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武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2009-2-5 10:21|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3639| 评论: 1

 [ 摘要 ] 人的健康决不是单单指肉体,而是更要强调人的精神方面。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强身健体发挥过重要作用。如今武术将成为世界人民健康心身的良好方法。要让武术这个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 关键词 ] 武术 健康 和谐

 

1、要重视武术健康身心的作用

《辞海》指出:武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用以锻炼身体和自卫的一种方法。运动形式有套路和对抗等。套路运动有拳术、刀、枪、剑、棍等单人套路练习和两人以上的对打套路练习。对抗运动有散手、推手、长兵、短兵等项。长拳、太极拳、南拳、剑术、刀术、枪术、棍术等列为武术项目。武术对增强体质、锻炼意志起良好作用”。根据这个解释,可以认为武术内容包括有套路和对抗两种形式。在奥运会项目中,跟武术套路相类似的项目有体操、艺术体操等,跟武术对抗相类似的项目有摔跤、柔道、跆拳道、拳击等。现在社会上组织的大规模的武术表演和比赛活动,吸引了广大群众对武术的关注,也起了振奋精神和健康身心的作用,这是应该予以充分承认的。

有人认为,武术的主要特点在于技击。《现代汉语词典》指出:武术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武艺指“武术上的本领”。分析历史事实可以发现,武术的确是一种技击的方法,是以长时间锻炼出来的高超技艺降服对手。这种方法不仅在古代的冷兵器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即使在近代战争中也显示了威力。在现代战争形式中,武术仍然会有一定的作用。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武德主持正义,抑制强暴也是有其积极作用的。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应该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适时地调整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在武术运动中突出其健身作用。这一方面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在长期的历史传统中,中华武术始终是人类明道和保健的重要途径。

 

2、武术的主要作用是修炼自身

中国古人强调要明道,要掌握客观规律。明道的具体方法可分为两种:既可以通过思辨的方法,依靠思维来把握规律。也可以用体悟的方法,通过身体的感觉直接来明道。武术就属于后一种。古人通过修炼武术,使自己的思想与客观规律相合,使自己的身体得到调理。在这个过程中,技击本领自然得到相应的提高,但它不是修炼者的主要目的。

在古代拳论中,就有“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引自王宗岳的《太极拳论》)等词句。这说明在古代的武术理论中,也是把技击作用放在次要的位置,而健康心身和延年益寿是更重要的任务。

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很多武林故事也表明,有的人身有冤仇,找老师要学武报仇。老师却指导他要心平气和,不能急躁,越是着急武功就越难以上身,这不是老师故意推托,而是规律使然。按照老师指导的方法长期坚持去练,武功上身了,才发现在长时间的修炼中,个人思想上早已经有了升华,对报仇有了新的认识,自身的行为也更为理智了。这些故事给我们的启发是,武术主要目的是炼心,是改造人的思想,培养好的品格,同时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

在古代,高级武术的修炼方法都是秘不示人的。运用时则要求一着致胜,绝不容对手再有反击的能力。而且只要能战胜对方,不讲究任何约束。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在众多的中华武术流派中,难以评出名列第一的武功派别,历史上也难以评出武功第一的个人。因为修炼到了高级层次,所掌握的都是客观规律,都是高水平。某次比试的胜负不只是功力和技巧的比试,也取决于临场发挥及客观条件。败者非死即伤,也无法再继续比试,简单地以这一着的成败来断定技术高低也欠公允。

传统武术强调内修和实用的特点,与现代奥运项目突出外在表现的特点并不完全一致。为了把武术推为奥运会比赛项目,需要把传统武术作较多的调整。例如,编排出一些套路进行表演比赛,制定一些规则进行推手和技击比赛。然而这样做已经偏离了传统武术的特点,也许称为“现代”的武术更为合适。而且这种现代武术反映的只是传统武术的现象,还不能构成武术的本质。为了宣传武术,扩大影响,我们可以继续抓紧把武术推成奥运会比赛项目这方面的工作。但同时应该强调武术的健身明道作用,因为它是更为重要的工作。甚至可以说,在今天的时代条件下,武术发挥的健康养生、调和身心的作用应该列为我们的首选目标。

[page]

 

 

3、人类对于健康的新概念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使我们对“健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才发现以前对于健康的理解并不准确。例如:《辞海》对“健康”的定义是“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现代汉语词典》认为是“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新华词典》认为是“身体强壮,没有疾病”、“比喻事物的发展情况正常”。从这些比较权威的工具书中,都可以看出:对于健康,我们过多地考虑了人的身体(肉体)方面,而对精神方面认识不足。其原因就在于长期以来,我们对人的本质认识不清。没有突出强调人的本质是智慧,人的精神属性是人的主要方面。所以在健康概念上也忽视了精神的健康。

    其实,离开了精神因素,人就不成其为人,“行尸走肉”就是形象的表述。所以,人的健康也决不能是单单指身体(肉体),而是更应该强调人的精神方面。首先,健康的人应该有一个正常的思维,能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志存高远,腹中有良谋,应该具有为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利益服务的良好的思想品质。我们把头脑中很多个人主义低级趣味的人称为病态,把一些战争狂人称为“疯子”,就是说从精神方面来讲,他们不是健康的人。其次,健康要有正常的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毅力、意志品质。应该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气魄。有的人因为一点小事就轻生,其身体机能再强也不能算是健康的人。最后,才能说到上述词典中给出的健康含义,指人要具有正常的生理器官和良好运动机能的肢体。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完美结合,其本质是精神,是有思维能力。所以在人的健康中,必然包括精神和肉体的双重因素,而且其本质方面在于精神,所以,人的思想、心理的健康应该是首要的内容。

 

4、让武术为世界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现今的世界,科技和生产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同时,现代社会的高节奏也给人的健康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因素,心身的高度紧张,使很多人得了现代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精神抑郁、焦躁不安等。而且现代医疗手段对这些现代疾病的治疗效果甚微。因此,世界有识之士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古老中国的传统文化方面,他们考虑要引进东方式的康复,学习中国古代的养生思想和方法,通过太极拳等中国武术,掌握中国古代的健康理念与方法,为现实服务。因此世界上每年都有很多人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修炼气功、武术。由于健康效果明显,这种认识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现在世界上已经形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的热潮。2000年6月,国际武术联合会执委会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定为“世界太极拳健身月”,就是突出的例证。所以,中国武术,尤其是太极拳等注重心性修炼的拳种,在健康心身方面有着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它对于人有多方面的益处。可以概括为去病术,健身功,修心法,明道径。通过练拳悟道,可以达到去除自身的疾病,健康个人的身心的效果。它还是开发智慧的良好途径,可使人达到破愚开智,转迷成悟的目的。

今天的社会,科技和生产的飞速发展,要求人的思想也要迅速提高。为了人类能有个美好的未来,我们必须突出一个“和”字。在个人身上要做到心身相合,一团和气,即处于健康状态。社会方面要做到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和平共处,共谋发展。全人类要与大自然和谐,以求能永续发展。为了建立理想的社会,首先需要培养出有高尚思想智慧的人,只有具有和谐思想的人,才能建设出和谐的社会。

如今的形势是,社会的发展特别需要健康心身,世界人民也已经认识到这点,中国武术因其自身特点有能力满足这一需求,显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展示出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巨大的商机,把武术做成大产业。顺应客观规律,自觉地把健康心身、造福人类列为武术发展的主要目标,使武术成为世界人民健康心身的良好方法。

(原载于2008年4月的《武魂》杂志,2008年5月又做了修改。)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1)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