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了三十年的太极拳,越来越感 觉自己不会太极拳了。只能说一点太极拳习练中的感悟。对于初练太极拳的人也许会有所帮助,能少走弯路。
真正的太极拳=汗水+时间+拳理
汗水——流汗不等于有功夫,不流汗决对没功夫。所以在练拳架时,一定要低,大腿接近水平,而且要慢练,腿移动也要慢,还要匀速运动,更要分清虚实。开始不要去想松,因为不可能松!等练久了,腿有力了,才能体会松。对于那些站着打拳养气的人,是体会不到内中感觉的。这也可以做为检验明师的一个标准。腰腿无力,何能敛气入骨呢!
时间——每天练拳要保证一定的时间。不应少于三个小时。要保证真正的练拳时间,不要去追求练拳的遍数,日积月累,才会由“量变到质变”。比如写字,我们从小到大写字的数量足够多了,但为什么写出的字不好看,没有体,更成不了书法家呢?这就是没求质量。不求质量,也就是没按拳理去做,练一生也不会有收获。
拳理——是练拳者习拳的方法,标准和心得,是前辈经过实践而得。真正的太极拳明师,不一定看过《太极拳论》,但一定能懂《太极拳论》,这也是检验太极拳明师的一个方法。对于想练出太极拳功夫的人,一定要背下《太极拳论》,时刻用它来指导自己练拳。
要想练好太极拳,首先要“身法正确”,武禹襄的太极拳身法:涵胸,拔背,裹裆,护肫,提顶,吊裆,腾挪,闪战。再求周身一家。每一动,先从脚跟开始,然后腿,腰,背,臂,最后形于手指。久之,自然能体验到节节贯穿,一动无有不动的境界。
练太极拳一定要“练推手”,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感知,才能修正拳架,提高自己,才能随曲就伸,不丢不顶,也才可能练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功夫。
练太极拳一定要当实践者,不要当发明家。当实践者只要按前人的拳理去实践,去体验,去感悟,用功到了,一定能体会到真正的太极拳了。那些讲经络,穴位的,都离太极拳远矣!所说这些只是对前人拳论的一点理解。想说的很多,写到纸上很难。真的更佩服前贤的才智。
最后,把自己认为好的拳理,推荐给有志于太极拳的朋友。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
《十三势行工歌诀》。
武禹襄的《打手要言》,
李亦畲的《五字诀》,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都能理解了,并体验到了,我“四两得千斤”真的恭喜你,你练成真正的太极拳了。-转“四两得千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