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太极拳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

2010-11-4 08:21| 发布者: 火柴未燃尽| 查看: 2769| 评论: 0

摘要: 凡出差外地,只要时间答应,我总是喜欢到城市广场或人民公园溜达溜达。比如青海西宁人民公园,重庆市文化广场、广州市文化公园…… 我发现广场太极拳和公园太极拳的共通点是:人多势众,服装同一,音响高频,伴乐响亮 ...

凡出差外地,只要时间答应,我总是喜欢到城市广场或人民公园溜达溜达。比如青海西宁人民公园,重庆市文化广场、广州市文化公园……
我发现广场太极拳和公园太极拳的共通点是:人多势众,服装同一,音响高频,伴乐响亮,套路多样,好一派气势磅礴、气冲霄汉的景象。
在悠扬的太极乐中,众太极拳爱好者们列成方阵,频频起舞:拳架有陈、杨、吴、孙、武;拳械有拳、扇、剑、刀;套路有竞赛套路和传统套路。一趟拳后,劳筋苦骨,汗流浃背。――有位拳友说,打得少没有运动量!
诚然,群众性的太极拳运动中,广场太极和公园太极是必然产物,而且有效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是无可非议的;广场太极和公园太极也为各类型的太极拳竞赛提供大量的人才,这也是无庸置疑的。但是,对于太极拳习练者来说,不该停留在这个水平,应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向太极拳的真谛进军!
太极拳的真谛是什么?答案纷纭,有人说太极拳的真谛是“放松”,有人说是“养生”,有人说是“棉里躲针”。这些大题目,对于一般修练者来说是剪不断,理还乱的题目。对于本文所涉题目,以愚之见,应是从中华文化本源上探求太极拳的至高境界、以内功心法的修练方法往体悟太极拳的精奥,这就是修练太极拳的真谛。
首先,太极拳是中华武学百花园中一奇葩,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大成。它以中庸为载体,以无用为己用,集佛家“慈悲为念”、道家“道法自然”和儒家的“仁义为本”诸多理念为一体,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化在武术上的集中体现。
其次,太极拳在东方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运用阴阳五行、导引吐纳、经络运行、运动搏击等手法;在精神和意念的引导作用下,以意导气,以气催形,虚实开合,缠丝旋转,使内气从丹田出发,沿经络节节贯串,达于四稍后回回丹田;然后在精神和意念的统领下,负气味通达全身,达到培养精气、平衡阴阳、外健筋骨、内强脏腑、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再次,太极拳“四两拨千斤”、“舍己从人、沾粘连随、引进落空”、“用意不用力”、“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的武术机理,形成以柔克刚、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的太极功夫,确立了太极拳是一门高深的武功,不可抗拒地具备有丰富的战术内涵和策略内涵,是理想的强身防身手段。
理解上述三点,才明白太极拳的内功心法的内涵。简而言之,“外炼筋骨皮,内炼意气神”就是太极内功心法的概述。再细化些,就是“头顶八卦,手捧太极,脚踏五行”,暗合八方。因此,太极拳以意领气,以气催形,修炼精、气、神,达到性命双修的目的。王宗岳《十三势歌》“若言体用作甚准,意气君来骨肉臣。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就是太极拳的真谛!
太极拳固然流派多,套路繁,但都是异曲同工,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的东西全一样,不一样的只是外在表现,各流派的特点。所以,无论学哪一种、学多少式,都要以太极拳的理法为基准,都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以多为好,以运动出汗量为太极拳练习的标准,是对太极拳精萃的误解。我以为,练什么式的太极拳,应以个人年龄、体质条件为参考、同时选择一个喜欢的流派为主旋律,不要式式都学,派派都会,全面开花,要练出质量,练出内涵,练出风格,练出一辈子受用终生的内功心法。
太极一代名家李雅轩说,“太极拳功夫,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是应本着太极拳的规则,细细地往练往悟,日子久了,就一定会奥妙地发现,在健身方面、应用方面都有了”。
不久前中国部分研究太极拳的学者们,提出在太极拳的普及流行中蕴涵着极大的危机。他们以为当前在太极拳习练者中,尽大部分只是划划套路,达到活动肢体、保持健康的目的,这种重量不重质的普及,令太极拳的精华尽失,真谛难存。未来十年,太极拳可能盛极而衰。
前中国武术研究院秘书长、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赵双进说,“如不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往认知武术包括太极拳,不把握正确的修炼方法,仅仅视为中国式的一项体育运动,满足于划划套路,保持健康,不论口号提得多么响亮,所学套路如何多,太极拳盛极而衰的预言,看来尽非危言耸听了”。
太极拳的上乘功夫是练太极心法,有一个从无到有、自有而无、无中生有、有复还无、无为进道的锻炼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的感悟将越来越丰富:自身处处皆太极,周身一体一太极;同道交往多有圈,都是圈中阴阳鱼;人与自然是太极,互为阴阳多补益;若要悟透太极理,天地之间有真谛!
希看太极修习者能真正悟出太极心态,处世为人:自然而然、适应百态、化解千般、包容万物、和谐平衡!
我不是什么名家学者,但我从身边的现实中感受到,有责任、有义务大声疾呼:太极拳贵精不贵多,重质不重量!
2

点赞
1

推荐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