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太极拳与书画

2010-11-8 08:44|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2237| 评论: 0

摘要: 太极拳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极品‘琴棋书画’并列而毫不逊色”。练书法必须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在入静的境界里抒情画意。正所谓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学书。对身心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内练作用。习书者习书 ...
     太极拳可以与中国传统文化中之极品‘琴棋书画’并列而毫不逊色”。练书法必须心平气和,排除杂念,在入静的境界里抒情画意。正所谓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学书。对身心起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内练作用。
     习书者习书时心要完全静下来,排除一切杂念,达到思想高度集中。在姿势方面他说:这“肩平”“身正”“手抱”和“足踏”,都是有利于身体正常发展的,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个保持体质正常不退化的锻炼。写小字用坐势,要坐得端正,高低适度,得心应手。这种姿势在气功中有‘静坐’之谓。人每端坐,则身心各得其宜,各施其功,任其自然安行,坐一刻,获一刻之益。如果写大字则站立,则犹如骑马势,亦如气功、太极拳的站桩。这种坐势和站势,都有助于调心、调息。
    书画养生,与练气功不谋而合。练书法或绘画须有正确的姿势,做到头部端正、两脚安稳、胸张背直、双臂展开、腕平肘起、指实掌虚、五指齐力,运笔时更要思想集中,心平气和,摒除杂念,进入人天合一的忘我境界,以求墨迹的完美。而练气功时,贵在“调神”,静中求动,形神合一;心静体松,以意引气;似刚非刚,似柔非柔,刚柔相济。书画是一种在纸上进行的气功和太极拳。因为在习字作画之前,首先需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先默静思”以净化心灵,也就是练气功前的“入境”阶段。然后运气于指,腕,腰,以调节全身之力于笔端,“下笔点画波撇曲直,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或似“蛟龙戏海”,或似“蜻蜓点水”而妙笔生辉。诸如以上运笔,犹如太极拳之一招一式。由于习字作画要凝神贯气,调节呼吸,身体活动上属动静结合,刚柔相济,虚实相间,用力有轻重之别,运笔有快慢之分。故有“书画家每得以无疾而寿”之说。
    不仅如此,太极拳更拓宽了文化人身心修养的途径,使文人不再只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更使凭添一股潇洒健美的阳刚之气。太极拳有“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之赞,有文武兼备,动静咸宜之长,从情志层面看,太极拳展现出的是健康文雅和稳健自信的气质。你可能无法在造诣深厚的太极拳家身上,找到那赳赳武夫粗犷豪放的特征。发现的却是精神矍铄,举止沉静自然,集聚外柔内刚气质于一身的智者。
    太极拳与“琴棋书画”接轨并列,将形成亦刚亦柔、亦动亦静、亦文亦武、内外兼修的理性结合,使文人气质的形成更趋完美和谐,必将成就一批形神具佳、才思敏捷、精力充沛的社会中坚。他们会因此成为“心有余而力愈佳”的创新型知识产权的开拓者,从而避免那让人心疼的 “壮志未酬” 精英早逝的国殇!
    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史上琴与剑、棋与兵、书画、内功外拳、山水泉林等无形与有形的精彩事物都互连相通,它们都是锻造民族气质的砧垫和土壤。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太极拳与“琴棋书画”相融互补,成为对智力劳动的适宜的补充,恰当地弥补了文化人在体质上的缺失。
    武术与哲学思想的结合诞生太极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幽默感和不居一格的创新精神。刚刚出世就震动了武坛,更为文人所偏爱。太极拳是智慧型的武功,虽属武术,但它凭借的不单是力量和速度,而是敏锐的感觉和灵动的智慧。智慧的力量、智慧的速度可以远远超出单纯物理的力量和速度,创造出近于艺术的武功。可以预见未来时代,太极拳的发展将盛行于知识界,必将涌现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智识人才.
   “ 琴棋书画”借助于纸、墨、笔、砚、琴、棋诸物,通过艺术创造和技巧抒发,给社会以文化艺术的陶冶;太极拳则完全凭借个人身心并作的自我修炼,自觉主动寻求身心内外的动态平衡,以求身心和谐健康,形成恬淡平静而充实的人生,是人类走向文化高度成熟的需要。      
     目下流传在全球的太极拳热,存在着两种倾向,或可称之为“两化”。一是“浅化”,就是把太极拳看成是一种只适合中老年人、弱者或病人在无奈状态下,维持低标准的肢体活动能力的“体操”;另外一化是“神化”,视太极拳为神秘莫测,凡人难及的“功夫”。如此等等,都障碍着太极拳的传播与提高。而实际上这两者都曲解了太极拳,模糊了它的价值和真相。太极拳既是老幼咸宜的体育运动;又是很科学、很前卫的生命科学在体育上的应用。它的适应性极高,适应跨度很大,从青少年直到髦耋老者;既可以是普及的群体运动,又能造就内功深厚的武术家;它的内涵既广且深,你可以说它是“下里巴人”、但它又是上乘的“阳春白雪”;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在克服一些认识上的障碍并改进教学方法之后,太极拳将会更容易地走进群众.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