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注册 找回密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一扫,快速登录

太极网

太极网 首页 互动交流 武林杂谈 查看内容

零八后武术走向何方?

2008-4-29 14:47| 发布者: 太极人| 查看: 2648| 评论: 0

    每年春节到徐才先生家中团拜是我们的传统套路。今年徐老坚持做东,徐老的夫人刘华老师担任执行总监。《中华武术》的昌沧、李平,武协的潘一经、社科院的罗焰、新华社的王俊璞和我参加了团拜。

    我们先在徐府预热,海阔天空地神侃。中午12点钟,大家来到徐老院内小餐厅,菜谱和包间是徐老前一天预定的。茶水一上,我们的武术沙龙正式拉开帷幕。下面笔者借大家的谈资加以发挥写成此文。

    徐老说,武术入奥目标不能动摇,一定要继续申办,坚持到成功。刘华老师插话:老徐为武术入奥未果大哭了两场,这在他的一生中尚属首次。徐老说,武术只有入奥,才算真正意义地走向世界。关于武术入奥,社会上有各种各样的议论和看法。其实,无论从事业的发展,还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武术入奥都是必由之路。徐老一直认为,在奥运会上要有中国的体育项目,武术是中国人民奉献给奥林匹克的最好礼物。

    武术第二次申奥要想成功,就得先弄清楚这次落选的原因。北京申奥成功为武术入奥创造了极好的机会,政府又大力支持,我们也努力争取了,为何会功败垂成呢?除了客观上奥运会要瘦身、一个项目未进之外,难道我们自己就没有问题吗?因此有必要冷静地思考,找出深层次的主客观原因。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讳疾忌医,应对症下药,这样才有利于再战。

    谁也不能否认对武术的重视,在以奥运争光为主导思想的全运会上只有一个非奥运项目,就是武术,而且所设金牌也比较多。谁都看得见武术不同于一般体育项目,且不说别的,仅国内武馆、武校就有成千上万,这是其它项目能比的吗?除了体育功能之外,武打影片在竞争激烈的影视市场中不仅有相当不错的票房,还有咄咄逼人之势。这也是其它项目望尘莫及的。武术竞赛做了许多改革,裁判趋于量化,动作向高端靠拢,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武术在要件方面已经完全符合IOC的要求,那么为何进不了奥运会呢?

    有人归罪于方方面面重视不够。比如,有人说,武术要想入奥,就得进入中小学;有人说,武术要想入奥,传媒就得像一些国家那样电视整天播放:甚至还有人说,武术入奥要靠举国体制。无疑,这些出发点都是好的,也是有道理的,但这些问题都解决了,武术就能入奥吗7问题可能远不是那么简单。

    还有人说,武术入奥这一轮错过了,谁知道下回是猴年马月呢?何必这么早就着急呢?

    有句至理名言:“成功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武术入奥亦是如此。

    按IOC的规定,吸纳大项,要提前?年,在全会上要拥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才能通过。正是这么高的门坎,使许多新项目望而生畏,武术入奥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道极为复杂的难题,正如何振梁先生讲过的“难度甚至不亚于北京申奥”,破解它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人力、财力、物力和超一流的智慧。所以要及早运作。

    对于武术入奥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_定要有紧迫感。假如,当萨马兰奇主席念到“BEIJING!”时,我们有一套成熟、完整、符合IOC要求的武术竞赛项目已为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并且好评如潮,还用费这么大事吗?

    众所周知,源于中国的空手道已在IOC全会上亮相。如果有一天,它步柔道、跆拳道的后尘,先于武术,堂而皇之迈进了奥运会的比赛殿堂,我们又该如何面对父老乡亲呢?

    为此,我们应有一种“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精神对待武术申奥。

    首先,以往我们对武术的认识不统一定位不准确,影响了申奥。有人说,武术是国粹,是国宝;还有人说,武术高于体育,它博大精深。从广义上讲,这些提法不无道理,但就武术申奥的现实而言,它就是我国一项优秀的传统体育项目。武术要想入奥,就得像现已在奥运会中的28个大项那样,而不能高于它们,更不能比它们博大精深。因此对武术入奥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务实的精神,看看我们有哪些地方与这28个大项不一样?如何改进。而不能希冀人家向我们妥协或靠拢。只有基于这种认识、定位、改造,武术项目才有可能拿到lOC全会上去接受投票的考验。

