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太极散手?太极拳能技击吗?这是许多练太极与不练太极的拳友们心中最大的一个问号。对于以上问题我可以明确的回答,太极拳能散手(技击)。太极拳作为武术,散手(技击)是它的一个基本功能。不能散手(技击)的太极拳不能称为太极拳,我们只可将它称太极操。否则那是对先贤们的最大侮辱,也是太极拳之悲哀。然而许多拳友习练太极多年,却不能防身自卫(散手、技击),也是太极拳界最大的怪象。所谓“百万人练太极,无一人会搏击”,今人觉得是理所当然,但本人觉得这是太极拳最大的悲哀。当年技击第一的太极拳,而今演变为太婆大爷的公园拳操,推手训练演变为双人杂耍(言语有些过激望海涵)。如何练出太极散手,本是太极门内不传之秘,为去伪存真进一步促进传统太极散手的回归。思之再三,现将自己所练传统杨氏太极的训练程序整理出来与圈友们共同探讨,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还望谅解。纯正的太极散手并不神秘,一般训练方法得当、训练系统(每天不少于4小时半职业化训练),持之以恒,一般3-5年应当小有成绩。 基本功训练:拉韧带5-10分钟、基本桩功训练(5分钟—1小时)、基本步法(太极猫步、冲步)训练20-30分钟、腿法训练(蹬腿、踩腿、分腿等)20分钟、传统太极拳套路练习60-90分钟(讲解分解动作和单式练习)。 训练目的:训练下盘之稳固、身体之松柔、内力 练习时间:视习练者自身进度,需训练1-3年。 进阶训练:在习练者拙力已去后可以进入此阶段训练传统太极拳套路练习60-90分钟、步法练习(穿花步等)、单式发劲练习、腿法练习、推手练习(单推手、双推手、活步推手)、器械练习(太极刀、太极剑、太极大枪)、太极剑对练。 训练目的:训练听劲、化劲、身势、步法、眼力、内力、距离感。 练习时间:视习练者自身进度,需训练2-3年 散手练习:在掌握推手中听劲、与化劲方法后可进入此阶段训练。发劲训练(定步、活步)、推手(大捋、散推手)训练、双人散手对练、散剑训练。 训练目的:训练散手中的身势、步法、发劲方法。 练习时间:视习练者自身进度,需训练2-3年 另注:传统杨氏太极套路器械训练时间-太极拳60-90分钟;太极刀7分钟左右、太极剑10分钟左右、推手练习(30-60分钟)视腿力而定适当增加。 以上是传统杨氏太极拳从基本训练到散手训练的一般程序,具体训练方法因传统杨氏太极练习的特殊性必须在明师指导下进行训练,否则一知半解或者急功近利,期望速成,极易掺杂外家训练方法,演化为假太极,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传统杨氏太极拳练习是一个系统、枯燥的训练过程,学会太极拳套路(拳、剑、刀)并不等于就学会了真正的太极拳。望习练者去掉浮躁之心,沉心静气,专心训练,戒骄戒躁、勿期速成。有诚心、恒心、有悟性、定能领会太极之真谛,水到渠成,切记“有意练功、无意成功”。欢迎圈友们就太极散手(技击)训练进行交流探讨。 常见问题答疑: 1、练太极拳能沙袋吗? 练太极拳不能打常见的沙袋;太极拳进入一定阶段后有专门的打沙袋训练,但是此沙袋是经过特俗方法制作的专用沙袋。 2、太极拳需要力量训练吗? 太极拳不能进行力量训练,太极拳练习的核心是内劲,,而非力量,内劲是建立在放松的基础之上,松的越透内劲越纯。如在太极练习中掺杂力量练习,怀疑松柔,那将离太极真谛越练越远,练得多错的多。 3、太极拳为何要慢练? 太极慢练养的是神经、练的是内力。神经灵敏则反应敏捷、身势步法灵活、内力深厚则发劲浑厚。太极平常之慢练是为散手之敏捷(快)。切不可误解、怀疑太极之慢练。 4、太极拳有抗击打练习吗?太极拳的抗击打能力是怎样练出来的? 太极拳不能进行抗击打练习。太极拳的抗击打能力是通过长期的内力训练,敛气入骨自然产生的(与外家拍打训练相比,出功效的时间较长)。 |
![]() |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
Powered by 温县太极乡音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1997-2025 太极网 太极乡音 持有注册商标®太极拳 出版物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