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中国功夫精要

2009-5-14 10:58|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4160| 评论: 0

 前      言

    神州古国,泱泱华夏。几千年薪火传承,祖先遗留下璀璨辉煌的民族瑰宝,举世称颂,是我们这些后代子孙的荣耀和骄傲。
    国学博大精深,渊源流昌,丰富多彩。但大致可粗分为两大类:一是中国文化,一是中国功夫。
    中国文化由早期“龙的精神”、“炎黄文明”,到“天人合一”观念的提出,发展影响到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从而形成大量典籍传世,由此奠定国人的思想根基。
    如果将中国文化传经布道之典籍理论,视之为言。那么中国功夫则更重于行。儒家宴坐、道教修炼、佛法参禅、医学养生、武行打熬拳脚,乃至诗词书画的凝神入境,都充分显示着身体力行的实践精神。
    随着社会的前进,当代科技文明与物质生活有了较大的飞跃。可是在体现思想智慧和本身能力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功夫方面,应当承认,我们还到不了前人的高度,甚至可以说望尘莫及。
    修炼中国功夫必须遵循中国文化典籍的指导,否则盲人瞎马终难大成。而研究中国文化必须要结合中国功夫来实证,不然画饼充饥说食不饱。中国文化来自心得,中国功夫来自体认,二者结合为一,如太极图中的阴阳相互转化。又似鸟之双翼,缺一则难飞九霄。
中国功夫如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中国功夫如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及天,风景秀美,令人绝言忘虑;水阔无涯,风平浪静时,深不可测,惊涛骇岸之际,教天地变色。
性命是中国功夫修炼的主体,以完善自我为目的,通过强壮体魄、明心见性,从而达到彻悟宇宙人生的圆满无碍地步。其外延技艺,应机显现,变化万千。
    修炼中国功夫,要想获得高深的造诣,须有“九死不悔、锲而不舍”的勇气和“舍我其谁、滴水穿石”的精神——花园里种不出天山上的雪莲花,不历尽磨难怎么会有峰高绝顶、遗世独立的笑傲。
    方眼当代,中国功夫门派繁多,各地遍布,皆有可取之处。但实则千支百流,均出自道统法脉。“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现象虽多,各领风骚,究其至要,大体一等。
    对中国功夫的源流、本质,有了清晰的认识,那么上路就大有希望。

中国功夫是什么

    一、中国功夫是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千古一脉的浩然正气。“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墨家子弟,赴汤蹈火;荆轲刺秦,不畏强暴;武穆抗金,精忠报国。不甘臣服的“天地会”反清义举,骨肉之躯抵御列强的“义和团”血拼,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的“二十九军”长城肉搏战……孙中山先生为霍元甲创办的上海精武会题字:“尚武精神”,正是对这种热血情操的赞美和写照。
    二、中国功夫是浑厚质朴的人生修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智若愚,大勇若怯。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随曲就伸、后发制人”文明高雅的太极拳;凭借出色防范能力,不战而屈人的“铁布衫”;见义勇为“事了拂衣去,深藏姓与名”的侠义之举;“天下无敌——不是不战,而是无敌”的武道观念,无不折射出东方人睿智含蓄、本色淡然的情怀。  
    三、中国功夫是海纳百川的世间学识,渗透在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远古易经、太极辨证、天文地理,佛法无相参破生死关,道教炼精化气出神入化,儒家文成武备安邦定国,兵法战术临机的具体运用……近代王芗斋以“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无法不容”的超脱观念,体现禅宗精髓。而李小龙“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的哲学思想,张扬武者的风范。
    四、中国功夫打造神奇的人体功能。健壮磐立,柔若无骨,走及奔马,力搏公牛,登萍渡水、烈火焚身,一触即发,百步穿杨。长拳的迅疾舒展,短打的贴身靠撞,南拳的勇猛剽悍,北腿的大开大合,象形拳的惟妙惟肖。内家的不丢不顶,外家的硬打硬进,擒拿手分筋错骨,点穴法封气闭血,暗器伤人信手拈来……更有难以言表的神通秘术,精彩绝伦。令世人为之倾倒。高人隐士风姿,在民间成为不朽的传奇。
    五、中国功夫发展为璀璨的文化艺术。从“项庄舞剑”“革故鼎新”的成语典故,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提刀独立顾八荒”、“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诗词咏志;从越女论剑、唐宋传奇,明清侠义评话,到金古梁温风靡世界的“成人童话”;从公孙大娘的剑器之舞、瓦舍勾当的摔跌之技,江湖异人跑马走解,天桥把势善扑好手,到与戏剧联姻,梅兰芳、盖叫天的舞台艺术,以及红火当代的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的武打影视……