    其次、项目的选择与设计。武术的核心是技击。选择入奥项目也理所应当是以技击为主的武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哪个项目入奥是既有打点的、又有打分的。武术内容大精深,项目林林总总,但入奥不可能大而全,只能少而精,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忍痛割爱。据悉,IOC官员看了武术表演后,也多是对散打赞不绝口。为什么?因为散打表现的是技击,它能让观众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看出来谁“更快、更高、更强”。目前奥运会上的打分项目。比如跳水和体操,它们的高、精、尖比武术更直观,更好懂,观众群也比武术大。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奥运会更多的是给大众看的,也就是“热闹”,而不是自我陶冶、修炼、表演。从这个角度看,散打比套路更符合IOC的口味。  而在武术申奥时,女子散打在世界上还没全面推广,达不到lOC的要求,减弱了竞争力。

    武术技击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能与摔跤、柔道、跆拳道混为一谈。这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再精雕细刻,让散打更精彩,更漂亮,更有武侠味,甚至可以借鉴功夫片中的某些动作,使之更易于传播。

 

[page]

   我们不能回避功夫片的发展快于武术的推广这一事实,影视通过功夫赢得了观众,武术如何巧妙地利用功夫片的影响发展好自己,这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课题。大家都知道功夫片中的武术与现实中的武术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但彼此之间不是不可以相互补充。打个不贴切的比喻:军事上的导弹还会用上了“飞毛腿”名称呢?武打影视、武侠小说也可以激发、丰富我们编创新技击武术招法的想像力。

    项目推广是个大问题。徐才先生倡导将武术推进奥运会,他们那一代人沿着这条路已将武术成功地引入亚运会和东亚、南亚运动会,今天正在向全非运动会进军。吴彬老师认为武术走向世界第一就是先进美国。这些思路正如民谚所讲的那样“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值得称赞的。

    事实上IOC也好,奥运会也罢,有一点是共同的——以欧美为中心。无论是委员的人数,还是项目数,均以他们为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讲,武术入奥很大程度是他们说了算。因此关键问题是如何尽快将武术深入到欧美国家去。这是我们攻关的难点与重点。

    科技方面,国家有861计划,武术入奥事关国家,也应当有一个由既懂得武术又熟悉奥林匹克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攻关小组,作为战略课题专门研究它,而不要因为一次未果就使之中断。

    近年来,传统武术之花越开越美丽,不仅在民间,而且传媒也盯上了它。原来只有河南卫视的《武林风》,现在央视有了《武林大会》,黑龙江卫视的《龙武堂》也随风而上。据悉,这些节目的收视率如雨后春笋一路飙升,有的甚至被境外传媒相中了,行情看涨。武术市场如同股市一样似雾似雨又似花,总是让人捉摸不定。奥运会前夕非奥运项目——武术居然渐渐火起来。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以前我不明白,为什么日本电视没完没了地播放相扑和棒球,难道只是民族情结吗?在资本主义国家如果没有较高的收视率,较高的商业回报,作为私营电视台能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播放这两个项目吗?

    有篇文章这样说:“实现民族化、本土化、个性化是电视特色的基本方向和内在要求。”武术就是中国特色,因此媒体与武术牵手,实现双赢,何乐而不为呢?这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市场走向之需求。传媒离不开时代,要想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胜出,就得另辟蹊径,不能总是跟风随大流。

    零八年之后,竞技体育会有所淡化,而群众体育则会逐渐升温,这个趋势不可阻挡。在这个大背景下,拳种研究会纷纷建立、恢复,各式各样的武术节接连鹊起,交流比赛更是风起云涌。届时,作惯了竞技体育的传媒也可能重心转移,天平倾向群体一边。试想,既然武打影视因武术的博大精深能演绎出那么多起伏跌宕的故事,吸引了那么多人的眼球,为何办个武术节目不会事半功倍呢?传统武术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手段,是座价值连城的金矿,武术工作者要继续挖掘,商家也不会视而不见,媒体更不会轻易放弃。一个民间学武健身的高潮就要来临。

    我们都是传统武术的发烧友。上个世纪90年代,罗熠和潘一经一不小心成为寻找南少林发祥地的始作俑者。他俩带领我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足迹遍及八闽,当时徐老和昌老均已年过古稀,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气魄。现今徐老和昌老已值耄耋之年,依然青春永在,兴致勃勃地向罗熠提出今年春天再组织大家去福建东山岛,与道玉法师一起品斋饭,喝清茶,一起寻访南少林,重温十几年前那段难忘的时光,足见传统武术的吸引力有多大!

    北京奥运会能给中国带来许多新气象,零八后中国体育包括武术也会有许多新变化。

    团拜如同武术研讨会,每年到徐老家团拜都受益匪浅。


点赞

推荐
太极网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太极网 公众号 千万太极人的选择

太极网微信矩阵粉丝数百万,官微“太极拳”,每日更新太极拳资讯、文章、视频。

最新评论

QQ|平台简介|联系方式|太极教学|太极用品|传承谱系| 创始人刘洪奇

返回顶部