!
我接触太极拳,这就是缘分,这就是让人感到愉悦无法割舍的缘分!虽然我知道,练习太极拳,路漫漫其修远也。但我既与之结缘,就要毕生去习练、去领悟、去感受练习太极拳带来的无限乐趣!
(宋建新,1955年生,河南省鲁山县人,陈家沟陈氏太极拳协会鲁山分会理事)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