[page]

 

中国功夫的特点

    一、易通之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功夫上承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下衍现代人体科学的奥秘;前继兵家征伐、墨侠遗风,后续冷血军旅、江湖搏杀;左汇中医理论、腑脏经络学说,右系竞技体育和造型艺术。在有史记载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功夫兵无定势、水无常形,随日月繁衍,环境转变,宛若一个变幻的万花筒,变换一个角度就呈现出一种绚烂的图案,使人目不暇接,百看不厌。
    二、大道直指:中国功夫以体悟大道、明心见性为归旨。臻至大乘,在空灵感应的状态下,能够随心所欲的操纵身体,发挥施展出奇妙绝伦的功能。前辈认为表现种种,只不过是一种技艺。而百尺竿头须更上一步,以粉碎虚空、打破生死关,彻悟宇宙人生真相,获得最终解脱,方为目的。故提醒中国功夫爱好者,不可舍本逐末,如盲人摸象,得少而足,与天机擦肩,背道而弛,诚可悲也。
    三、性命双修:中国功夫在养生健身的基础上,拓展胸襟,提升品质,净化心灵,开发智慧,举世称道。性指心意、神识的活动,命是身躯有形之物。性与命构成了整体,二者不可分割。性是命的本元,命是性的体现。前人总结“只修命,不修性,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性,不修命,万劫阴灵难入圣。”
    四、方便简洁:师古人亦师自然;师自然更师造化。日月经天横宇,此出彼没;大地滋养万物,厚土平实。打动人心的语言往往直白,缺乏内在的东西才会热衷外表的花里胡哨,越是饱满的穗头越是低下头去,越是伟大的人物越是温和可亲,越是高明的功夫越是简单无邪,通俗易懂,便于操作,不故弄玄虚,无晦涩之处。
    五、百无禁忌:真正的中国功夫返璞归真,临机对阵,当下直指。学者完全不受性别、年龄、禀赋、学识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无论男女老幼、国内海外,不管学富五车,还是村野愚卤,于本性并无差别,所谓“在圣不增,在凡不减”。只要肯于发心承担,若有通天法眼指导,转身即见本来面目。

修炼心要

    一、要发大愿:目光短浅之辈,苟且偷生之徒,决难成就大业。打天下的皇帝出自草莽,光耀千古的俊杰多来自市井。“英雄不问出身低”。要有见贤思齐之心。彼男儿也,我亦男儿也。则有志者,事竟成!如果一个人没有改变自我的勇气,那么请不要尝试练功的滋味。若自甘沉沦,任谁也救不了你。
    二、要拜明师:苦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修炼是一条上山的路,在攀登的过程中,遇过来人指导,才能事半功倍,顺捷径通达峰顶。而错信于非,则可能迷失在丛林里,或者濒临于悬崖险境。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我们要对自己负责。请学者擦亮双眼,仔细甄别!
    三、要有恒心:练功夫是对生命的探究,身心全力以赴的实践。不能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坚持不懈,勇于克服艰难险阻,才能最终迎来,滴水穿石、明月清风的时刻。浅尝则止、摇摆不定,终将一事无成。
     四、要积功德:诚实守信、礼貌谦恭、助人为乐、慈悲施舍,是做人的底线,绝对功不唐捐。世界上没有一点努力是白费的。一个人的善念、善行,会在我们看不见、想不到的地方和时候,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